新型冠狀病毒(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政府實施「限聚令」、關閉部分娛樂場所等措施,令不少行業、店舖的經營大受影響,社企亦不例外,兩間分別從事餐飲業、製衣業的社企,在「疫」境和經濟轉差的環境下生意下滑,有機會化危為機嗎?如何兼顧員工和客人的需要及健康?原來只要求變,發揮團隊的專長和技能同樣可以在「疫」市中助人兼自救!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社企「銀杏館」行政總裁麥敏媚(麥姑娘,站立者)及員工合照。
新冠肺炎及限聚令夾擊 餐飲銀杏館多管齊下應變
疫情升溫,各行各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餐飲業更是首當其衝。推動長者就業的社企「銀杏館」行政總裁麥敏媚(麥姑娘)不諱言,去年下半年的社會運動,已令餐廳客源漸減;本以為聖誕期間生意會好轉,但新冠肺炎加上政府頒佈「限聚令」,旗下餐廳生意進一步下滑,相對去年年中下跌 7 成。還有到會服務深受影響,另 Live Band 表演亦要暫停。
銀杏館運用烹調專長,新設餸包到戶服務,助客人輕鬆煮好住家菜。
「6 間餐廳中,以油麻地店最受影響,或與地理位置有關,目前下午茶及晚市已暫停營運;其次是上環店,估計是部分上班族可在家工作,故營業時間僅至晚上 7:30;其餘分店則由以往營業至約晚上 10:00,視乎當晚人流情况,或提早 1、2 小時關門。」
「飯盒」中醫做顧問 新增餸包到戶服務
要跨過「疫」境,必須應變。銀杏館早於限聚令生效前,旗下餐廳已實行拉闊枱與枱之間的距離,所有員工及食客均需進行體溫測量;餐廳也設有空氣清新機,以改善室內空氣質素,並提供抗疫產品如銀離子水以供使用。此外,清潔員工每日會以 1 : 99 的稀釋漂白水清潔和消毒餐廳 3 次。
麥姑娘指,上述服務同時能夠為長者員工帶來工作機會。「我們開拓產品包裝(如包裝方便餸包)、製作抗疫香囊等後勤工作,一來能減少長者員工與別人接觸,二來能避免他們手停口停。」
在疫情下,市民減少外出用餐,「銀杏館」遂加強外賣及送貨服務,並推出着重均衡營養的抗疫外賣飯盒、抗疫湯,以及送上門的方便餸包等,讓顧客吃得健康、安心。
保障長者員工及食客安全 做足防疫培訓
集團現有143名員工(餐飲、中央廚房、到會),逾 8 成是長者員工,大部分介乎 65 至 75 歲,屬疫情下高危人士之一。如何做好防疫措施,保障他們的安全呢?麥姑娘表示,餐廳已提供防疫培訓,包括正確洗手、佩戴口罩等方法;裝備方面,餐廳員工按工作需要,需佩戴口罩、手套、一次性浴帽、護眼罩、防飛沫帽子等,以確保個人安全。另餐廳會彈性安排員工的上班時間,以減低傳播及受感染風險。
銀杏館旗下餐廳員工需按工作需要,佩戴口罩、手套、一次性浴帽、護眼罩、防飛沫帽子等,以確保個人安全。
平衡社會價值和商業利益 支援弱勢社群
經營社企不易為,要在社會價值和商業利益中得到平衡。本身是註冊社工的麥姑娘認為,這場疫情讓大眾深深體會到「相爭不足,相分有餘」。她坦言, 以往只有一間分店免費派飯, 但自爆發疫情後,發覺社會有更多需要,遂於 4 月起增至 5 間店派飯,希望「幫得一個得一個」。
「不單長者是弱勢社群,還有其他如失業人士。有失業人士前來領飯;也有部分人因社福機構飯堂只維持有限度服務,故前來領飯。」她希望大型企業及機構能為基層市民提供支援,協助他們渡過難關。
銀杏館旗下餐廳員工均曾接受防疫培訓,包括正確洗手、佩戴合適裝備等方法。
3 招應市民防疫所需
近來考慮到客人為避疫減少外出用餐,銀杏館也運用烹調專長推出以下3招應市民所需:
加強外賣服務:設中醫做顧問,提供不加味精雞粉、着重均衡營養的抗疫外賣飯盒「幸福飯盒」(內有五色配菜、有機菜、三色飯等),對應了中醫養生的五行五色養五臟,並附送養生保健潤肺抗疫湯。
新設餸包到戶:提供多款不同的方便餸包,包括已醃好、一煮即食、加熱即食,並提供到戶服務,助大家輕鬆煮好住家菜。
推出抗疫香囊:請教中醫師,按古方將藥材打碎製作而成的「闢瘟、強肺、防流感」的香囊,可帶在身邊,又或是放在室內或枕邊,有助預防肺部及上呼吸道疾病。
運用製衣專長 千色服式製作布口罩拓新出路
「2 盒,thx!」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引發全城撲口罩防疫,近月來坊間更掀起一股 DIY 布口罩熱潮!樂群社會服務處轄下的社企「千色服式」及「千色裁藝」,亦憑車衣專長來「變陣」。
因應防疫需要,兩個月前從訂衣服務、開辦製衣課程擴展至訂布口罩套、立體布口罩服務,可跟外科口罩一起使用,以延長口罩的壽命;又或是加入濾芯或濾材。另推出口罩收納布袋、搓手液袋仔訂造服務,以供放置口罩、搓手液。
投身製衣業逾 40 年的製衣工場主管吳惠芳(Tracy)表示, 參考了網上的教學方法及紙樣來製作布口罩套和立體布口罩,完成後同事們一起試戴,測試鼻樑及兩側位置是否貼面、質料是否舒適,繼而再三改良。
再三改良製作口罩方法和紙樣 冀回饋社會
「較大挑戰在於選用合適的布料,質地既要舒適、透氣度高,又要有一定堅挺度。我們提供不同顏色、圖案的布料供客人選擇,希望在沉重的疫情下,能為佩戴口罩者帶來一點心靈慰藉!」擔任計劃負責人的黃意德(Jolie)補充,兩間社企更提供訂購優惠,希望利用專長回饋社會,協助應對燃眉之急,一起共渡時艱。
全球口罩供應緊張,「千色服式」及「千色裁藝」推出布口罩套及口罩收納布袋等訂造服務,與社會大眾一起抗疫,兼展現本地製作精神。
全球口罩供應緊張,「千色服式」及「千色裁藝」推出布口罩套及口罩收納布袋等訂造服務,與社會大眾一起抗疫,兼展現本地製作精神。
客戶反應不俗,客源包括 NGO、醫療產品公司等。「曾有客戶想訂購 30000 個布口罩套,但我們人手有限,只能調配部分人手,分批處理。」隨着夏季將至,天氣變得又熱又焗,近期製衣工場更推出薄身布料的布口罩套款式,減低佩戴者的不適。
經濟轉差訂單下跌 4 成 疫市開拓新服務
分別成立於 2006 年及 2017 的製衣工場「千色服式」、「千色裁藝」, 合共僱用了約 30 名 50 歲以上、具多年製衣經驗的員工,當中 10 多名專責車衣。前者為本地設計師、設計系學生、中小企業及大眾提供訂衣及改衣服務;後者則開辦各類型製衣課程,不僅為製衣師傅創造就業機會,亦同時把製衣經驗、技術及知識,傳承給年青一代。
社企「千色服式」及「千色裁藝」(樂群社會服務處轄下)製衣工場主管吳惠芳(Tracy)
Jolie 不諱言,農曆新年過後,製衣工場的訂單少了 4 成,主要是不少本地設計師客戶以歐美市場為主,以及中小企客戶的成衣主要是出口到美國,然而外國經濟轉差,訂單明顯減少了,猶幸目前仍有一些固定的客源。
Tracy 指,例如製作電視台的戲服、設計系學生的服飾,替影視藝人及其他客戶改衣等,以及可製作自家品牌的服裝等。「以往有些客戶依靠內地製衣廠,但在疫情下我們反而多了新訂單,包括現時新增的布口罩及布口罩套訂造服務。」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社企「千色服式」及「千色裁藝」(樂群社會服務處轄下)的所有設施、衣車及各類製衣等設備,均會按時清潔及消毒。
保持正面心態 共同渡過「疫」境
曾經歷 2008 年金融海嘯、原任職的樣板公司倒閉,Tracy 需轉行尋求新出路,最終仍能重投製衣業,她寄語同業只要不要放棄,勇於面對,定可捱過這場「疫」境。「不少客戶都會覺得香港欠缺本土製作,但這場疫情香港各界都自發製造及研發本地口罩、布口罩,正好反映香港人的互助互愛和創新精神。」
「千色服式」為本地設計師、設計系學生、中小企業及大眾提供訂衣及改衣服務。
6招保安心:員工、客戶及學生
✘放無薪假、減薪、裁員。(反而部分因應車衣工序的需要,計劃招聘車衣人手。)
所有員工、客戶及學生均需申報健康情况,並需通過紅外線來進行體溫測量,確保沒有發燒及必須佩戴口罩才可進入製衣工場。
製衣課程採取個別或小班教學形式,每班一至兩名學生。
製衣工場所有設施、衣車及各類製衣等設備,均會按時清潔及消毒。
對員工的上下班、吃午餐時間,稍作彈性處理,盡量減少人流聚集。
容許家中有衣車的車衣員工可在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