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Education Career Expo

AI 人才需求增 港走方案整合和設計產品方向


(圖由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提供)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IVE) 資訊科技系講師翁春輝

(明報製圖)

AI 已發展了 50 多年,它是指透過電腦程式和技術, 促使計算系統能夠仿效人類智能行事並發現新知識。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IVE) 資訊科技系講師翁春輝 (翁 sir) 表示,隨着電腦硬件性能的改善,演算法亦有所突破,它能夠高速搜尋海量數據、處理和分析資料,如數年前廣為人知的人工智能 AlphaGo 在圍棋上擊敗中國棋王事件,便是 AI 技術的一大突破。

政府在 2017 年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利用創新科技的城市管理政策與措施,改善市民生活、增強香港吸引力與可持續發展。「除香港外,新加坡和台灣也在計劃建設智慧城市,可預期 AI 人才的需求將會陸續增加。」翁sir說,智慧科技當中少不了物聯網 (IoT,即通過互聯網,把裝置和設備連在一起,互相交換資料並作出指令),當中可利用傳感裝置蒐集相關數據 (如人流、車流等),加上 AI 的輔助後,可應用在不同方面。

由於香港工業已逐漸消失,AI 未來的走向會集中在方案整合和設計產品方面,企業可以從事客製化的工作。「香港較少從事研究方面的工作,一般企業會聘請專人了解新產品或服務,投身者最好具備編寫程式技術,可為客戶貼身處理方案。」

高級文憑課程涵蓋物聯網、雲端科技

IVE 將於 2020/21 開辦「人工智能及智能科技高級文憑」課程,翁sir稱,課程核心是:物聯網、數據分析、雲端科技、網絡安全,以上均可以應用在智能城市建設資訊。課程設計方面,在第一及第二個學期先學習網絡和系統的科目,打好基礎然後再學習Al和物聯網科目,另亦會教授程式編寫如 Python,涉及 AI 程式庫、分析圖像等。課程設有 90 小時的實習,實習機構包括 Start-up、系統整合、電訊等公司;及安排學員參觀不同機構或地方,如科學園、展覽會;及參加講座等。

行情.出路

留意新興工種及龍頭企業發展情况

職業訓練局創新及科技訓練委員會之《2018 年度人力調查報告書》指出,本港整體資訊科技 (2018 年 4 月) 就業人數上升至 95,780人 (包括自由工作者),較 2016 年同期增加 9.1% (87,794人) 。

翁 sir指,本港發展 AI、物聯網等相關行業約 2 至 3 年,「每個行業的興起至少要 5 至 10 年才較為成熟,因此相信此行業至少有 5 至 10 年的發展空間。」另外,香港主要在引入技術、售賣產品方面的發展,有意修讀或投身行業人士,要經常留意科技發展,尤其是一些龍頭企業,如 Google、亞馬遜、華為等的新科技或行情。

物聯網工程師、人工智能專家有需求

翁sir表示,很多 AI 相關工種其實是在傳統的 IT 工作上擴展,現時的職位名稱未必能清楚反映工作,因此申請時要留意工作內容。畢業生一般由技術人員做起,拾級而上至項目經理,入職要求是高級文憑或以上程度,修讀 AI、計算機科學或物聯網或相關科目,起薪約 15,000 至 16,000 元。

至於市場新興的工種,包括:物聯網工程師、軟件研發工程師 (物聯網 / 人工智能 / 大數據) 、Application Developer (ICT / IoT Solutions) 、Solutions Sales Manager (IoT / Big Data / Cloud) 等。

全文: AI 行業新興工種多 早着人工智能先機 實踐「智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