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unting & FinanceCareer News

金融科技前景看俏 3類職位吃香 考取專業資格增優勢

各行各業都在搶人才,金融科技(Fintech)也不例外。有業界人士表示,在企業紛紛實施數碼轉型下,現時業界最渴求的3類人才包括網絡保安專家、數據分析師和區塊鏈開發人員。事實上,金融科技涉及人工智能、大數據、雲端計算、網絡安全等範疇,為不同行業創造新機遇。有志投身金融科技行業者,不妨及早考取相關的專業資格,增加個人求職和工作優勢,日後不難成為「被搶」的人才!

金融科技為不少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也為年輕人帶來了新的思維和工種。
金融科技為不少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也為年輕人帶來了新的思維和工種。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

金融科技有多個不同含義,一般涵蓋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運算和大數據在支付、結算及交收、存款、借貸及集資、保險、投資管理及市場支援方面等的應用。

金融科技領域廣 業界人手不足搶人才

香港科技大學(下稱「科大」)工商管理學院資深副院長兼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學系副系主任及講座教授許佳龍表示,金融科技涉及的領域廣泛,有金融、資訊科技、會計、商業等,從業員需要具備跨學科的知識,礙於這類人才在傳統大學培訓中為數不多,致現時業界出現人手不足是原因之一。

香港科技大學(下稱「科大」)工商管理學院資深副院長兼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學系副系主任及講座教授許佳龍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資深副院長兼資訊、商業統計及營運學系副系主任及講座教授許佳龍

「目前很多金融服務業都渴求金融科技人才,特別是虛擬銀行,其銀行業務都是以線上形式進行,從業員均要具備這方面的知識。而同一時間,傳統銀行業務亦趨向數字化,使用電子銀行服務的客戶數目漸增,因此他們亦很需要這類人才。」他指,銀行會提供內部培訓外,亦會與大學合作,以科大為例,近年有不少銀行邀請他們舉辦相關課程。

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副主席辛建國(Darron)認為,除了虛擬銀行外,虛擬保險和財富管理在金融科技上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以保險行業為例,今天仍很倚重財務策劃人員的角色,「當技術發展成熟時,便可由人工智能(AI)、機械人等提醒或協助客戶處理保險、投資或財富管理等相關事務。」

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副主席辛建國(Darron)
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副主席辛建國(Darron)

相關文章:數碼轉型發展 企業提升網絡安全 網絡保安人員需求增

金融科技為年輕人帶來新思維、新工種

許教授表示,「金融科技並不局限於金融服務,任何線上行業只要接觸到客戶的財產,也屬於此範疇。」例如美團本身是一個外賣平台,但很多人也會把它看成為一所金融科技公司,「因為這個送餐平台,匯集了很多客戶的資金,平台會將資金投入金融服務中。」

金融科技的環球大勢下,為年輕人帶來了新的思維、工種和發展機會,他們多了一些傳統科目和行業以外的選擇。許教授以合規工作為例,隨着金融世界趨複雜,各國收緊監管要求,企業需要一班熟悉金融法規及知識的人才,利用科技協助,評估、分析及解決合規風險。「以往我們需要投放大量人手和時間去處理合規工作,現時企業可以應用新科技幫助公司處理資料,加快查察的效率。」

許教授認為,現時金融科技從業員最大挑戰之一是客戶私隱,舉例:現時機構查閱客戶的信貸評級時,過程中無可避免會牽涉客戶的過往信貸紀錄,如網上行為、各種交易紀錄等,均需業界謹慎處理和符合相關條例。

相關文章:應科院設「金融科技未來領袖學院」 培育國際人才 冀科技成港第三支柱

合規以外 3大新興和渴求工作崗位

Darron續說,過去3年多疫情影響,部分零售店轉為經營網上商店,其中電子商貿發展蓬勃,以HKTVmall為例,可說是疫情下的「贏家」,「傳統消費者要買不同類型的商品需到相關的商店購買,今天則可以一站式購物(One stop shopping)形式,在一個網站完成購物過程,背後需要不同的技術支援,如雲端運算、網絡保安、付款方法等,而這正就是活生生的金融科技例子。」

他指,金融科技涉及不同範疇和技術,除合規工作的人手外,現時較為新興和渴求人手的職位包括以下3類:

Darron坦言,疫情令本港金融科技發展步伐稍為放緩,然而至去年開始重新啟動,其中「金融科技2025」策略提及的5大範疇(全面推展銀行數碼化、加深央行數碼貨幣研究、發揮數據基建潛能、擴展金融科技人才庫、善用資源政策支持發展)均需要配合人才,「科技可以用錢買,但人才需要時間培訓和發展,是推動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相關文章:2022年第三季就業展望調查報告︱38%港僱主預算未來3個月增人手 IT、餐飲酒店及建造業人手需求強勁【附Top 5人才短缺職位、5大軟技能需求】

及早考取金融科技專業資格 增加工作優勢

今時今日,考取專業認證可說是從業員的個人能力及專業水平的肯定。Darron指,其中認證金融科技從業員(Certified Fintech Practitioner,CFP)課程是國際認可的金融科技證書,由The London Institute of Banking & Finance和LendIt Fintech聯合開發(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引入),內容涵蓋數字銀行、財富科技、區塊鏈、監管科技、金融科技監管,適合想在短期內提升金融科技專業知識的人士報讀。

進修認證金融科技從業員 裝備行業基本知識

課程以線上授課形式進行,亦會舉辦實體講座,邀請金融科技領袖分享。他表示,從事金融工作者,並非人人懂得將科技和金融結合應用,同樣地,資訊科技行業雖然有很多人才,部分卻欠缺商業知識。

「年輕人可透過課程裝備對金融科技行業和運作的基本知識,再決定發展方向;加入專業學會者更有機會認識業界人士,拓展人際網絡;課程亦適合想提升本身工作者,以一名編程人員為例,如果本身欠缺相關領域的商業知識,發展一般只局限在編程工作,如果裝備金融、商業等知識,未來可進一步提升事業發展的機會。」

 Darron認為,培養人才最好從學生出發。其中IFTA 藉着舉辦不同活動推廣 STEM 教育,鼓勵學生參與創新科技,提升他們對科技的興趣。
Darron認為,培養人才最好從學生出發。其中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IFTA)藉着舉辦不同活動推廣 STEM 教育,鼓勵學生參與創新科技,提升他們對科技的興趣。

CFP課程資料

銀行專業資歷架構─金融科技 業界通用認可專業資歷

為推動銀行業的人才培訓及發展,香港銀行學會與本地大學合作推出金融科技領域的單元課程,其中與科大合辦「銀行專業資歷架構─金融科技(ECF – Fintech)」專業級課程(基礎級課程與理大合辦),將於明年初開班。許教授表示,課程為香港金融科技行業定立通用認可的專業資歷,並由大學教授或講師負責授課,內容結合了銀行業界的經驗和實例,以及學界的科研理論。

專業級內容適合具備相關背景人士,內容涵蓋監管趨勢和數據道德、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商業戰略和營銷、金融科技產品管理、監管科技等範疇。因應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各國對金融機構的監管都日趨嚴厲,監管科技應運而生,課程有助學員深入了解監管科技,掌握監管科技相關技術,包括開發過程、解決方案及有效應用。

而在監管趨勢和數據道德方面,內容包括區域性金融科技監管趨勢和發展,如跨境政策和合作;以及機構在蒐集、處理和使用數據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如何保障客戶的私隱。

持續進修 碩士課程提升學歷

許教授補充,科大除了與機構合辦專業資格的課程外,他們亦於2019年開辦「金融科技理學碩士課程」,此課程由工商管理學院、工學院和理學院合作,畢業生人數至今有約200多人。他們的出路包括傳統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和科技公司(如抖音、騰訊)等,一般從事程式分析員(Analyst Programmer)、數據分析師(Data Analyst)等工作,起薪點約20,000多元,視乎不同機構和經驗而定。

ECF – Fintech專業級課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