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數字化時代,藝人歌手的音樂宣傳產品,早已由實體的白版碟、CD,轉至線上派台的形式。這些年來,除了宣傳產品的不同外,經理人的角色有何轉變呢?面對網絡碎片化的現狀,音樂宣傳人員宣傳一首歌有如投進大海,如何令它浮出水面呢?資深藝人經理人、音樂宣傳人張永佳(佳哥)和新一代的音樂宣傳人Raymond,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行業中保持領先?有意入行者又要具備哪些特質?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
藝人經理人VS音樂宣傳人員 新人入行Tips
藝人經理人:工作主要負責協助藝人處理有關於演出的事務,替藝人安排接受訪問、協助洽談合約、陪同藝人在外工作等。新人可由藝人助手做起,累績人際網絡和工作經驗後,可邁向經理人之位。一般由行內人介紹入行,聘請方式分為由藝人私人聘請及公司聘請。
音樂宣傳人員:負責制定音樂產品的宣傳策略,挑選合適的宣傳渠道和媒體合作方式。另要撰寫宣傳材料,包括各類宣傳文案和社交媒體內容;策劃並執行活動,如新歌發布會、簽名會、音樂會等,確保活動順利進行及現場管理妥當。還要跟媒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使藝人的音樂作品獲得廣泛報道和播放。
「樂壇傳菜員」佳哥:抓緊最佳時機傳遞音樂作品
「現時歌曲派台不用再逐個派碟,我們可使用電郵或把QR碼印在音樂宣傳品上,收件人便可在YouTube或其他音樂串流平台欣賞作品,這個宣傳方式既環保又時尚!」入行逾30年的佳哥由唱片推銷,至唱片、演唱會宣傳,再成為歌手的經理人,一直與時並進,與樂壇一起成長。
佳哥被媒體稱為「樂壇奶爸」,全因他待歌手如親生子女,事事提點和照顧周到。他笑言自己其實更像是一名「樂壇傳菜員」,負責協調各種資源,確保每項工作順利進行。「一首歌的生與死,其實很講求timing,究竟幾時派歌?派什麼歌?怎樣派?有什麼策略?先派予電台、電視,還是報章雜誌?還是可以同一時間做,賣點是什麼?所有細節都十分重要!」當「菜品」(即音樂作品)預備好時,「傳菜員」便要確保以最佳的溫度和時機傳遞給觀眾和媒體!
佳哥曾效力寶麗金和Sony Music兩大唱片公司,從事唱片宣傳工作,與過百名中港台藝人合作,不論是天王天后或新人,每次他都會盡全力為他們打歌、相約媒體訪問,爭取演出和曝光機會。當中有數之不盡的工作故事,而最難忘的經歷,不可不提當年F4在香港舉辦的簽名會。
應對突發事故 迅速反應兼拆解
「那時F4在台灣已經非常紅,但在香港的知名度還不高。為了提升他們的曝光度,唱片公司在天星碼頭附近為他們舉辦了一場簽名會。」原本預計只有數千名粉絲參加,但實際到場的人數竟超出了十倍之多,場面異常火爆,連警方也對安全問題表示關注。「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量人群,我和團隊迅速反應,增加了足夠的保安人手和措施,確保活動安全和順利進行。」這事件成為了佳哥工作歷程中的一個經典營銷案例。
相關文章:新一代數碼營銷人員必備8項技能 善用AI、ChatGPT強化競爭力
佳哥還提到一次令他感動的經歷。「有次黎明在內地開演唱會後特意等我一起離開,原因是內地場館巨大遙遠,怕我人生路不熟,讓我感到非常溫暖!」這些點滴正好反映了他作為藝人工作伙伴與藝人之間所建立的人際關係。
自組公司繼續打拚 成立online team做好宣傳
2019年,佳哥因為家庭原因離開Sony Music,其後自組公司Milky Music打拚至今。公司主要負責音樂宣傳、藝人日常管理,還參與專案協調、音樂企劃等工作。憑藉人脈和口碑,很多歌手,尤其是新人都主動敲門找他幫手宣傳,甚至出任經理人。佳哥會亦因應適合藝人的宣傳手法,運用豐富人脈和不同平台,為歌手爭取曝光機會。
他說,現時公司擁有一支3至4人的online team,主要負責撰寫文案、剪片、執相等工作,「每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根據專案的不同需求合作,共同完成任務。」他指,所有宣傳內容都會經他的審核後才發布,確保內容品質的一致性。其員工均是自由工作者,並以項目形式合作為主。
相關文章:速學技能開拓工作新機遇 Slash熱選:產後紮肚 嬰兒按摩 銀髮族運動教練
經理人角色轉變 與藝人轉換合作形式
佳哥表示,今天的經理人角色跟以往不同,更多的是以合作的形式參與,甚至是由藝人支付費用聘請, 因此, 無論是宣傳人員或經理人都要擁有multitasking(多任務處理)技能,包括商演接洽、演唱會宣傳到日常事務管理等。以他為例,現時會跟不同的藝人和機構合作,單是演唱會宣傳,他去年已參與了6個項目,合作藝人包括華晨宇、陳曉東、區瑞強等。
佳哥強調,藝人的「人設」(個人形象設定)十分重要,一個鮮明的形象能讓人印象深刻。因此,他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睇人」。他將自己比喻作一台掃描器,只需簡單地網上搜索並稍作交流,便能迅速了解一個藝人,發掘其特質,並據此制定宣傳方案。以近年合作的藝人廖嘉敏(Ashia)為例,她身兼歌手、臨牀心理學家、舞台劇演員,以至媽媽等多重身分,佳哥遂將她打造成為「跨媒體歌手」。
經營個人品牌增加曝光 鼓勵藝人保持關注度
對於佳哥而言,經營個人品牌同樣十分重要。他個人在社交媒體除了專注於音樂和工作外,還會分享個人生活點滴以增強公眾對他的認識。例如,他會發布自己喜歡的音樂、收藏黑膠唱片,以至展示女兒演奏小提琴的照片。「這些看似私人的分享,實際上對於塑造我的形象非常重要,能讓別人看到我真實和有趣的一面!」他鼓勵藝人在社交媒體定期發布內容,如翻唱歌曲、生活片段等,保持關注度。通過這種方式,除了可以吸引更多粉絲,也提供了更多的曝光機會。
音樂宣傳人Raymond:連結歌手與觀眾 擔當「媒人」工作感滿足
「在網絡碎片化時代,宣傳一首歌有如投進大海,要令它浮出水面有一定的挑戰! 」入行一年的Raymond表示,現今宣傳工作的最大挑戰,是由於信息內容碎片化,受眾要在海量資訊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宣傳工作必須更加注重信息的準確性和針對性,才能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相關文章:唱歌跳舞事業起步難?結合個人優勢、技巧成市場賣點 參賽建人脈
制定有效宣傳策略 協助歌手「吸粉」和「保粉」
大學修讀酒店的Raymond,曾從事電訊業的客服銷售管理工作。由於對音樂行業的熱愛,在佳哥的引薦下,Raymond以自由工作者身分為不同的公司和藝人進行宣傳推廣、協助音樂項目等工作。
作為一名音樂宣傳人員,Raymond的工作主要涵蓋藝人宣傳、項目推廣等多方面。他說,過去在銷售及市場營銷的經驗對現時工作有很大幫助,有助他更好地制定宣傳策略,運用各種營銷工具,並對產業鏈的建構有更深入的認識。
他說,制定宣傳策略時需綜合考量藝人目標、強弱項、資金來源及公司方向,並緊密結合市場趨勢與新技術。這些因素是構建有效宣傳策略的基礎。當宣傳策略成功吸引樂迷後,需通過持續可見的方式維持其關注,包括及時回應粉絲,以及透過線上線下活動來鞏固粉絲群體,即所謂的「吸粉」和「保粉」。隨後是跟進策略,根據藝人需求定制,通過持續溝通與互動,進一步加深粉絲的喜愛與關注。
精準利用社交平台 定位目標受眾
Raymond表示,現時的音樂產業已經不再是單靠賣唱片或音樂下載來營銷產品,而是需要依靠周邊產業如廣告、代言、商演、演唱會等來實現盈利。在營銷方面,社交媒體是一個重要的渠道,年輕人傾向使用IG,中年或以上群體則以Facebook為主,另外YouTube亦是一個重要的平台,其中短視頻是現時有效的營銷手段之一。「作為宣傳人員,我們要精準利用這些社交平台,定位目標受眾,制定策略提升品牌影響力及銷量,使音樂產業持續發展。」
談到工作目標及滿足感,他說,「歌手期望自己的作品或表演受人欣賞,而觀眾則想欣賞好歌及看到精彩的表演,我希望好好擔當這個『媒人』,連結歌手與觀眾便是工作最大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