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人人機不離手,不是長時間使用電腦就是成為低頭一族,眼球似乎離不開電子熒幕。然而,久而久之會導致眼睛受損,如屈光不正,亦即是我們常見的近視、遠視、散光等等,甚至還會衍生出眼疾,如青光眼、視網膜脫離、白內障等!想做個醒「目」上班族,即學簡單的護眼方法!
文:夏穎欣 圖: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生命科學及科技學院課程主任吳卓樺 (Sandy) 表示,如果長時間過度使用電腦、電子產品熒幕,會使眼睛出現「電腦視覺症候群」(Computer Vision Syndrome)。病徵包括眼睛乾澀、增疲勞感、出現眩光、視力模糊,甚至會頭痛和頸背痠痛等。
長期望熒幕 易引致電腦視覺症候群
Sandy 闡釋:「『電腦視覺症候群』的主要成因是長時間近距離在熒幕前工作,對於視力的需求增加,加重眼睛的負擔,導致負責調整焦距的睫狀肌疲勞,造成短暫性的屈光不正。」
「電腦視覺症候群」尤其容易出現於上班一族、長時間打機和經常使用智能手機人士。「對於本身患有輕度屈光不正的人士影響尤甚,他們會容易因此患上功能性近視。「平日無需配戴眼鏡,但在使用熒幕工作時有機會需要戴上矯視眼鏡,以保護眼睛。」Sandy 建議,使用電子產品時,每 30 分鐘要讓眼睛休息 30 秒,如遠望或閉目養神。
每 30 分鐘休息眼睛
人類依靠五感接收一切外在世界的信息,包括觸覺、聽覺、視覺、嗅覺和味覺。「一般人們接收信息的比例大概有 97% 是來自視覺和聽覺。同時,眼睛是具有意識、反映心理的感觀器官之一。」因此,眼睛亦叫作靈魂之窗,只有保持眼睛健康,才可以維持高質素的感官生活。
室內工作的在職人士,固然要注意眼部健康,長期在戶外猛烈陽光下工作的人士和長期病患者同樣不可忽略。「長期病患如血糖不穩定人士會較容易患上眼疾,照顧者要多加留神。」
簡易4招 轉轉眼珠
Sandy 透露護眼的首要秘訣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最有效的護眼方法,簡單如維持均衡飲食、確保有充足的睡眠和多進行戶外運動都可以保持眼睛明亮。當然勤做護眼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方法,Sandy 分享了以下護眼操 4 招 (見圖一):
- 第1招:用力眨動眼睛
用力閉上眼睛➜再將眼睛張開。重複以上動作5次。
- 第2招:左右轉動眼球
眼睛向右看,保持數秒➜回到正中位置➜眼睛向左看,保持數秒➜再回到正中位置
- 第3招:上下移動眼球
眼睛向上看,保持數秒➜回到正中位置➜眼睛向下看,保持數秒➜再回到正中位置
- 第4招:望望遠望望近、調節眼肌
先選一個距離較近的景物,定睛看5秒➜再將視線調到距離較遠的景物,再定睛看5秒。重複以上動作5次。
中醫教路 3 款補眼明目
另外,註冊中醫師黃潤波博士亦介紹了 3 款補眼食品,第一款是黑豆漿,從中醫角度,黑豆能補腎、補瞳而明目。而從西方營養學觀點來說,由於黑豆含豐富的花青素,故有明目的作用。第二款是枸杞子,可以當作零食,隨時隨意食用,除了明目,亦有良好的補肝腎作用。
黃醫師引述有研究指枸杞子對白內障患者有所裨益。最後就是決明子茶,只需一小撮決明子,壓碎後可直接泡茶飲用。黃醫師提醒,「容易泄瀉者宜先用白鑊將其微炒,直至聽到決明子爆開的聲音後,收火,放在陰涼處待涼後,可放入瓶中備用。」
坊間秘方勿亂試
除了以上的護眼方法外,眼部護理還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包括冷敷、熱敷等等,坊間更有不同流傳的方法和產品。Sandy 提醒,「坊間的產品切勿胡亂嘗試,最好要有數據、資料證明方法可靠,或先尋求專業意見。因為人人體質不同,一旦錯誤使用,後果非同小可。」
適合醫護、照顧者修讀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開辦「常見眼疾與護眼短期課程系列」,提醒社會大眾關注眼睛健康的同時,亦希望藉此機會以正視聽,讓有興趣的人士學習正規護眼方法。除了醫護人員、保健員、個人護理員,課程亦歡迎公眾人士報讀,例如家居照顧者、家庭傭工等。
課程會讓學員認識常見的眼疾、示範眼睛的護理方法和檢測方法,包括滴眼藥水、塗眼藥膏、清理眼瞼、拔除逆生睫毛、視網膜初步檢測等等,讓學員在課堂上實習,掌握基本技巧。還會安排學員參觀香港眼科醫院,了解香港的眼科服務,如門診部、手術室等部門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