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珮欣 (英國註冊營養師、香港營養師協會正式會員)
第五波新冠肺炎來勢洶洶,香港已有超過100萬人在過去幾個月曾染疫。研究指出1,超過75%的新冠肺炎患者出現「長新冠」。長新冠的國際定義為新冠肺炎患者在病毒清除後,至少有一種症狀持續4周或以上。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腦霧(brain fog)、胃口差、口味或嗅覺改變、失眠、氣促、心悸、胸痛、頭暈、焦慮、脫髮和睡眠困難等2。另外,研究亦指出長新冠患者在年齡、性別、其他疾病,以及感染新冠肺炎的嚴重程度等多方面關聯跟沒有出現後遺症的人士並沒有分別1。大部分長新冠的症狀會隨時間慢慢改善。讀者們如有以上情况,請先找你的家庭醫生,作諮詢並確保你的症狀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染疫者康復期的飲食建議:多吃益生菌、益生元食物減後遺症
中文大學醫學院早前一項研究發現1,患者的腸道細菌失衡或與長新冠的症狀息息相關,受長新冠困擾的人腸道微生態失衡,「好菌」明顯較少,而「惡菌」則較多。因此,保持腸道健康,多吃能補充益生菌(probiotics)和益生元(prebiotics)的食物也許能有助減輕新冠後遺症。
先來談談如何補充益生元,益生元是益生菌的「食物」,雖然不能被我們的腸道吸收,但能促進益生菌的生長,膳食纖維便是益生元之一。筆者建議大家每餐進食適量的全麥或全穀類碳水化合物,如紅米、糙米飯、全麥意粉、全麥麵包和粟米等,因為他們的膳食纖維豐富能補充益生元。此外,大部分的全麥或全穀類升糖指數較低,能量慢慢釋放,有助解決疲倦的問題。
補充益生元:蔬菜、水果、豆類、堅果
蔬菜、水果、豆類和堅果類等的膳食纖維也頗高,能有助補充益生元。筆者建議每天最少吃3份蔬菜及兩份水果。盡量選擇多元化,不同種類的蔬菜及水果,因為每種水果及蔬菜所含的維他命及礦物質也各有不同。如富含維他命C的橙、奇異果和三色椒等有助增強免疫力,預防嚴重病症。紅蘿蔔、南瓜等富含維他命A, 有助保持上呼吸道黏膜完整性。堅果類如腰果、杏仁等富含鋅,鋅是免疫細胞不可缺乏的重要元素。
增益生菌:乳酪、納豆、韓國泡菜、麵豉
益生菌是對身體有益的、活的微生物,當中的雙歧桿菌更能影響疫苗的抗體水平。 很多人也希望透過服用益生菌補充劑來攝取益生菌,由於益生菌有很多不同種類,最好選擇包含不同種類、多元化的益生菌補充品。其實有些食品發酵後也富含益生菌,如乳酪、納豆、韓國泡菜、麵豉、康普茶(kombucha)等。益生元及益生菌相輔相成,可促進腸道益菌生長。但要留意益生菌會被熱力破壞,所以不建議加熱進食。
地中海飲食法 有助患者消炎
新冠患者一般出現喉嚨痛和發燒等炎症,患者亦可透過能減低炎症的地中海飲食法來幫助消炎3。地中海飲食法除了建議選擇全穀類及每天最少5份生果及蔬菜外,也建議每星期最少吃兩次魚,並盡量選擇富含奧米茄三脂肪酸的魚類,如三文魚、沙甸魚、鯖魚等,研究指出奧米茄三脂肪酸能有助減輕炎症3。素食者可選擇亞麻籽及奇亞籽。
選易入口天然調味 有助提升食慾
不少長新冠患者的味覺和嗅覺久久未能回復正常,導致食慾不振。筆者建議選擇室溫或涼伴的菜式,如三文治、壽司、手卷、雞絲粉皮、西班牙凍湯等,會較容易入口。另外,也可從質感上入手,不同的質感可令菜式更有趣,能有助增進食慾。再者,亦可加入較濃味的天然調味料與檸檬汁、芥末、芫荽、蒜頭、薑等等,希望有助提升食慾。
康復期中,我們的身體需要平衡及多元化的維他命、礦物質、蛋白質、能量、膳食纖維和水份等。充足的營養有助預防肌肉流失,維持身體免疫力和體能。如果胃口一直都未能回復正常,而體重又持續下降的話,請及早詢問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
參考資料:
- Liu Q,Mak JWY & Su Q et al. Gut microbiota dynamics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Gut 2022;71:544–552. doi:10.1136/gutjnl-2021-325989
- Salamanna F et al. Post COVID 19 Syndrome : the persistent Symptoms at the Post-viral Stage of the Disease. A Systemic Review of the Current Data.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129035
- Calder PC. Omega-3 Fatty Acids and Inflammatory Processes. 2010 Mar; 2(3): 355–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