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外,近年用戶體驗概念亦愈受重視,造就用戶體驗設計師 (UX Designer) 與用戶介面設計師 (UI Designer) 等相關工種都炙手可熱。目前掌握這門技術的人才供不應求,想在工作上有更大的發揮,何不涉獵集電腦科技、美學、心理學、人文、商業等跨領域知識的學問,強化事業競爭力。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https://pixabay.com
用戶體驗設計人員 (UX Designer) 要站在用家的角度作考慮,以提升他們的滿意度為目的。(相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軟件產品市場龐大,競爭激烈,單是功能多、介面外觀吸引是否足以贏得用戶心?如何吸引他們持續使用?香港恒生大學 (下稱「恒大」) 電子計算系系主任潘忠强教授以手機程式為例,既要速度快、功能實用,還要介面操作簡單易用、外觀吸引等。「設計人員應作出全面考量,要做到以人為本,掌握用戶行為和需要。」
UX / UI 設計師角色有別
UI 或 UX 設計師同樣是新興工種,兩者名字相近,角色有何分別?恒大「應用及人本計算學 (榮譽) 文學士」課程總監王偉傑博士指,前者的工作側重於產品外觀和人機交流互動設計。後者的工作側重於產品的可用性與易操作性,講求對用戶心態的掌握,從他們的角度作考慮,務求讓他們獲得良好的應用體驗和價值。
人本概念為主導 集電腦學、社會與科技元素
有見本港的計算學課程大多偏重程式技術與理論,恒大遂於 2016/17 學年推出本港首個以「人本概念」主導的計算學課程——「應用及人本計算學 (榮譽) 文學士」課程。課程更被納入政府「指定專業 / 界別課程資助計劃 (SSSDP) 」課程之一,提供 60 個資助學額,入讀課程的合資格一年級學生,可於 2019/20 學年開始,每年獲高達 41,700 元學費資助。
香港恒生大學「應用及人本計算學 (榮譽) 文學士」課程總監王偉傑博士
潘教授指,上述課程糅合電腦學、人本設計、社會與科技三大主要元素,當中包括設有「平面及數碼設計」、「用戶體驗設計」、「人機互動」等與人本設計相關的科目,旨在培養學員能以用家的角度出發,研發迎合他們需要的應用軟件。
王博士補充,課程着重應用和實踐,設有不同的習作、匯報。「實習並非課程要求的一部分,我們會按學員的意願盡量作出安排。」為讓學員了解行業現况,校方會邀請業界 (銀行、金融科技、雲端安全及網頁設計等) 人士,分享行內發展及營運心得。
香港恒生大學電子計算系系主任潘忠强教授
就業出路多 起薪可望 18,000 元
課程畢業生可投身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創意產業、教育與科研等不同行業,從事軟件開發、程序分析、系統分析、網頁開發、移動應用程式設計、遊戲開發、電腦圖像設計、用戶體驗/用戶介面設計等相關職位;王博士估計,起薪點約達 18,000 至 20,000 元。
興趣出發增值自己 向軟件工程目標邁進
喜愛打機、中學時曾修讀「資訊及通訊科技」科目的戴丞邦 (阿邦) ,當年聯招放榜,未能升讀心儀的計算機科學學科,決定忠於興趣,入讀恒大「應用及人本計算學 (榮譽) 文學士」課程,從中掌握了行業所需技能,包括:程式語言如 JAVA、PHP、Shell 等,還有 Linux 操作系統、.NET 開發平台等。
課程學員有機會到 IT 行業機構進行暑期實習,為將來投身業界做好準備。
他以「機構應用多媒體設計」一科為例,需提交 3 至 5 分鐘的短片,「從『度橋』、寫劇本、畫面的銜接是否連貫、聲音處理等都要一一顧及,單是錄音過程已花了兩星期……」製作短片過程雖艱辛,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令他更積極探索和大膽嘗試,漸漸產生了興趣。
現修讀課程第三年、喜愛接受挑戰的阿邦,亦爭取機會參加實習,以累積實戰經驗,包括在學校負責網頁設計工作,以及在教育軟件公司當網站開發實習生,負責網站維護等工作,從中學習到獨自解難、提升了與人合作及溝通等技巧。他期望畢業後能向軟件工程方面發展。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