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Others

IVE健康及生命科學多元課程任你選 善用Vplus學費資助 裝備成為新一代水產專才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健康及生命科學學科專輯】

無論決心要事業更上一層樓,或是積極想提高個人的職場身價,增值技能及擁有更高的學歷是不二法門。職業訓練局(VTC)一直緊貼不同行業的發展和變化,提供與市場接軌的職業專才教育。轄下的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健康及生命科學學科亦致力拓展多元課程;其中正在招生的新課程「現代化水產養殖文憑」,除了獲漁農自然護理署的協力開辦外,還有業界、立法會、教育界等的支持,藉着教授理論知識、實地考察和實習體驗等全方位培訓,為傳統漁業的升級轉型、配合《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做好人才準備,歡迎現職從業員及有志入行者修讀,早着成為新一代水產專才的先機。

為全力配合《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做好人才準備,VTC與漁護署共同舉辦「水產專才培訓計劃」,獲得業界、立法會、學界等支持。右起:IVE(葵涌)院長兼健康及生命科學系學術總監張桂宗博士、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執行會長陳博智、立法會議員郭玲麗、漁護署高級漁業主任(水產養殖)周永權,以及保良局朱敬文中學校長趙文浩。
為全力配合《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做好人才準備,VTC與漁護署共同舉辦「水產專才培訓計劃」,獲得業界、立法會、學界等支持。右起:IVE(葵涌)院長兼健康及生命科學系學術總監張桂宗博士、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執行會長陳博智、立法會議員郭玲麗、漁護署高級漁業主任(水產養殖)周永權,以及保良局朱敬文中學校長趙文浩。

傳統漁業抓緊升級轉型機遇

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漁業主任(水產養殖)周永權
漁農自然護理署高級漁業主任(水產養殖)周永權

漁農自然護理署(下稱「漁護署」)高級漁業主任(水產養殖)周永權稱,本港漁業正面臨現代化轉型的重要時刻:「深海網箱養殖是全球海產養殖的趨勢,而發展深海養殖亦是《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下稱《藍圖》)的其中一項重點措施,現時本地業界正積極向有關方面發展。」

周永權表示,香港作為海鮮消費大戶,對高質量水產的需求很大,以往主要依靠捕撈,隨着全球捕撈資源日漸枯竭,發展可持續、現代化的水產養殖作業模式無疑至關重要,有助應對不斷轉變的經營環境。

他續指,傳統的漁排養殖方式受限於風浪,而且規模小,難以應付龐大的水產需求,務必引進現代化的養殖技術。漁護署數年前在東龍洲設立了現代化魚類養殖區示範場,採用半潛式桁架深水網箱設計,向本地養殖業界展示現代化可持續發展海魚養殖模式,協助業界轉型至深水海魚養殖。

政府全力推動 本港深海養殖勢起飛

「深海網箱養殖技術及所使用的物料可克服傳統漁排的限制,還可透過應用先進科技如人工智能與無人機等,配置智能化的管理設備,進行實時監控、實時水質監測、自動投餌等,透過收集及分析數據,更能作有效管理,減低魚類發病率及損耗,改善產能、漁產品質量之餘,也能節省營運人手。」

他提到,政府已推出一連串政策措施全力推動本港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包括4個位於黃竹角海、大鵬灣、外塔門和蒲台(東南)的新魚類養殖區將分階段投入運作;今年起亦會提供新式深海養殖網箱供漁民團體/組織租用,以降低漁民的啟動成本,協助業界發展現代化集約式深海養殖;還有透過「漁業可持續發展基金」為有需要合資格人士提供財政及技術支援等。

「根據《藍圖》所定的目標,本地養殖海魚年產量在5年內倍增至1200公噸,並在15年內再增至約6000公噸,總產值相應地提升至現時的10倍,可預見行業發展空間極大。」

新一代水產專才 兼備新思維、專業技術、創新精神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執行會長陳博智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執行會長陳博智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執行會長陳博智表示,要推動傳統漁業升級轉型,基礎設施、科技輔助等以外,也需要大量具備創新思維、通曉現代化水產養殖技術的人才作支撐,然而業界面對相關人才不足、青黃不接的挑戰,要突破樽頸,需靠政府、業界及教育界等多方攜手合作,從宣傳及教育、培訓等方面着手,尤以培訓年輕新血為甚。

「可持續、現代化的水產養殖涉及不少創新科技的應用,而年輕人可挾所長投身業界發展。我們要讓大眾充分認識漁業的價值,並非低回報和欠發展潛力,事實上,不乏本地品牌的漁類產品經由超市銷售的成功例子。」陳博智相信,新一代水產專才若兼備膽色、創新精神及專業技術,必有可為。

VTC x 漁護署「水產專才培訓計劃」 推動漁業可持續發展

為推動漁業可持續發展,VTC與漁護署共同舉辦「水產專才培訓計劃」,獲得業界、立法會、學界等支持,當中包括開辦本港首個「現代化水產養殖文憑」(資歷架構第3級)課程。

IVE(葵涌)院長、健康及生命科學系學術總監張桂宗博士
IVE(葵涌)院長、健康及生命科學系學術總監張桂宗博士

IVE(葵涌)院長、健康及生命科學系學術總監張桂宗博士分享開辦新課程的緣起:「VTC一直關注政府政策,並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發現現代化水產養殖業無論是負責日常操作營運的前線人員,又或是管理人才均同樣十分短缺,難以應付行業發展的需求。透過與政府(漁護署)、業界(香港漁民團體聯會)、立法會、教育界(保良局朱敬文中學)等的不斷溝通和協商,約兩年時間終達成共識,順利開辦這新課程!」

全新文憑課程 跨界別合作 培育人才不容緩

「現代化水產養殖文憑」課程的目標對象是漁業從業員及有志投身於水產養殖和保育行業的人士,張博士表示,每屆課程將提供約20個學額,預計每年開辦一屆,首屆將於4月開課,正在招生中。「我們歡迎持有中學畢業資格或同等學歷,並對水產養殖有一定興趣和了解的人士報讀課程。」

「現代化水產養殖文憑」新課程正在招生,內容理論與實踐並重,歡迎漁業從業員及有志投身於水產養殖和保育行業的人士報讀。
「現代化水產養殖文憑」新課程正在招生,內容理論與實踐並重,歡迎漁業從業員及有志投身於水產養殖和保育行業的人士報讀。

課程為期約6至9個月,以中文授課為主,會由業界和學術界的專家授課;漁護署會派員及會邀請業界「老行尊」擔任嘉賓講者,分享行業的最新發展、工作經驗及心得。上課模式則包括課堂教學、實地考察和實習等多種形式。

張博士說,課程設計由淺入深,結合理論與實踐(比例約為6:4)。「課程內容涵蓋現代水產養殖技術、管理和保育等方面,學生更有機會到漁護署旗下魚塘學習及到業界相關機構實習,有助他們深入了解行業的整體運作,並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靈活運用所學技能。」課程另已列入「Vplus健康及生命科學專才」計劃,入讀者可申請學費資助。

認識水產養殖業由高中生起步 體驗式實習課程

為讓中學生及早認識水產養殖業,探索未來發展路向,「水產專才培訓計劃」的課程系列特設「高中學生水產養殖實習課程」,由IVE健康及生命科學學科、香港新界養魚協進會及漁護署合辦,並獲易友培育中心有限公司支持。

立法會議員郭玲麗
立法會議員郭玲麗

擔任此課程牽頭人之一的立法會議員郭玲麗為教師出身,她指,在2023年本港水產養殖業的產量佔漁業總生產量的2%及總生產值的4%,然而漁業界一直也沒有正規課程,招募新血成為一大問題。她遂推動多個單位合作,籌劃相關課程。

「高中學生水產養殖實習課程」屬為期1.5天的導引課程,會配合體驗式學習活動,內容包括理論課、參觀本地淡水魚場及漁護署凹頭漁業辦事處、品嘗本地淡水魚產品等。郭玲麗續指,課程參考了微證書課程模式來設計,採用短期、集中的課程,避免因課時過長令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我們希望讓高中生及家長了解此行業的行情,將來可考慮繼續進修相關證書、文憑,並獲得學分減免。」

保良局朱敬文中學校長趙文浩
保良局朱敬文中學校長趙文浩

保良局朱敬文中學為上述課程的試點學校,校長趙文浩稱,上述課程可視作文憑前的準備課程。「要推動漁業產業多元化,當中涉及餐飲業、漁產品開發及加工、市場推廣等相關行業及工種。」學生不僅可藉此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投身相關工種,避免將來選錯科入錯行,亦能鞏固學生的生物學、環保、商業營運等學科知識。

「水產專才培訓計劃」課程系列

善用Vplus資助進修 熱選醫護、樹藝及樹木管理、實驗室技術員課程

想自我增值兼獲得進修資助?「Vplus專才進修資助」計劃由政府批准撥款推行,旨在鼓勵在職人士持續進修,增值技能兼提升學歷。上述計劃已由2024/25學年起擴展至「Vplus健康及生命科學專才」計劃,申請人只要入讀VTC「健康及生命科學」相關的指定兼讀制課程,便可申請學費資助。獲批資助者可獲退還合資格課程的六成學費,資助上限為36,000元,申請次數不設上限。

截至去年12月底,已有95名學員成功申請「Vplus健康及生命科學專才」計劃。張博士指,計劃現有11個合資格課程,「現代化水產養殖文憑」課程以外,亦涉獵醫護、樹藝及樹木管理及實驗室技術員等不同範疇的專業課程。「IVE健康及生命科學學科會定期檢視並更新課程內容,未來亦會開辦更多元化的課程,以符合業界所需。」

醫護課程:理論與實務並重 投身吃香工種

醫護行業長期面對人手短缺,無論是前線或後勤的專業及支援工種皆十分渴求,「配藥學高級文憑」、「社區藥房實務專業證書」、「藥劑從業員靜脈用藥調配證書」、「職業治療及物理治療助理基礎復康培訓證書」及「職業治療及物理治療助理進階復康培訓證書」、「個人護理員基礎培訓證書」課程針對有志投身及現職的配藥/藥劑/社區藥房從業員、職業治療及物理治療助理、護理員而設,內容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技巧並重。

樹藝及樹木管理課程:打造綠化社區 提升專業水平

近年政府着力推動地區綠化工作及規管樹藝及園藝行業,包括自2020年起撥款2億元成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培育本地新血及提升從業員的專業水平。「樹藝及城市林務專業文憑」、「樹木風險評估證書」及「樹木工作監督證書」課程同樣以提升業界從業員的技能裝備、判斷及分析力為目標,協助他們以更高的專業水平應對日常的工作及未來的工作挑戰。

實驗室技術員課程:技術安全管理專門培訓 為入行鋪路

實驗室可按特性、學科、行業分為不同種類,對技術員的要求亦不盡相同。以本地中學(官立中學、資助中學及按位津貼學校)為例,目前就科學教育設有實驗室技術員職系,分為3個級別(以一級為最高);其中持有相關證書是二級實驗室技術員的入職條件之一。對實驗室工作感興趣者可透過修讀「實驗室技術員證書」課程,接受實驗室技術、安全和管理方面的專門培訓,為躋身實驗室技術員行列鋪路。

Vplus專才進修資助計劃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健康及生命科學學科—Vplus健康及生命科學專才
查詢電話:3127 7304
電郵:hls@vtc.edu.hk
網址:https://vplus.vtc.edu.hk/h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