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Sales & Marketing

Influencer Marketing 大勢所趨 加入 KOL 行列 做足軟硬件裝備

自互聯網和各式各樣的社交媒體的興起,造就了 KOL (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網紅等的出現,部分更吸引到不少品牌的合作,進一步帶動了影響力行銷 (Influencer Marketing) 這股趨勢。對於品牌,當然希望透過 KOL 或影響力行銷,爭取更大的市場和利潤,但對於 KOL 這門入行門檻不高,卻難突圍的工作,要成為生力軍又應如何裝備自己呢?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香港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發展協會副會長趙溢佳 (Kanny) 表示, KOL 是指自身的專長或身為個別範疇的專家,對於該群體有較大影響力的人。

用心經營 留住粉絲、人氣

「KOL 可說是 blogger 的進化版,以往 blogger 的分享是以文字和相片為主,話題大多圍繞旅遊、美容、親子等範疇,隨着多媒體的發展,現時 KOL 上載內容的形式已趨多元化。」

他表示,除了文字和相片外,KOL 還要在適當時候運用短片或直播等方式傳遞信息。「品牌會覷準 KOL 的龐大社交網絡和影響力,希望他們將產品推廣至更廣的目標客戶。」

(網上圖片)

「Content is King」!Kanny 不諱言,KOL 要留住網民、粉絲,有趣和有用的內容是重點 ,「不論是任何範疇的意見領袖,如飲食、時裝、美容化妝、旅遊、科技等,他們都必須熟悉所屬的範疇,最好以個人興趣出發,並且用心經營,每次發文、直播都要準備充足的資訊或內容跟網民、粉絲分享。」

KOL 想保持人氣,其專頁內容每星期至少要作 2 至 3 次的更新,以避免粉絲流失。「在眾多範疇中,以美容化妝的 KOL 有較多的工作機會,因為消費者較接受軟銷,品牌會透過各種途徑,如網絡營銷公司、網紅經理人公司等,邀請不同的 KOL 試用產品,並以第一身分享感受,藉此作宣傳。」

香港互聯網及電子商務發展協會副會長趙溢佳 (Kanny)

入行基本:建立更多粉絲、「搶先看」專頁

他指,「近年客戶想宣傳或推廣產品,不再局限於邀請明星或名人,也不一定要在傳統的媒體賣廣告,身處網絡營銷世代,客戶無論在廣告人選、發佈平台、製作形式等方面,都比以前有較多的選擇。」

如何能晉身成為 KOL?Kanny 說,投身者在綜合各種平台的個人專頁、頻道後 (如面書、Instagram、YouTube 等),最少要有 1,000 名或以上的朋友、粉絲,擁有一定的傳播能力,這是成為 KOL 的基本條件。

他又提到,面書為了保障客戶利益和廣告的收益,不時會根據用戶的交友狀態、喜好、朋友互動、商業因素等,修改演算法及進行改版。隨着用戶的好友及追蹤的專頁數目增加,KOL 如何在用戶眾多追蹤的專頁中留意到他們的信息?「其中一個方法是邀請朋友、粉絲將其專頁設為『搶先看』,這樣的話,他們便可優先看到其動態消息,而目前用戶可設定 30 個『搶先看』專頁。」

幽默搞笑、着數優惠 吸引更多「讚」

他還建議 KOL 在發布貼文時,一般可先考慮晚上 11 時至凌晨 1 時、午膳或放工等時間,以上是較多用戶的上線時間,「如果是直播的話,由於涉及播放聲音,則以晚上時間進行較佳。」

他估計,現時香港至少有 10,000 名 KOL,一般來說,他們每項工作的酬勞約 1,000 至 2,000 元,當紅者每項工作約數萬元,也有按產品銷量或免費試用產品、服務作酬勞,「並非所有 KOL 也有『吸金』的能力,成功的可能只有少數,部分並非只為賺錢,主要為興趣,以及想得到別人的認同。」他補充,如果是 YouTube 裏面的廣告,如播放影片前的廣告,或畫面上的 banner 廣告等,也會有廣告分成。

KOL 的人氣除以粉絲數量判斷,亦可以參考其與粉絲的互動率,互動率愈高,影響力也愈大。一般來說,有價值的內容、幽默搞笑、着數優惠等會吸引較多粉絲的讚、留言及分享。

市務人員宜了解不同營銷手法

仁愛堂 YES 專業進修課程開辦「關鍵意見領袖 (KOL) 經營證書課程」,對象包括有興趣成為 KOL者、中小企人員、市務營銷人員等。兼為課程導師的Kanny說,現時社交媒體營銷已成為不少中小企的營銷手法,作為市務人員,要掌握多元的技能和知識才可應付行業的發展。課程讓學員了解 KOL 的要求,課程內容包括實習、利用不同的軟件及工具,讓學員熟習網絡紅人的工作。其他有:香港平台介紹及分析未來走向、認識直播平台 UP、VOOV、「現場開 LIVE」示範、短片分享等。

閱讀更多:

日AI廣告平台攻港 為客戶「配對」KOL


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