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Engineer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IVE 工程 致力培育工程及科技專才

智慧城市已是世界先進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香港政府亦推出了「香港智慧城市藍圖」,覆蓋交通、醫療、經濟、教育、環境等多個方面。工程專業與智慧城市發展息息相關,故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工程也增設不同科技新元素,務求培育更多兼備專業知識、實戰技術、創新思維的工程及科技專業Smart Talent,配合本港智慧城市的發展。


學院一直鼓勵學生參加大型的國際 比賽如「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世界技能大賽」,以擴闊視野。

香港要朝着「世界級的智慧城市(Smart City)」目標進發,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職業訓練局副學術總監(工程)劉志強博士工程師稱,智慧城市是指透過科技來改變及提升市民生活質素,以加強社會的競爭力。世界各地對智慧城市的定義都有一套的指標作參考,主要是量度國家或城市各方面的發展狀况。

設立BIM創新中心及智慧城市創新中心

「以香港為例,政府以九龍東為試點,正推行試驗安裝智慧燈柱,可實時監察路面情况,也可收集氣象、空氣質素等數據。」他續稱,建造業在樓宇設計方面已利用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政府於去年初亦要求競投3,000萬元以上政府工程的公司,均要採用BIM技術,此舉無疑令業界更重視此技術。IVE工程亦成立了BIM創新中心(BIMiHUB),配備嶄新的BIM軟件,並設有一系列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及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的設備,配合BIM技術的應用,如全息透鏡(HoloLens)、3D掃描系統、無人機航拍系統等,希望協助學生掌握BIM技能。

IVE工程已計劃在青衣分校設立智慧城市創新中心(Smart City Innovation Centre),預計今年底開幕。「我們希望建構一個大型中心,讓學生進行與智慧城市相關的學習,及與業界提供合作空間。」


職業訓練局副學術總監(工程)劉志強博士工程師

強化課程的工程及科技內容、多元體驗

為增強學生的競爭力,IVE工程早已從不同層面着手,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及提升他們實踐、創新、解難等多元能力。

劉博士表示,為配合智慧城市人才需要,IVE工程全面優化課程內容,並加入不同學習元素,例如「建築科技及設計」加強了BIM技術的培訓;在「電腦及電子工程」則加入物聯網(IoT)教學,分析大數據,教授學生感應器技術和編寫相關應用程式;「電機工程」則增設能源審計及智慧控制的元素,讓學生了解智能電表(smart meter),如何標示用電量及透過網路回報資訊;還有「機械工程學」則讓學生學習有關機械人、無人駕駛車設計,以及人工智能等知識。

「學院一直鼓勵學生參加大型的國際比賽以擴闊視野,如兩年一度於澳洲舉行的『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這是雲集世界頂尖工程學生的國際大型比賽,IVE工程的學生以自行研發的太陽能車SOPHIE於澳洲完成3000公里的賽程,最後更以實力及團體精神擊敗多國對手,奪得2017年度CRUSIER CLASS的第4名,參與真實工程項目及大型比賽的經驗對學生來說絕對是一個寶貴經驗。」

IVE工程學生也會在最後一個學年參與實習。「每年有逾400間機構為學生提供超過2000個實習機會,學生有機會到中華電力有限公司、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大型顧問公司、承辦商或中小企實習,讓他們取得實戰經驗,同時亦可探索事業發展的興趣。」他強調,不少實習表現良好的學生已獲僱主繼續聘用。


建造業應用BIM技術已是大勢所趨,學院亦加強 「建築科技及設計」課程學生在有關方面的培訓,以迎合智慧城市人才所需。

不同工程範疇畢業生出路廣

電機工程:可任職助理工程師等職位,從事電氣服務、電力工程、智能系統設計、能源審計和管理等工作。

電腦及電子工程:可投身通訊工程、智能電子及電腦控制、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等相關行業,擔任助理工程師。

建築科技及設計:可任職於室內設計/建築師事務所、物業發展/建築公司、政府部門等,擔任督導、管理及技術職位,例如:助理室內設計師、建築助理、統籌主任、助理BIM經理等。

機械工程學:可從事助理工程師、技術主任等職位,從事工程產品設計,自動化系統,人工智能及機器人技術等相職位。

(畢業生平均起薪點:接近15,000元,部分畢業生月薪可高於20,000元)

IVE工程

查詢電話:2436 8380

網址:engineering.vtc.edu.hk

Facebook/Instagram:IVE Engineering

更多詳細及其他精彩內容:《JUMP @working lif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