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專輯】
儘管香港面對出生率下降和適齡兒童減少等挑戰,但本港對幼兒教育的需求依然持續,尤其在支援特殊教育需要(SEN)及非華語(NCS)兒童方面,對人手一直有需求。香港教育大學(下稱「教大」)幼兒教育學系開辦「幼兒教育高級文憑」及「幼兒教育文憑(支援非華語兒童的教學)」課程,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與豐富的實踐機會,並融入資訊科技與多元學習等元素,拓闊學生視野,冀培育新一代幼教專才,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3名教大畢業生及學生致力結合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分別朝向幼師、小學老師,以至教育管理等方向發展,足見幼教行業的多元發展和無限潛力。
如何培育孩子成長,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幼兒教育涉獵範疇廣泛,其所傳遞的知識與價值觀,是影響孩子成長發展的關鍵。—教大幼兒教育學系「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主任胡婉姍
幼兒教育高級文憑
培訓幼兒教育新力量
「政府對幼兒教育的投資與支援持續增加,令業界對具專業資格的幼師需求不減反增,尤其是SEN及NCS學生對專業支援的需求日益提升。」在2023至24學年,本港有逾11,700名幼教工作者,當中約98.5%具幼兒教育證書或同等資歷,其中修讀幼兒教育高級文憑是入行的基本門檻。

受出生率減少及移民潮等因素影響,近年幼稚園學生人數正在下跌*。胡婉姍說,以上挑戰雖對幼稚園的營運造成壓力,但香港對幼兒教育的需求依然穩定,尤其在支援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SEN)及非華語(Non-Chinese speaking, NCS)兒童方面,對具備相關專業資歷的幼師的需求持續上升。
*根據教育局參考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推算,居港3歲適齡入讀幼稚園的人口由2024年3.84萬將跌至2026年2.99萬,展望2028年回升至3.61萬。
畢業生獲取四項專業資格
為應對以上挑戰並培養兼具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幼教人才,教大開辦「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內容涵蓋幼兒發展、課程設計、教學策略、SEN支援、NCS教學、資訊科技應用等,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畢業生可獲取四項專業資格,包括可申請註冊成為合資格幼稚園教師和合資格幼兒工作員、具備擔任幼兒中心主管的專業資格,並等同完成社會福利署認可的一年制在職特殊幼兒工作訓練課程。這些資格均有助提升畢業生的職場競爭力,以及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職業發展路徑。

胡婉姍表示,課程以培養實戰型幼兒教育人才為核心,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生須於兩年間前往不同幼稚園或幼兒中心進行教學實習,親身體驗與幼兒相處及教學的實際情况。」因應數碼化發展及疫後教學模式轉變,課程亦融入資訊科技應用,例如影片製作、線上教學等。「我們期望學生能靈活運用科技,如製作電子學習資源、運用視訊教學等,以提升教學效能。」她補充,為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教大鼓勵學生參與海外交流,過往他們曾赴內地、韓國、日本、台灣、澳洲、德國等地進行學術交流、參觀及語言學習。
行業前景廣闊 本港與大灣區機遇並存
胡婉姍表示,教大幼兒教育高級文憑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一向十分受僱主歡迎。許多學生在實習期間表現優異,畢業後即獲聘為全職幼師(薪酬20,000多元起,因應機構而定),或由教學助理職位做起。除了本地工作機會,亦有畢業生選擇赴大灣區發展,負責教授香港課程,擁有良好的事業前景。

展望未來,胡婉姍認為幼兒教育行業發展潛力仍然龐大。「即使社會環境變遷,幼教的重要性不會減少,反而隨着教育政策變革及家長對優質教育的追求,對專業幼師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她鼓勵有志從事幼教的年輕人,透過修讀高級文憑或更高學歷課程,裝備自己以迎接挑戰。「學生可循『2+2+1』升學路徑,即完成2年『幼兒教育高級文憑』後,以高年級入讀教大2年制本科課程,深化幼兒與家庭研習、行政管理、心理學、特殊教育等範疇,畢業後可再修讀1年碩士課程,進一步提升專業競爭力。」
畢業生分享
從學習到實踐 進修為未來事業鋪路
梁穎欣(Candy)
背景:DSE畢業於2023年修畢教大「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畢業生→現正就讀教大「幼兒與家庭研習榮譽文學士」課程二年級

幼兒教育不僅關乎孩子的成長,更是一門講求熱誠與專業並重的職業。Candy(右圖)性格開朗、細心,自中學起對幼兒教育產生濃厚興趣。她透過學習幼兒心理學及參與義工服務,逐步確立了投身幼教事業的志向。
培養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
學習做好家校合作
Candy於第一年在幼稚園實習,第二年則有機會到幼兒園,接觸不同年齡層的學童,從而獲得更全面的教學經驗。課程強調小組合作,培養了她的團隊協作與溝通能力,這些技能對幼兒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拾級進修 目標從前線跳至教育管理
「於學習期間,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加上近年教育局強調『家校合作』,老師在教學以外,還需與家長保持有效溝通,攜手促進幼兒發展。」
Candy在修讀高級文憑課程期間正值新冠疫情,導致實習模式大幅調整。「當時小朋友無法回校上課,老師需改為錄製教學影片或利用網上平台授課。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大挑戰,因為未能與幼兒面對面互動,需想辦法透過視像的鏡頭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完成課程後,她透過報讀高年級入學課程,現正進修「幼兒與家庭研習榮譽文學士」。談及未來發展,Candy希望擔任幼稚園老師,累積前線教學經驗,日後再視發展機會晉升至管理層,甚至涉足教育政策領域。她相信,透過不斷學習與實踐,能夠為幼兒教育事業貢獻更多力量。
培育多元文化教學人才
成非華語學童、家長與學校溝通橋樑
隨着香港社會日趨多元化,非華語(NCS)學童的教育需求持續上升。「幼兒教育文憑(支援非華語兒童的教學)」課程主任黎諾行表示,雖然香港整體出生率下降,但非華語家庭的學齡兒童比例穩定,「許多非華語家庭的孩子數量較多,普遍有幾兄弟姐妹,這正是非華語幼兒教育持續需求的原因之一。」他指,政府近年來也意識到這一趨勢,並加強了對非華語學生的支援,而這個課程由教大籌辦,並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及捐助,目標是培訓有效支援非華語學童的教學助理,推動教育共融。

文化回應教學 促進語言與文化適應
黎諾行表示,課程強調「文化回應教學」,導師除了教授幼兒教育知識,還強調融入非華語文化回應元素。課程設置了多個科目,包括「從生態角度理解兒童發展」、「在本地情景建立文化回應課室」、「擁抱以遊戲為基礎的學與教」,以及「在家-校-社區協作中促進公平與社會包容」等。「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科目,讓非華語學童在課堂中不僅學習本地文化,還能感受到自身文化的價值。」現時課程學生約九成為非華語背景,主要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及菲律賓等地。課程中還會了解不同文化的習俗,這對學生未來的教學工作很有幫助。

畢業出路廣泛 培養多元發展能力
黎諾行稱,實習方面,學生將在融合華語及非華語幼兒的課室中參與小組教學,並協助老師進行課堂活動。「我們鼓勵學生在實習時使用廣東話,因為這有助於非華語學童溝通,更好地掌握本地語言,融入主流社會。」課程設計兼顧語言需求,共設11個單元,其中6個以英語授課,5個以廣東話授課,以確保學生能夠適應本地教育環境,同時提升語言能力。
「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需要與本地教師合作,當中可能會因為文化差異而產生誤解。」為此,課程提供了相應的支援和溝通協調,幫助學生順利逐步適應並克服這些挑戰。

他續說,畢業生出路廣泛,許多學生選擇繼續升學,如教大的「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以深化專業知識。另一些則投身教育界,擔任多元文化教學助理或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童學習。此外,也有畢業生投身翻譯、社會服務等領域,展現課程對學生多方面能力的培養。
畢業生及學生分享
持續進修 努力實現教師夢
畢業生Ali Amara
背景:教大「幼兒教育文憑(支援非華語兒童的教學)」畢業→正修讀教大「幼兒教育高級文憑」

Amara在完成DSE後,選擇由「幼兒教育文憑(支援非華語兒童的教學)」起步,畢業後持續進修,現為「幼兒教育高級文憑」一年級學生。「我希望能夠繼續攻讀與教育相關的學士學位,未來成為一名小學教師。」為實現這一目標,她除了把握課程內的實習機會,更積極利用課餘時間參與教育相關的兼職工作,例如為學生提供補習服務,從而累積更多的教學實務經驗。
回顧她在「幼兒教育文憑」的學習經歷,Amara對課程中的幾門科目印象深刻,尤其是「Understanding Child Development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該科增強了她從生態學視角對幼兒不同發展階段的理解。此外, 在「Applying Technology in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Resources」中,讓她學會如何創作電子書提升學習效果。
Amara認為,課程提供的實習機會對學習十分重要,特別是在幼稚園的教學實習,讓她能夠直接與幼兒互動,並設計自己的教案,這大大提升了她的教學信心。
豐富教學資源 將科技與遊戲融入教育
學生Ahmed Eeman-Fatima
背景:DSE畢業→正修讀教大「幼兒教育文憑(支援非華語兒童的教學)」

早在中學時期,Eeman已對幼兒教育深感興趣,她通過義工服務與這方面結緣,曾組織不同的幼兒遊戲與活動。她深信幼兒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深遠,因此希望能在這一領域發揮專長,幫助孩子發展潛能。「選擇教大,是因為這裏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能為我打開幼兒教育的大門,實現理想。」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Eeman,笑言自己的廣東話比英文更流利,在學習過程中,她對支援幼兒語言發展產生濃厚興趣,像「Supporting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Non-Chinese Speaking Children」一科,讓她掌握引導非華語兒童學習語言的技巧,對未來的教學工作很有幫助。
「我曾在DSE選修資訊及通訊科技(ICT),加上現時課程中的IT科目,讓我學會如何利用電子遊戲輔助教學,進一步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她計劃畢業後持續進修至學士資歷,日後成為幼師或從事教育工作,陪伴他們成長。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
查詢電話:2948 6368/2948 6874
電郵:ece@eduhk.hk
網址:https://www.eduhk.hk/e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