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Creative

浸大文學院結合學習、專業實踐與多元體驗 培育人才 靈活應對「疫」境 探索無限可能

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的衝擊,考驗人們的靈活度、適應、解難和創新能力,該如何沉着應對「疫」境呢?香港浸會大學(下稱「浸大」)文學院開辦了多個學士課程,結合學習、專業實踐與多元體驗,着重文化意識和跨文化認知、創意及批判性思考等訓練。學生既能掌握職場軟硬技能,亦培養出良好人文素質,無論環境順逆, 都能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 3 名畢業生: 林樂文(Avis) 、徐詩穎(Blanche)、及黎曜銘,分享了他們在文學院難忘又充實的學習經歷,如何令他們在「疫」境中繼續譜出精彩的人生規劃與事業藍圖。

浸大文學院已成立60年,一直透過課堂 所學、專業實踐與多元體驗,助畢業生 掌握職場軟硬技能,為日後立身處世作 好準備,懷着信心應對未來的挑戰。
浸大文學院已成立60年,一直透過課堂所學、專業實踐與多元體驗,助畢業生掌握職場軟硬技能,為日後立身處世作好準備,懷着信心應對未來的挑戰。

 

浸大文學院已成立60年,一直透過課堂所學、專業實踐與多元體驗,助畢業生掌握職場軟硬技能,為日後立身處世作好準備,懷着信心應對未來的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或影響部分學生升學選科的決定,對人文相關學科的興趣更見濃厚。浸大文學院院長兼人文學講座教授樂美德教授(Prof. Mette Hjort)闡釋:「疫情所帶來的挑戰,帶動人們對文學及人文領域的興趣日益濃厚。這不足為奇,因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讓我們上了重要的一課,從中汲取了很多教訓,特別是文化和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畢竟,病毒在任何特定國家範圍肆虐,都與文化信念,以及社區是否願意從別人最佳方法中學習、借鑒經驗的程度有莫大的關係。」

浸大文學院院長兼人文學講座教 授樂美德教授(Prof. Mette Hjort)
浸大文學院院長兼人文學講座教授樂美德教授(Prof. Mette Hjort)

樂教授續稱,文學院提供一系列設計完善的課程,助學生面對當前和未來的挑戰。「這些課程着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對跨文化理解的基本技能,是現今社會及職場十分重視的技能。」3 名文學院本科課程畢業生:Avis、Blanche及黎曜銘,在浸大有何難忘的學習經歷及得着呢?他們如何善用大學時期,為個人職涯發展探索更多可能?

Avis:裝備不同專業寫作技巧 投身職場一展實力

Avis曾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實習,令她獲益良多。圖為她實習時所做 的專訪。
林樂文(Avis)

現况:浸大「創意及專業寫作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應屆畢業生

DSE過後,Avis升讀了應用中國語言相關自資學士課程,完成首年課程後,循非聯招途徑入讀浸大「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首年可自由選科,可選讀文學院或跨學院的科目,有助探索個人興趣及日後發展路向。」她鎖定以創意及專業寫作為主修科。

圖為Avis(長髮者)及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同 學參加「文藝混作」實驗教學課程,在浸大善衡 校園籌備有關展品《2m³》時的花絮。
圖為Avis(長髮者)及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同學參加「文藝混作」實驗教學課程,在浸大善衡 校園籌備有關展品《2m³》時的花絮。

她認為4年的學習生涯十分充實:「指定閱讀的文本頗多,功課量亦大,卻是很好的磨練,能打穩不同專業寫作技巧的根基!」為測試個人實力,她去年參加了「城市文學獎2020」比賽,以作品〈髮淒〉榮獲小說(大專組)亞軍。

寫作非閉門造車 工作實習、交流活動豐富學習經驗

Avis曾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實習,負責統籌活動、撰寫社交媒體貼文、搜集及整合資料等;另參加了人文及創作系與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合辦的「文藝混作」
實驗教學課程,「我負責籌辦創作展覽開幕禮,亦與清華學生一同參加文化活動,如到彩虹邨實地考察兼一起創作。過程中讓我感受到寫作非閉門造車,藝術亦非難以接近。」上述經驗能讓她應用所學之餘,亦發掘出統籌活動的興趣,並培養出與人協作、溝通等軟技能。

Avis曾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實習,令她獲益良多。圖為她實習時所做 的專訪。
Avis曾到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實習,令她獲益良多。圖為她實習時所做的專訪。

剛畢業的她,已報讀文化管理相關碩士課程,以及人文及創作系的哲學碩士課程(以兒童文學為研究題目),正等候申請結果;同時尋找資料搜集、社交媒體內容管理、媒體編輯等兼職工作,長遠希望能任職出版社,以兒童文學作家為目標。

文學院重體驗實踐 提供豐富實習機會

除了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浸大文學院亦提供多元而豐富的實習機會,合作機構包括:

•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

• 香港文化博物館

• 平等機會委員會

• 香港國際文學節

• 三聯出版社

• 商務印書館

Blanche:宗哲倫訓練批判性思考、心思細膩度 助開展文化事業

徐詩穎(Blanche)

個人簡介:浸大「宗教研究(榮譽)文學士學位」(現稱「宗教、哲學及倫理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2017年畢業生。現職M+博物館教學及詮釋策展助理。

對宗教如何影響人類生活尤感興趣的Blanche,完成「文學士(榮譽)學位」首年課程後,選擇以宗教研究為主修科。宗教研究有別於神學,着重訓練同學的批判思考能力、分析技巧,透過比較不同宗教及哲學傳統,深入理解人性,並且連繫到社會文化議題上。

她分享,曾參加學系舉辦的歐洲交流團,了解到宗教對歐洲的影響,隨團老師更介紹有關藝術品、教堂建築的特色,擴闊了她的藝術視野,畢業習作更以基督教藝術為題呢!

加入M+博物館 從義工、實習生到全職

對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工作感興趣的Blanche,於大學時期,擔任了「M+夏令營」義工,畢業後擔任了半年兼職特別項目統籌, 實習策展;兩年前正式入職教學及詮釋策展助理,負責籌辦青少年活動,助他們發掘創意藝術潛能。

Blanche於大學時期已決心加入西九文化區M+博物 館,從義工、兼職,以至畢業後全職工作。圖為 「M+夏令營」參加者在運動場內玩遊戲。(圖片由 M+博物館提供)
Blanche於大學時期已決心加入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從義工、兼職,以至畢業後全職工作。圖為 「M+夏令營」參加者在運動場內玩遊戲。(圖片由 M+博物館提供)

M+博物館大樓預計今年年底開幕,她現時需兼顧籌備公眾活動,目標對象為社區中不同群組,且需與不同部門同事合作,考驗她的溝通協作、組織、管理等技巧,過往所學派上用場。「疫情下,籌備活動的考慮要更周詳,務必提高個人警覺性、靈活性和應變能力,以迅速應對突發或緊急事情。」

Blanche(前排右五)透過參加歐洲宗教文化考察之 旅,有機會觀賞與宗教有關的藝術品、教堂建築,不 禁令她大開眼界!
Blanche(前排右五)透過參加歐洲宗教文化考察之旅,有機會觀賞與宗教有關的藝術品、教堂建築,不 禁令她大開眼界!

雙軌收生制 升學選擇更靈活

Avis與Blanche選報的「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採用聯合收生,學生可在一年級下學期選擇主修(中國語言文學、創意及專業寫作、英國語言文學、人文學、宗教、哲學及倫理,或翻譯學)。此措施可以減少學生在選擇大學課程時的迷惘。為提供更多課程選擇給學生,文學院自2020年起採用雙軌收生制,DSE考生可同時申請聯合收生和獨立收生課程。課程詳情請參閱下表。

黎曜銘(黎Sir):從教學到寫作 讓創作離不開生活

黎曜銘(黎Sir)

個人簡介:浸大「中國語言文學文學士(榮譽)學位」課程2007年畢業生。修畢「學位教師教育文憑」(PGDE)課程後,投身中學教師行列,現任教中文科、宗教倫理科)及擔任輔導主任(支援SEN學生)。公餘時,他寫詩、寫劇本、寫藝評、寫散文及寫歌詞等,滿足個人興趣。

酷愛寫作的黎Sir,中學時期於浸大寫作比賽中獲獎,有感浸大校園創作氣氛濃厚,遂聯招時以中國語言文學為首選,並順利入讀。課程讓他有機會修讀現代小說、散文、新詩寫作等,還有參加文學院及學系舉辦的活動如「周耀輝歌詞創作班」等,他指,於浸大的學習生活,為他埋下多元創作的種子。

現職中學教師的黎Sir,會採用多元教學 策略,以提升教與學成效。
現職中學教師的黎Sir,會採用多元教學 策略,以提升教與學成效。

提升文化素養 埋下多元創作種子

當年黎Sir視陳偉強教授為榜樣,矢志投身教育行業,至今已入行10年,曾獲多個教育獎項,包括敬師運動委員會的「表揚老師」、優秀教師選舉的「優秀教師(教學組)」等。他分享,在教學時可滲入創作元素,有助提高課堂的互動性,令學生更投入。「舉例說,教授肖像描寫時,可加入戲劇教學元素,讓學生代入角色。」

黎Sir(前排右三)公餘時埋首不同類型的創作,珍惜每一個發揮所長的機會。 圖為他的編劇作品《初三》於2018年獲香港話劇團採用及搬演。
黎Sir(前排右三)公餘時埋首不同類型的創作,珍惜每一個發揮所長的機會。 圖為他的編劇作品《初三》於2018年獲香港話劇團採用及搬演。

他認為創作離不開生活,故一直進行多方面寫作、創作,以及參加相關公開比賽,希望能滋潤生命。近作《窿》已於4月在普劇場進行公開圍讀,短期內還有2、3個劇場編劇項目(戲劇、改編小說等)。

取得教師資格3個途徑

浸大文學院提供多項途徑,讓有志成為本地學校教師的學生取得資格:

• 修讀文學院開辦的5年制雙學位課程——「英國語言文學文學士及英語教學教育學士(榮譽)學位」課程,取得政府認可的專業英語教師的資歷。

• 申請浸大教育學系的「Diploma in Education (2+3)」計劃,在大學第三年同期修讀本科課程及教育文憑課程(可選專修:中文或音樂等),多讀一年便可取得本身學位及教師資格。

• 畢業後進修PGDE課程,浸大文學院的博雅教育定必有助學生獲取錄。

畢業生出路多元化 就業或深造機會均有保證

去年,浸大畢業生就業率逾80%,而文學院宗教、哲學及倫理系畢業生近數年的就業率更均接近100%。浸大畢業生們多任職於工商界及教育界,平均起薪點逾17,000元。另外,近一成浸大畢業生則選擇負笈深造,文學院畢業生屢獲世界頂尖學府取錄,包括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等。

為滿足學生興趣及市場需要,音樂系於2019/20學年增設「創意產業音樂學士(榮譽)學位」課程,提供「電影、電視及電子遊戲音樂創作」及「流行音樂表演及創作」兩門專修。

浸大文學院學士課程多元化

作育英才六十載,浸大文學院共設有7個部門(中國語言文學系、英國語言文學系、人文及創作系、音樂系、宗教及哲學系、翻譯、傳譯及跨文化研究系,以及語文中心),畢業生於教育、服務、傳播及商業等不同界別發揮所長。學院開辦了以下教資會資助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

查詢電話:3411 7197

網址:https://artsbu.hkb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