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不同城市的政府、大專院校近年積極推動創科發展,培育初創企業,鼓勵師生團隊把研發成果商品化,帶來社會及經濟效益。朗思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在這樣的氛圍下孵化育成,以自主研發和生產超高靈敏度氣體傳感器,可應用於工廠的安防監測、城市管線氣體泄漏監測、路邊廢氣監測、樓宇通風,甚至早期疾病診斷等不同領域。科研背景團隊要實踐創業夢,有哪些注意事項?欲到大灣區發展事業的香港年輕人,要做好哪些準備呢?7大創業就業注意事項你要知!

文:駱丹、麥懷欣 圖:陳國良、受訪者提供
已參加國內外大小創業比賽超過20個的朗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本地初創企業,主力從事污染氣體檢測業務。她由科研團隊出身的中大任偉教授和許可博士於2019年共同成立,憑着嶄新的激光光譜技術結合人工智能演算法,可採集多種目標氣體的實時數據,為客戶提供客制化的超高靈敏度多組分氣體傳感解決方案及系統。有關技術已獲大灣區多間工廠及能源企業(如電廠)等採用,香港則以試點為主。
港初創:氣體檢測應用廣 提供客制化服務
有關技術亦可應用於舊樓檢測空氣流通情况,朗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朗思」)首席運營官陳思捷(Sigrid)分享,企業成立不久卻遇着新冠疫情「來襲」,研發團隊遂與理大合作,整合原有技術,改裝儀器的氣體檢測模組,打造了首台測量香港舊樓宇室內通風換氣能力的傳感器,用於追蹤病毒氣溶膠分子的流向,已於2020年9月交付使用器。

隨着朗思產品在能源和工業領域的應用日趨成熟,團隊正着力研發醫療產品,主要針對人體的呼氣分析,用於非入侵性的早期疾病診斷;未來希望能為建構智慧城市出力。
港深兩地設辦公室 增聘人才應付業務發展
朗思在香港科學園和深圳前海均設立了辦公室,合共約有25名員工,當中營運團隊有4人,其餘為研發人員。Sigrid說:「香港是科研聖地,工作團隊較偏向於前期研發;前海是香港和大灣區、內地市場連接的重要一環,深圳辦公室作為一個轉換的中心,主要負責對接內地客戶、儀器調試和維護。」

因應業務發展的需要,朗思仍需招聘人手,主要透過獵頭公司、內部推薦、招聘網站、校園宣講招聘途徑。如現正招聘高級光學設計工程師、高級電子工程師、熱設計工程師和LabView軟件工程師的職位。
「90後」港青:大灣區就業前景廣闊 由深圳起步
於北京師範大學修畢本科課程,主修漢語言文學專業的Vincent,及後於澳洲國立大學進修了會計碩士課程。立志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的他,自2020年8月畢業後,透過內地各大招聘網站投簡歷。惟疫情下求職格外不易,一直未能找到心儀的工作。

去年3月他經勞工處網頁看到「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介紹,得知參加者的待遇高於一般內地畢業生的起薪,且工作內容亦符合其職業規劃,遂決定參加計劃,成功通過面試於4月入職朗思傳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擔任營運助理,負責公司的人力、行政和財務工作。
他當初選擇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主要是了解自身優勢,雖在香港長大,但學習和實習經歷讓他更了解內地的制度和工作環境;以及大灣區內地城市為年輕人提供的扶持較多。
廣東省政府、前海政策補貼多 減輕生活成本
前海政策對港澳青年創業及全職就業推出了很多優惠政策,除了企業有創業資助和場地租金資助外,對員工個人也有一次性獎金、交通補貼和人才房優惠等。根據廣東省政府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生活補助,連同受惠於前海政策,Vincent每年可領取3600元(人民幣,下同)的交通補貼;每月可領取深圳市政府補貼1000元、前海區補貼1000元,為期18個月至該計劃結束。而一次性補貼是依據學歷分等級派發的。他還成功申請人才房,即類似酒店的小公寓,約20平米的空間,五臟俱全,月租2200元(水電網費用全包)。「前海政府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園區內還設有食堂呢!園區外也有人才房予以申請,面積較大,租金低於市價,每月約3000至4000元,不過距離相對較遠。」
儘管在深圳生活處處方便,然而Vincent稱,如需網上預約和認證暫時只接受內地居民身分證,無法使用港澳通行證,因此要先按流程申請居住證。距離「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結束尚有數個月,他希望能繼續留在朗思工作。
實戰知多啲
過來人分享:大灣區創業就業7大注意

大灣區擁有龐大的市場、較低的營商成本和人才匯聚者等優勢,成為不少港人創業就業的理想平台。然而對於科研出身的創業者而言,大多缺乏營商知識,為創業過程增添了不少挑戰。有志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開展事業者,如何做好準備?Sigrid及Vincent分享以下心得:
【大灣區創業篇】
1 如何辦理創業手續?
計劃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的港人,除了要了解內地的政務、法務、稅務等標準之外,亦要掌握辦理創業手續。深圳有很多第三方外包服務公司,從公司註冊開始提供一條龍服務,大約只需2000元(人民幣,下同)。Sigrid則是一步步摸索出來的,通過主動致電諮詢相關部門,了解申請程序流程、辦理時間、需提交的資料及文件。
2 如何解決資金?
初創企業需大量的研發資金支持,其中政府類的資助項目款項,從申請到撥款需時數個月至一年不等,因此企業進行資金成本規劃時,要先評估企業的整體財務能力,並預留足夠時間。Sigrid建議可考慮參加創業比賽,既可直接對接投資者,有機會獲得豐富獎金;資深評審亦會提供各種建議或在搭建聯絡渠道、投資等方面提供支援。成立至今,朗思已參加國內外大小創業比賽20多個,如去年10月憑「朗思—激光精確感知氣體世界」項目獲得2021深圳「逐夢盃」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畢業生組最高獎50萬元。
3 如何招攬人才?
Sigrid不諱言,初創企業偏於招募有經驗的技術人才,提供給應屆畢業生的崗位不多,故人才成本較高,務必找到項目資助,並了解不同資助項目的限制條件,如「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要求招聘對象需是2019至2021年的大學畢業生,這些也要在招聘廣告上註明,以防增加篩選的工作量。內地也有類似的資助項目,如「啟明計劃」等。
【大灣區求職就業篇】
1 行業決定城市選擇
大灣區不同城市各有獨特優勢及不同定位,宜先確定在哪個行業發展,有助選擇合適城市。
2 內地起薪較香港低,宜做好心理準備
建議可透過政府資助計劃尋找工作,除了薪酬待遇外,還會給予港青衣食住行方面的資助和支援,如定期舉辦科學普及、內地法務、稅務、五險一金等制度規定的講座,有助加快融入內地生活圈。
3 提升普通話水平
於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工作,接觸的客戶及供應商大多使用普通話,文件也使用普通話書面語。於日常生活中,深圳也普遍使用普通話。
4 把握到內地實習的機會
在校生應善用時機,到大灣區內地城市或其他內地城市的企業當實習生,有助測試自己是否適合到內地發展及提前適應內地的生活。正如Vincent本科畢業後在北京民企的人力資源崗位實習了半年;碩士期間在內地會計師事務所實習了3個月,這些經歷豐富了他的求職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