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Education Career Expo

新一代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人才出路廣 提升決策及解難能力 新思維助各行各業應對未來變化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專輯】

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任何人都不能獨善其身。響應節能減碳、關注公共衛生等已是世界趨勢,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有賴各持份者的參與,互相分享知識、傳承經驗和攜手合作,共同應對環境危機和挑戰。

香港浸會大學開辦的「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致力培育學員的決策及解難能力、國際視野,並以嶄新思維為可持續的未來而出力。歷年來已有逾600名畢業學員,在各行各業擔當環境管理、公共衛生、食物安全及職安健等不同範疇的工作,將所學發揮,為社會、為環境問題出力。

愈來愈多人意識到地球面對的環境問題,希望能以行動與改變,為協助紓緩氣候變化出一分力,此趨勢亦帶動更多有心人進修相關課程。其中香港浸會大學(下稱「浸大」)的「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報讀人數逐年增加,近年平均3人競爭1個學額;而近年本地兼讀制學員人數也持續上升,浸大生物系高級講師、擔任此課程主任的鍾姍姍博士估計,與政府投放更多資源在公共衛生政策不無關係。


▲「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會為學員提供多元化的實地考察及參觀活動,如過往曾參觀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食品製造廠,以及米埔自然保護區及周邊的后海灣濕地等,有助把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情況融合之餘,亦能讓學員了解職場現況,及早適應日後的工作環境。

報讀人數持續增 平均3人爭1學額

她提醒,有意報讀的人士要清楚自己報讀的原因。「我們希望能夠培育更多為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才,因此十分着重了解申請者報讀的原因及想法。」課程歡迎不同背景的人士報讀,如現職相關工作者更可獲優先考慮以及申請獎學金或助學金。

環境及公共衛生涉及的範疇很廣泛,上述課程圍繞4大學習內容,包括:環境管理、公共衛生、食物安全及職安健,並透過跨學科的教學模式和思維,把管理技巧與科學中的環境資源管理和維護公共健康理念互相結合,讓學員把所學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於工作及日常生活中。


▲浸大生物系高級講師、「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主任鍾姍姍博士

課程涉4大範疇 跨學科學習與時並進

鍾博士續說,環境及公共衛生與社會需求息息相關,課程會因應市場的變化新增更多學習內容,務求做到與時並進。她以美國總統特朗普確認美國退出聯合國《巴黎氣候協議》為例,單是一個國家的政策決定,已對全球氣候轉變影響深遠,課程會不斷加入和更新國際及本地的相關時事議題,協助學員進行思考與討論,以提升學員的國際觀及分析等能力。

又如「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一科,今年新增了ISO 45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系統(OHSMS),「這是2018年正式推出的國際新標準,明確界定最高管理者於職業安全衛生管理中的職責和權限,有助更有系統地保護員工及其他人的健康及安全。」


▲「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會為學員提供多元化的實地考察及參觀活動,如過往曾參觀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食品製造廠,以及米埔自然保護區及周邊的后海灣濕地等,有助把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情況融合之餘,亦能讓學員了解職場現況,及早適應日後的工作環境。

不同機構實習拓視野 畢業出路廣

課程學員更有機會參與機構實習,累積工作實務經驗,2019年便有兩名學員成功入選,到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內瓦總部不同部門當實習生。鍾博士說,課程還會為學員安排各類型的參觀及交流活動,如過往曾參觀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食品製造廠、不同的環境管理設施等,對學員了解相關行業的實際工作環境不無幫助。

歷屆課程畢業學員出路廣泛,包括任職政府部門(如食環署、環保署、衛生署)、非政府組織(NGO)、環保團體、食品安全企業、環境顧問公司等。她以2018年為例,逾半畢業學員於畢業兩個月內已找到相關的全職工作。

她補充,即使近期飲食業市道疲弱,然而食物安全及衛生問題與人命健康攸關,故市場對相關人手仍有一定渴求。


▲「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會為學員提供多元化的實地考察及參觀活動,如過往曾參觀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食品製造廠,以及米埔自然保護區及周邊的后海灣濕地等,有助把課堂所學知識與實際情況融合之餘,亦能讓學員了解職場現況,及早適應日後的工作環境。

課程開辦逾10年 畢業學員難忘學習體驗 獲益良多

「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已開辦了10多年,吸引了超過600名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士入讀。畢業學員Janet、Ricki、Grace及Becky,有何難忘的學習經歷?過程中又有什麼啟發呢?

Janet:課程實用性強 學以致用

Janet,浸大「中國研究社會科學學士」課程畢業生,及後投身本地環保團體。去年修畢兼讀制「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現職環保團體助理項目發展經理,主力向公眾推廣環境教育。

大學畢業後,Janet投身本地環保團體工作數年,有感「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課程符合她的個人興趣及與工作相關,遂決定報讀。「課程的科目內容與我現時的工作關係密切,所學技能實用性強。如課程會深入探討現行的環保政策,當我要到不同企業進行環保審計時,便能以更精準的數據及信息反饋給企業客戶,亦能提供更有效的改善建議。」

Janet表示,課程所涉及的範疇廣泛、內容豐富,除了環境管理,亦有她不太熟悉的公共衛生及職安健範疇,相信有助她拓展未來事業。「我的畢業論文題目為海洋垃圾,在籌備及撰寫過程都極具挑戰性,幸得到教授從旁協助,從接觸受訪者、設定問卷到分析數據等,讓我獲益良多。」

作為兼讀制學員,平日需兼顧工作的她不諱言,課程學習時間緊湊,必須做好時間管理,才可在有限時間內把所學融會貫通,應用到實際工作上。


▲畢業學員Janet

Ricki:食物安全與環境管理環環相扣 參觀交流活動開眼界

Ricki,美國註冊營養師,去年修畢兼讀制「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現職本地食品公司,為醫療機構設計餐單及準備膳食。

作為一名註冊營養師,Ricki以往專注於食物營養及安全,對環境管理等範疇認識不深。於美國修畢營養學課程,回港近10年的她,現於本地一間食品公司工作,主要負責為醫療機構作餐單設計:「食物與環境是環環緊扣的,環境污染對食物安全的影響甚深,營養師不能單以食物營養角度出發,還要考慮食物的安全和對環境的影響。」

自修讀「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Ricki直言在設計餐單時考慮更多,如在選擇食材時,會盡量選擇重金屬、受殺蟲劑污染風險較低的食材,亦會把低碳納入考量條件,盡可能選用本地食材,減少運輸過程中消耗的能源及減少排放二氧化碳。

求知欲強的她,非常欣賞課程提供許多參觀考察的機會。她分享,「綜合廢棄物管理」一科,內容不乏垃圾回收及廚餘回收,導師會安排同學參觀九龍灣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見到整個廚餘回收的過程,包括堆肥、厭氧消化,以穩定有機廢物轉化成有用的堆肥產品和可回收能源的生物氣,令我大開眼界。」

Grace:跨學科學習增知識領域 培養環境管理興趣

Grace,於澳洲修畢營養學課程,2009年回港工作。去年完成兼讀制「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現時於本地食品公司品質監控部門任職,主要負責食物安全的相關職務。

Grace投身食品行業至今約10年,為了擴闊眼界,決定修讀採用跨學科教學模式的「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課程,希望掌握更多食物安全以外的知識。她認為,課程涉獵食物安全、環境管理及公共衛生等不同範疇的知識,對她現時的工作有一定的幫助。

「如『食物質量、法例及安全管理』一科,談及不同法規、細菌、營養標籤等;又如『公共衛生管理』一科教授傳染病的知識,這些對我進行餐廳食品安全檢測時幫助甚大,能讓我制定更詳細的培訓及指引給前線同事。」

對Grace來說,在修讀課程初期,學習挑戰主要在於環境管理的內容部分,因牽涉很多的專有名詞和理論,需要花較多時間研讀和理解。不過,修畢這個課程後,她培養出對環境管理的濃厚興趣,並相信憑着課程所提供的全面訓練,有利日後的事業發展。

Becky:從小關注環保議題 以教師為目標傳承知識

Becky,2018年修畢浸大應用生物學理學士 (榮譽) 課程 (環境科學專修),隨即以全日制形式,完成「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對生態環境及政策深感興趣的她,希望能成為中學教師,把知識傳承給下一代。

由中學開始,Becky在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下漸漸明白環保的重要性,從此非常關注各地區的環保議題,大學亦主修環境科學,希望進一步了解香港的生態環境和環境政策。

大學四年級時,她已決定向有關方面繼續進修,繼而報讀「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課程。「環境管理的課題對我來說比較熟悉,但學習內容更深入,教授的功課大多是開放式,需要靠自行摸索和學習,更講求自學能力。」對於過往未曾涉足的公共衛生管理範疇知識,如職業健康和食品安全,她需花大量精力來完成課業,然而卻有良好的學習體驗。

Becky認為,這個課程能讓她增進環境管理和公共衛生管理兩大範疇的知識,而專門的技能訓練有助她日後的職場發展。以中學教師為目標的她,希望能把掌握到的生物和環保知識傳承給下一代,就像她的中學啟蒙老師一樣,以生命影響生命,提升新一代的環保意識。

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

課程簡介 • 內容着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健康管理技術和風險管理

• 除傳統環境問題外,亦會探討經濟、法規和政策、管理技術、社會和道德價值觀、健康風險分析和保護環境之間的關係

入學要求 • 持有認可大學或大專院校頒授的學科學士學位;或獲得高級文憑並擁有5 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或持有同等學歷證書

• 如修畢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習語言是非英語,需達到指定程度的英語能力(如IELTS取得6.5 分)

修讀模式 全日制(1 年) 或兼讀制(2 年)
授課語言 英語
課程內容 必修科:環境管理原理、公共衛生管理

選修科:可持續發展管理系統、水土資源管理、綜合廢棄物管理、環境監測與公共衛生防護研究方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碳及能源管理,以及食物質量、法例及安全管理

課程結構 需完成27 個學分:2 門必修科(6 學分)、5 門選修科(15 學分) 和學位論文(6 學分)
課程支援 設有免費英語課程,以改善學員的撰寫論文技巧;另有針對非理科背景學員而設的適應課程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

查詢電話:3411 7746

網址:ephm.hkb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