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後是傳統的求職跳槽旺季,現正舉行的「第32屆教育及職業博覽」,參展機構當中,包括公私營機構、教育機構和專業學會等。當中多個政府部門如警務處、海關、懲教署及入境事務處等更會在場內進行招聘,有興趣的求職者可帶備 CV、學歷等文件,即場申請心儀職位,同時也可蒐集和了解更多職場和進修資訊,爭取不同的事業發展機會。JUMP祝願各位求職者和轉職者在面試人海中脫穎而出!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隨着香港和內地恢復通關, 加上政府大幅放寬防疫措施, 本地經濟活動邁向復常,為就業市場帶來正面影響。
「博覽」政府工 即場申請心儀職位
是次博覽有逾700家來自不同地區的升學機構、專業學會,政府部門及私營公司等參與,共提供2,800個就業機會;並一如歷屆設有「教育」及「職業」兩大專區,讓求職、轉職者及升學者蒐集各行各業的就業、進修及升學情報,發展多元技能,開拓更廣闊的出路。
當中參與是次博覽的政府部門包括:警務處、入境事務處、懲教署及海關等,以上部門除了會即場接收申請表及面試(部分職位)外,也會安排部門人員即場解答求職者的招募問題,更可即場遞交相關職位的申請表。以下是部分紀律部隊今年的招聘情况:
警務處:督察、警員及輔警 即時進行初步遴選
招募目標(2022/23)
見習督察:240名
學警:1350名
輔警警員:400名
過去三個財政年度,警隊每年平均收到超過4,500份投考督察及超過6,000份投考警員的申請。申請者當中約每25名申請人中有1人成功投考督察職位,以及約每10名申請人中有1人成功投考警員職位。
於2021/22財政年度,經公開招募程序而成功入職的見習督察,以及3成新入職的警員均擁有大學或以上學歷。投考者背景多元化,包括本地大專院校和海外回流的畢業生、各行各業在職人士及非華裔人士。
今年警隊於博覽攤位共有17個單位展示技能及裝備,包括警犬隊、機場特警組、爆炸品處理課、槍械訓練科、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等。現場並接受投考督察、警員及輔警人士的職位申請,並即時進行初步遴選程序(包括視力測試、量度身高及體重)。
相關文章:政府工|全年招聘政府職位名單一覽表(2022年更新版,附相關職位薪酬)
入境事務處:擁相同價值觀 服務社會抱負
招募目標(2022/23)
入境事務主任:130名
入境事務助理員:250名
新一輪入境事務主任招聘將於本年第二季展開,而入境事務助理員則全年進行。
入境事務處於2022年共收到4, 500份入境事務主任職位的申請,招聘程序仍在進行中;至於入境事務助理員職位,該處於2022年共收到8,400份申請,共聘請了190人。新一輪入境事務主任招聘將於本年第二季展開,而入境事務助理員則全年進行。
入境事務處發言人表示,投考者要有和該處相同的價值觀,亦要有服務社會的抱負。個人能力亦重要, 要善於溝通、有良好體格、對社會以至世界時事有敏銳觸覺。「考生亦應該審視自己的性格是否適合擔任相關的職務,而投考入境事務主任者更要具備領導才能及管理能力。」
相關文章:政府工|政府全職合約僱員數目整體減17.5% 今年度資助處增聘最多 每月額外人手開支約150萬元
懲教署:考生體能測驗失分較多 新增國安法測試
招募目標(2022/23)
懲教主任:50名
二級懲教助理:300名
懲教主任一般每年公開招募一次,二級懲教助理全年接受申請。
在遴選程序中,投考二級懲教助理人士須接受體能測驗、小組面試、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及最後面試。而投考懲教主任者除了需要通過以上的考核項目外,還要通過中英文寫作測試。
在二級懲教助理小組面試中,考生要以廣東話自我介紹一分鐘。懲教署發言人提醒,「考生事前應反覆練習,並突顯自己的優點。至於最後面試的提問內容則包括個人背景、部門資訊、情境題及社會時事等。」
考生失分較多的一般是體能測驗部分。「準備體能測驗項目時,可瀏覽官方網頁的正確示範和及格標準,而勤加練習, 包括仰臥起坐、俯撐取放、立地向上直跳。」其中二級懲教助理體能測驗評分標準由以往的計分制轉為只分合格與不合格;另近年考核內容取消了能力傾向測試,並新增香港國安法測試。
相關文章:聶德權:新入職公務員須完成國安法培訓 始通過3年試用期
海關:了解工作、部門背景 為面試作好準備
招募目標(2022/23)
海關督察:90名關員:200名
填補空缺及應付運作所需。
投考者須符合有關職位的學歷、語文要求外,在《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級/C級或以上成績試中要取得及格成績,並須通過體能及視力測驗。過去兩年海關督察的獲聘者均具備大學學歷;而關員方面,獲聘人士中超過4成亦擁有大學學歷。
遴選程序方面,投考海關督察者要經過小組討論、筆試、體能測試及遴選面試。至於投考關員者,亦要接受以上考核(除筆試外)。考生須在每項遴選程序獲合格分數才會獲邀進入下一階段的遴選。
海關發言人提醒,申請人應認識自己所投考的職位工作、了解部門背景及工作範疇,為面試作好準備。此外,考生面試時要細心聆聽考官問題,回答問題時盡量以簡潔、清晰,及有組織的方式回答。
鄰近地區另覓升學出路 擴闊眼界
近年愈來愈多港生考慮離港升學,繼而畢業後或考慮留在當地發展,以至移居海外/移民。博覽亦設4個教育主題日,聚焦歐洲、英國、法國及德國,介紹上述留學地點的入學要求、籌備留學須知等,計劃留學者不容錯過。
相關文章:學生、打工仔 做好部署 海外升學 + 發展第二事業 為移民鋪路?
離港升學3熱選:內地、新加坡、日本
英國、美國及澳洲等主流留學國家以外,鄰近地區如內地、新加坡及日本等亦深受不少港生的青睞。

內地升學3途徑 把握3月報名時機
“港生到內地升學主要可通過3個途徑,均是3月接受報名,切勿錯過時機!中港兩地已簽署互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有助認可院校畢業生銜接升學,並可應考部分專業試(如中醫執業資格試)、申請公務員職位等。”——學友社大灣區升學資源中心中心主任、註冊社工陳衍宗(陳Sir)
陳Sir表示,近年多了港生到內地升學,中六生以外,也有副學位畢業生,尤以選擇大灣區高校為甚。港生可通過以下途徑到內地升學:
1. 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簡稱「文憑試收生計劃」)
今年有132間內地高校參與,可依據DSE成績錄取港生,基本入學門檻是4核心科達「3322」;部分學科如體藝類專業,最低入學要求為DSE 4核心科達「2211」。此途徑收生透明度較高,提供學額、收生分數參考,亦可免卻額外考試。
2.港澳台僑聯招試
有300多間高校予以選擇,學生需應付入學試(一般每年5月舉行),考試科目共5科,中英數以外,另包括理工類或文史類,考試範圍有別於DSE,多以內地課程為藍本,需額外花時間溫習。優點是可以總成績計算,院校會按排名擇優錄取。若心儀院校沒有參加「文憑試收生計劃」會較適合此途徑。
3. 個別院校獨立招生
個別獲國家教育部批准的內地高校如深圳大學、暨南大學及華僑大學等可在香港直接招生,並可自設收生準則或入學試。以暨南大學及華僑大學為例,設有聯合招生入學試(3月1日起接受接名,5月考試),港生可選擇只憑入學試成績,又或放榜後以DSE成績獨立報考院校;若DSE成績不符合本科入讀要求,可透過修畢暨大、華大的預科班,再升讀本科課程。
陳Sir補充,學友社是「教育及職業博覽」參展機構之一,設有即場面談諮詢服務,解答參加者的升學及出路事宜。
部分鄰近地區報讀大學基本資料
新加坡高等院校需個別申請 預早考IELTS增保障
“報讀新加坡的高等院校需個別申請,現仍可趕及申請當地的公立大學、理工學院及藝術學院,大多2、3月截止申請,宜及早準備所需申請資料及文件;若申請私立大學,3月後便可申請。”——藍駿教育(Pioneer Education)營運總監、高級升學顧問戚威恒(David)
隨着疫情緩和,David以該機構為例,近期查詢新加坡升學事宜的人數大幅增加,主要為初中生,希望到當地升讀中二至中五;亦有些DSE考生計劃到當地升讀公立大學,冀入讀醫科及工程等學科;還有些學生打算在新加坡完成中學階段後到外國升讀大學,又或者考慮大學畢業後留在新加坡發展事業。他預計今年較往年赴星升學的港生數目會上升3成。
新加坡的升學途徑十分多元化,他指,港生可憑DSE成績升讀當地公立或私立大學。「考獲優良成績的DSE考生,可申請當地的公立大學,包括2023 QS世界大學排名分別排11、19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以NTU為例,入學要求以DSE 6科計算,4個主修科及2個選修科(選修科甲類高中科目)需最少達「444455」成績;若申請工程和大多數科學課程,則必須包括「數學科延伸部分」。
新加坡亦設有公立理工學院,提供專業文憑課程,海外生同樣可申請當地政府的學費津貼、畢業後可升讀當地的公立或私立大學,然而需花3年才能取得專業文憑學歷,故較少港生會選擇。

若DSE成績平平或某些學科(如中文)未如理想者,他建議可入讀當地私立中學A-Level課程,並利用新加坡劍橋GCE A-Level考試成績報讀公立大學;亦可入讀當地的私立大學或海外大學新加坡分校。DSE成績強差人意者則可考慮入讀當地私立大學或海外大學新加坡分校的大專預備班課程,修畢後可升讀有關大學的學士學位課程。
申請新加坡的大學可用IELTS或TOEFL成績,David提醒:「IELTS成績只有2年期限,若擔心DSE英文科成績失手者,建議預早考IELTS會較有保障。」
留日日語水平較DSE成績重要 專門學校及大學須達N2以上程度
“投考日本的大學及專門學校,DSE成績僅供參考,故即使失意於公開試,也無阻赴日升學。然而投考人需達N2或以上日語程度,故不少留日生會先選擇入讀日語學校。”——Hello Japan留學部主管Eddie Lee
Eddie表示,近2、3年留日港人以18至30歲人士為主,其中高中/大專畢業生以升讀專門學校和大學為主要目標;此外,31歲至退休人士的申請個案亦明顯增加,大多是進修日語;另不乏大學畢業生欲赴日攻讀碩士課程。「將於今年4月入學日語學校、專門學校的人數已回復至疫情前。日圓匯率去年創新低,減低了留日成本,以及疫情緩和等利好因素,預計將有更多港人計劃到日本升學。」
到日本升學,先入讀日語學校(每年1月、4月、7月、10月開學)打好日語根基仍是主流途徑,升學選擇亦較多,他稱,若能趕及3月申請,便可10月入學。至於當地的大學及專門學校一般是4月開學、8至11月招生;投考大學者需提交日本留學試驗(EJU)成績,香港亦設有考場,一般每年6及11月舉行,若要投考名牌大學,需在EJU取得300分以上。

他補充,日本有些大學設有英語授課課程,令不諳日語者亦能留日,又或是接受以日本大學聯合學力測試(JPUE)成績的學生申請,然而全日本僅有約30多間院校接受有關申請,可選擇的學科亦很有限。
Eddie說,眾多日本升學選擇中,專門學校提供職業訓練,愈來愈受港生歡迎,以選擇技術性如設計、音樂、美容等專業較多。他提醒,有意報讀創意相關學科者宜先了解心儀學校的收生準則:「若選擇投考專門學校,不用準備個人作品集;若投考美術大學,則一般需準備個人作品集,宜做好有關準備。」

第32屆教育及職業博覽:部分教育及職業講座
博覽期間舉行逾80場活動, 提供有關入職政府部門、工作假期、升學和行業研討會等資訊,並邀得多位業內人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