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老年學學院專輯】
安老服務業在人手需求與行業要求同時提升的前提下,業界迫切需要探索轉型升級之路,並要加大護理人員的培訓力度,才能應付行業目前和未來所需。香港老年學會轄下香港老年學學院(下稱「學院」)早於2000年開辦各項護理相關課程至今,已為業界培育了數以萬計的護理人員,為有志投身護理工作的年輕人及轉職者做好入行、橫向或直向發展的準備。有資深導師和畢業學員不約而同表示,課程重實戰和夠「貼地」,對從業員在安老服務的不同崗位上都能盡展所長。

「人口持續老化加上長者社區照顧政策,本港安老及護理服務的人手短缺情况將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行業對從業員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如何協助護理業界升級轉型、培育更多專業的護理人員是業界和培訓機構的當務之急。」——香港老年學會高級經理(能力發展)陸碧珊(Yvonne)
護理工種、入行門檻多元選擇 各司其職
近年,不少年輕人及中年轉職者對護理行業的入職和發展前景已有所改觀。Yvonne表示,護理工種多元化,入行門檻各有高低。在支援職位中,公營醫院的病人服務助理一直需求殷切,加上入行門檻不高,適合年輕人或轉職者起步。至於院舍則以保健員和護理員等職位最為渴求,工作以照顧長者的日常生活需要為主。有志入行者,可以多了解不同機構的運作、工作環境和職責,為個人選擇適合的護理事業路。以下是部分前線人員的主要職責:
.病人服務助理:提供臨床個人護理服務、照顧起居飲食及個人衛生、協助護士及按照指示執行臨床檢查程序及協助病人進行各項治療、醫療檢查、復康及外展活動等。
.護理員:照顧院友的日常起居飲食、提供個人護理服務如扶抱、洗澡、轉身、穿衣等。
.保健員:協助院友量度體溫、血壓、進行鼻胃管餵飼、派藥、個人護理、安排護理員工作等。

現時公營醫院的醫護支援人員(三級病人服務助理)起薪點約14,000元,非政府機構(NGO)院舍或私營院舍的護理員起薪點約14,000元,保健員起薪點則約18,000元。
課程由專責導師全程跟進 確保教學一致
香港老年學學院一直致力開辦不同類型的護理課程,其中「三大皇牌」包括:「保健員證書課程」、「護理員證書」及「醫護支援人員(臨床病人服務)訓練課程」。Yvonne強調:「坊間一些院校主要是由不同導師分工教學為主,而我們則會由一位專責導師全程跟進同一班學員的教學,這樣更容易掌握學員的學習進度,保持教學的一致性,同時也能拉近師生之間的關係,有助提升教學成效。」

學院的護理課程導師主要為資深註冊護士,兼備了專業知識和豐富行業經驗。在教學過程中,導師會結合實際需要為學員提供實用案例,並根據學員的進度調整教學模式。課程同樣注重實務訓練,以「保健員證書課程」為例,設有實習時數的要求,並會安排學員到不同類型的院舍實踐所學。
不乏年輕人、高學歷、轉職者進修 多一專門技能傍身
Yvonne表示,面對市場經濟轉型,有不少文職人員都覷準安老服務業的發展潛力,希望透過進修尋求轉職機會。同時,也不乏已退休但仍充滿活力的年輕長者(Young Old)希望在能力所及下,投身有意義的工作。「有學員認為進修護理的相關課程,不僅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好準備,還能更好地照顧家中長輩。」

香港老年學學院課程導師楊家駿(楊Sir)補充,「疫情期間已有高學歷人士,如社工和持有其他學位者報讀護理課程,藉此尋求多一門專業技能傍身。此外,還有學員因為家族或公司經營安老院,為有可能接手管理工作而選擇修讀基礎課程裝備相關知識。」
導師團隊實戰經驗豐富 親授「貼地」心得
學院的導師團隊都是經驗豐富的業界人士,楊Sir便是其一,曾在院舍擔任護士多年的他,在授課時會列舉不同的院舍真實案例,並分享「貼地」心得,讓學員明白實際工作的挑戰。「例如在『假牙護理』課題中,院舍長者很容易遺失假牙,因此建議他們把假牙擺放在固定位置,並用透明盒妥善存放。這些實務和日常應用的知識,均有助學員在未來工作上有更好的發揮。」

傳授實務技巧外,課程內容更涉獵探討長者在社交及身心靈的需求,例如剖析部分長者變得孤僻、拒絕社交的原因,務求協助學員了解長者的心理及背後原因,對加強跟長者的溝通交流有莫大幫助。在「保健員證書課程」中的素養部分,會由註冊社工、公關人員等擔任學員的人生導師。此外,為了確保教學質素,導師會定期參與院內的技能標準會議,交流教學經驗,確保日常教學程序順暢和一致性。
鼓勵跨代學習交流 因材施教
楊Sir表示,護理行業歡迎年輕人和中年轉職人士加入,憑藉他們各自擁有的獨特優勢,能夠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年輕人可以從轉職人士身上學習成熟的待人之道,而中年轉職者亦能感染年輕人的活力和幹勁,這些都是護理行業不可或缺的軟技巧。」現時課堂理論和實務練習各佔五成,導師也會因應每班學員的進度,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因材施教。

Yvonne稱,隨着社會對護理人員的要求日漸提高,學院課程亦必須推陳出新。「近數年學院加強了樂齡科技的配套,讓學員了解如何應用新技術到院舍照護工作中,例如添置長者防跌新儀器等,亦會投放更多資源在認知障礙症這重大課題上。」在可見的將來,學院將會持續改革課程及教學設施,並會加強導師培訓及相互交流,期望為業界培育更多優秀的人才。
學院課程多元化 設工作坊關顧從業員情緒壓力
「三大皇牌」護理課程外,香港老年學學院亦獲社會福利署批准開辦兩個院舍員工培訓資助計劃:「保健員進階課程證書」及「護理員訓練課程證書」課程,這兩個課程面向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在職保健員及護理員,他們可透過院舍營辦人的提名報讀,學習進階的護理技巧及知識。另外,學院還會為醫院管理局員工開辦護理員包班課程。
Yvonne表示,護理人員經常在高壓環境下工作,同時還要應對長者、家屬及僱主的各種期望,容易導致內耗(burn out)情况。為此學院於今年暑假期間推出了一系列「走出煩囂初體驗工作坊」,為護士、社工、保健員、護理員,以及照顧者等提供不同的減壓與興趣班,包括禪繞、靜坐、香療、侘字、頌缽等主題內容。
「早前有長者中心包班,讓平日工作繁忙的前線護理人員放慢腳步,參加香薰蠟燭工作坊,在短短2.5小時內,讓他們在調香過程中,為個人情緒找到了安全的『出口』,得以放鬆和紓緩壓力。」
畢業學員楊家裕:裝備「貼地」知識和技巧 抓緊發展機會

簡介:曾修讀物理治療助理課程及職業治療助理課程,剛於今年修畢香港老年學學院「保健員證書課程」。過往曾於殘疾人士院舍擔任活動助理員(導師)多年,現於非政府機構(NGO)殘疾人士輔助就業培訓中心擔任就業工作員。
DSE畢業後,楊家裕修讀了行政會計相關的高級文憑課程,其後在一家NGO開始了她的文職生涯。後來得到主管的「發掘」,成功轉為殘疾人士院舍活動助理員(導師),曾在不同高中低度照顧院舍工作達十年之久。今年剛轉職為輔助殘疾人士就業的工作。
「以前的職責主要是協調院舍的運作流程,工作需要跟不同護理人員溝通。為了裝備自己,我決定修讀保健員課程,了解更多前線護理的知識和技巧,即使現時並非擔任保健員工作,但所學的知識和對服務對象的了解等,對現時的工作有很大幫助。」
掌握保健員九大程序 增工作自信和專業技能
楊家裕感激導師楊Sir的指導,助她掌握了很多「貼地」的知識及技巧,其中教授的九大考核的程序,包括扶抱、氧氣治療、口腔護理、穿除保護衣技巧、量度生命表徵、傷口護理、鼻胃管餵飼、藥物處理和意外處理等都非常實用,考核過程亦很嚴謹,大大增強了她對實戰的信心。此外,課程還涉及長者心理狀態分析,助她了解老友記的情緒。

「進修讓我知道如何照顧長者的身心需要,也更懂得與他們有效溝通,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她笑說,以往在殘疾人士院舍擔任活動助理員時,滿足感來自與院友之間建立的深厚關係,現時呢?不僅源自長者愉快的笑臉,更來自對護理知識的能力的提升!
香港老年學學院護理系列課程(部分) |
|||||
課程名稱 | 保健員證書課程 | 護理員證書 | 醫護支援人員(臨床病人服務)訓練課程 | 社會福利署院舍員工培訓資助計劃 – 保健員進階課程證書 | 社會福利署院舍員工培訓資助計劃 –護理員訓練課程證書 |
課程內容(部分) | ‧長者心理及生理變化 ‧認識人體功能及結構 ‧量度生命表徵 ‧學習最新護理各種患病長者的方法等 |
‧護理長者的基本概念 ‧長者常見的健康問題 ‧長者個人基本護理 ‧院舍感染控制等 |
‧醫護支援人員的職責 ‧認識人體結構及功能 ‧常見疾病及病人護理技巧,包括扶抱、轉換體位等 |
‧制定護理計劃(個案) ‧意外及處理 ‧皮膚護理 ‧藥物處理 ‧糖尿病、血糖及尿糖檢查等 |
‧口腔護理 ‧足部護理 ‧生命表徵 ‧扶抱及轉移 ‧溝通技巧 ‧認識及預防侵犯和虐待 ‧相關法例及實務守則等 |
入讀資格 | ‧完成舊制香港中學五年全科課程(必須包括中英文科)或完成新制香港中學五年全科課程(必須包括中英文科)或具同等/以上學歷 ‧能聽懂廣東話,閱讀及書寫一般中英文 ‧須通過筆試及面試 |
‧小六或以上程度學歷 ‧須操流利廣東話及懂書寫中文 |
‧中三或以上程度學歷 ‧能閱讀及書寫中文 ‧須操流利廣東話及簡單英語 ‧須通過筆試及口試 |
‧獲院舍營辦人提名,現職於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保健員 ‧須操流利廣東話及懂書寫中文 |
‧獲院舍營辦人提名,現職於安老院和殘疾人士院舍的護理員 ‧須操流利廣東話及懂書寫中文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以有關機構公布為準。)
香港老年學會—香港老年學學院
查詢電話:2775 5756
電郵:info@hkag.org
網址:www.hka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