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愈來愈多醫護、社福、教育、企業培訓等人員,學習遊戲帶領及解說技巧,以運用於助人過程中。

註冊社工、香港專業培訓學會培訓經理李樂恩
遊戲已被廣泛應用於團隊建立、改善社交、增強自信等不同層面,作為醫護、社福、教育、企業培訓等人員,若能掌握箇中帶領及解說技巧,便能把遊戲發揮最大的功用,靈活運用於助人過程中。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註冊社工、香港專業培訓學會培訓經理李樂恩指,遊戲帶領是活動/培訓的介入手法,尤其適用於互動性強、參與度高的活動/培訓上,且從幼童以至長者皆可應用。
遊戲種類多 目標有別
「遊戲可分為不同種類,遊戲帶領者在設計及選用遊戲時,不應以好玩作為首要條件,反而應以遊戲能否配合及達到有關目標作為依歸。」
她續指,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遊戲帶領者,除了要喜歡玩遊戲,視每一次都是新的體驗及能獲得不同的趣味之外,亦要樂於與參加者一起玩,包括確保參加者能明白遊戲的玩法、了解參加者的特性,以及帶領者的親身參與,有助提升參加者對遊戲的參加意欲;以及懂得從旁製造刺激的氣氛,從而激發參加者的投入感。
遊戲帶領者 需因應參加者身體狀况
「遊戲帶領者應按參加者的能力、身體狀况來選擇活動,例如長者不宜玩體力過勞的遊戲。此外,遊戲應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參與,即使參加者表現抗拒,也可給予其他相關角色,例如裁判員、計時員、攝影師等,使其成為當中的一分子。」
她以動態的互相認識遊戲為例,健全人士可依照指示,用不同動作主動向其他參加者介紹自己,包括點手指介紹姓名、拍手介紹喜愛的食物、碰肩介紹喜愛的集體遊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