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人生必經的階段,社會縱仍視為忌諱,但近年不少港人在處理及討論層面已較以往開放。其中「好死」是讓病人有尊嚴地離去,盡量減少他們晚期的痛苦。病人以外,照顧者的身心靈也不可忽略,有哪些紓緩方法助他們減壓解憂呢?
文:王安娜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中大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受政府委託審視香港的臨終照顧,於 2017 年訪問 1067 名 30 歲以上的市民,87.6% 人表示若確診絕症,傾向接受紓緩治療,捨棄插喉這類維生治療;86.2% 人認為病人接受哪種治療,應以其意願為依歸。
紓緩治療重生活質素 非延續生命
由以上調查可見,當生命走到盡頭,大部分人選擇接受紓緩治療,寧願「好死」而非痛苦地延續生命。資深註冊護士、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總培訓主任梁麗雲 (Helen) 表示,紓緩治療服務是為晚期病人和其家屬提供身心、社會和精神上各方面的整體照顧及支援服務,透過醫療團隊幫助病者減輕痛楚和紓緩不適,讓病者在餘下的日子活得舒適和有尊嚴,同時亦為家屬提供情緒支持和哀傷輔導。
「病人如能在一個安詳的情况和環境下過身,不只對病人本身,對家人和照顧者的感受也會較好。」
Helen 以院舍為例,一般院友感不適,院舍職員會召救護車送他們入院。但在現時醫院牀位緊張、醫護人手不足,以及預防感染控制下,院友往返醫院和院舍的過程,不只令他們舟車勞頓,加上長時間等候的話,對院友來說實在是另一種折騰。
安辭服務 減少晚期長者遺憾
為了提升晚期院友的生活質素,部分院舍職員如認為入院後對其病情幫助不大或不能逆轉,再必須經具備相關經驗的護理人員或護士判斷後,會視乎情况才安排送院。「如安排院友留在院舍的話,職員要作好隨時召喚醫生或視像診斷等準備。」
曾在院舍工作的 Helen,過往曾參與東華三院在院舍提供的「安辭服務」計劃。她分享,此計劃主要在推動及提升長者自主晚期照顧,透過跨專業團體的參與,讓院友為自己的晚期照顧作計劃,或為已患有晚期疾病的院友提供多一個選擇,使他們可留在院舍接受適切的護理及照顧,並減少在晚年需經常進出醫院的機會,讓他們在熟悉的院舍度過人生的最後階段。
參與計劃人士包括老人科醫生、社工等,參加者則主要是院舍的晚期長者,如癌症、腎衰竭末期患者等,預計只有半年至一年生命。院友參與這個計劃後,除可減少進出醫院外,也較少要接受不必要的入侵性治療。此計劃亦會盡量協助晚期長者完成未了的心願,以及促進與親友的相聚,一起渡過珍貴時光。
助照顧者走出傷痛 思念美好經歷
她說,曾有院友的最後心願是跟鬧翻廿年的女兒修補關係;也曾有行動不便的院友想回故鄉,醫護人員遂安排專車和輪椅接送以助達成心願。「我們每月會安排聚會,有時安排院舍較少提供的食物跟他們分享,如雪糕、乳鴿等,很多長者都吃得不亦樂乎!」她不諱言,部分晚期長者參與計劃後,由於心理質素有所改善,他們較預計的日子活得更長。
為支援居於院舍而患晚期疾病的長者病人,改善病人的臨終照顧及護理服務,香港職業發展服務處開辦「照顧臨終病者的心理需要」課程,對象包括院舍護理人員、長者家屬等。
課程除講解病者的心路歷程、如何面對死亡外,亦會提及家屬喪親時如何自處與面對。她舉例,舉辦追思會可以促使活着的人共同面對死亡,協助他們調整失落的情緒,「令他們明白和體會,思念不是因為憂傷,而是用來紀念與對方美好的經歷。」此外,護理人員、照顧者等可協助病者生前製作人生紀念冊,用文字和相片給親屬留下紀念,藉此鼓勵活着的人,減少他們的痛苦和傷心。
當病人接受紓緩治療服務時,所服用的藥物以紓緩身體不適和減輕痛苦為主,一般預防性的藥物均不會使用;飲食上也不用戒口或禁食,並會盡量讓他們在家居式環境下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