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都需靠資訊科技(IT)來協助運作,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加速了企業進行數碼轉型。醫療界也不遑多讓,醫管局構建了電子平台,全面通報和監控疫情;公私營醫療機構亦推行視像診症、視像復康等遙距醫療服務,令不少非緊急服務得以維持。有學者指,要積極推展醫療資訊科技的發展和應用,需培育更多兼備創新科技及醫護知識的跨界別人才,擔任IT及醫護人員之間的橋樑角色。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全球醫療資訊科技正急速發展,香港近年在發展醫學科研、加強醫療數據、推動智慧和電子醫療等範疇,推出不同措施以配合香港醫療科學發展,紓緩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之餘,亦能提高醫療質素和服務水平。
醫管局已廣泛利用電子資訊科技,以提升醫院運作效率,香港理工大學(下稱「理大」)護理學院教授兼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健康信息科技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總監蔡及時教授舉例:採用「數碼影像儲存及通訊系統」(PACS),把X光片等資料數碼化,讓醫生可隨時在工作間從系統存取檢閱影像;醫療券及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等;還有其他手機應用程式,如提醒病人取藥等。「在疫情下,更推行視像診症、視像復康等遙距醫療服務,令不少非緊急服務得以維持,統統需要IT的配合。」
醫管局加強IT系統提升效率 招募Analyst Programmer
根據最新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將醫管局的撥款由2019至2020年度的725億元(包括714億元經常撥款)增加至2020至2021年度的766億元(包括750億元經常撥款),包括用於推動醫院現代化,加強資訊科技系統,以理順工作流程及提升效率。
為應付服務需要,醫管局總辦事處資訊科技及醫療信息部現正招募「Analyst Programmer (Clinical Systems Development)」(分析程序編製主任)(薪酬:37,809至57,728元,包括每月津貼),負責臨牀系統的開發、實施和支援工作;以及監督程式員及解決有關應用程式開發和測試的技術問題等工作。申請人需具備電腦科學或相關學位,或同等學歷;以及在取得資格後有 4年資訊科技相關工作經驗。
跨學科訓練 掌握創新科技及醫護知識
健康信息科技是一門結合健康護理及資訊科技的學問。蔡教授說,要積極推展醫療資訊科技的發展和應用,便需培育更多兼備創新科技及醫護知識的跨界別人才,以及令醫護人員及IT人員在科技及醫護知識上共融,理大開辦的「健康信息科技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吸引醫護界、IT界、工程界人士入讀,當中很多都是任職醫管局、衛生署,又或是私營醫院、保險公司等,希望能把所學應用於工作上或轉行。
課程畢業生當中,蔡教授表示,大部分都在他們的原有工作崗位和範疇再作發展。另不乏傳統IT人成功轉型,如入職醫管局IT部門,負責中醫電子化相關項目;亦有護士轉職至醫管局IT部。
上述課程涵蓋3個必修科目(包括:「電子病歷」、「資訊科技在健康護理的應用」、「健康信息科技的專業發展」)、2個核心科目、2個選修科目及論文(論文可以3個核心科目/選修科目代替);由2008年開辦至今,不時修訂內容,如近年加入「商業分析」、「管理資訊系統」、「大數據計算」、「醫療影像物理學」、「輻射防護及輻射安全」等科目,「電腦編程在健康護理的應用」由選修科目改為核心科目,讓學生學習Python程式語言,以迎合行業發展所需。
拉闊行業 – 健康信息科技
問:「健康信息科技理學碩士學位」課程有何入讀學歷要求?入讀者來自哪些背景?
蔡教授:課程適合持有醫護相關學科、資訊科技、工程學、應用科學學士學位學歷的人士修讀。入讀者來自不同背景,很多都是在職人士,包括醫護人員(如醫生、護士、放射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藥劑師等)、IT從業員、工程從業員(包括來自生物醫學工程、電子工程等界別)等;近數年放射師所佔的數目明顯較多,估計不少是為了工作晉升的需要。另有大學畢業生。
上述課程每年提供約40至45個學額(其中10個是「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獎學金計劃」學額,扣除獎學金金額上限後,學生須支付42,100元學費),學院主要會按申請人的學術成績、行業工作表現作為甄選條件。
問:課程畢業生可投身哪些機構?前景如何?
蔡教授:課程畢業生可投身醫管局、衛生署、私營醫院、大型醫療機構、保險公司、軟件開發公司等。
相對於部分國家地區推行全民醫保,對具備健康信息科技技能的人才需求較為殷切,香港的醫療市場較小,然而不乏發展潛力,因醫療工作中很多部分都需要IT配合,人手需求長遠要視乎醫療機構及本港政府是否願意投放更多資源。
傳統IT人增值技能 為轉職鋪路
個人背景:鄭煒儫(阿儫)先後完成「資訊科技管理碩士學位」、「健康信息科技理學碩士學位」課程。於IT界打滾近20年,現於大專院校任職助理資訊科技經理。
多年來一直從事IT工作的阿儫,曾涉獵運輸、零售、醫護等不同行業,數年前於醫管局任職系統分析主任(System Analyst),曾負責與衛生署合作的開發「雙非兒童註冊系統」的相關項目,惜最後因政策改變令項目告吹。跨界別合作的工作經驗讓他了解到個人的不足,欠缺醫護知識為工作增添困難,包括與醫護人員開會時,未能掌握醫護專業術語。
「醫管局設有醫療信息部(HI)負責管理和協調臨牀醫療管理系統(CMS)的開發工作。HI的員工需與其他的IT員工和前線臨牀工作人員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以及需參與和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和私營機構開展的合作項目。」
數年前修畢了「應用臨牀信息科技證書」課程後,令他對此學科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及後更進一步完成理大的「健康信息科技理學碩士學位」課程,最大的得着是讓他對醫護行業加深認識,並掌握了數據挖掘(Data Mining)、人工智能(AI)等技能,相信有助增加轉職的機會。「透過小組習作,有助促進與不同工作背景(特別是具備醫護背景)同學的交流及多元角度思考,更讓我了解前線醫護人員的需要及想法。」
以數據科學家為目標 持續增值免淘汰
以投身數據科學行業為目標的阿儫,希望把所學應用於醫療領域,貢獻社會。他不諱言,香港行頭較窄,故若有機會,不排除日後會到外國發展。「課程可讓學生選擇撰寫碩士論文,我以『臨牀數據挖掘(阿茲海默氏症研究)』為題,希望應用所學之餘,亦能強化個人檔案。現在我仍積極透過數據科學競賽平台,累積實戰經驗呢!希望為未來轉職做好準備。」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作為IT從業員要保持主動學習的心態,增值行業新知識、新技術,免被淘汰。他認為,上述碩士學位課程所學技能不單能應用於醫療範疇,也能應用到其他不同範疇。他以現時的工作為例,負責研發職涯規劃相關系統,透過分析學生參加活動的資料,預測他們合適的工作,及需要改善及提升的技能。「挑戰之一是需把學生所參加的校內、校外的零散活動資料整合,重新整理及進行分析。」喜愛嘗試新奇事物的他,樂於接受這份「開荒牛」的挑戰。
課程名稱/開辦院校 | 課程簡介 | 查詢 |
健康信息科技理學碩士學位課程/香港理工大學 | The overall aim of the programme is to offer an opportunity for professionals in healthcare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to develop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competencies needed to function more effectively, and to master the advanced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 in healthcare settings. | 2766 4684 |
MSc in 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香港中文大學 | The taught programme is suitable for researchers, teachers and employees in biotechnology industry who wish to equip themselves with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for their interest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 3943 1212 |
Master of Science in Business Analytics/香港大學 | It aims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a career in business analytics. A business analytics professional needs to have the necessary skills and knowledge in a range of fields, including business, database, statistics, informatics, operations, as well as in advanced topics in business analytics such as business data mining, big data in business, etc. | 3962 1246 |
理學碩士(數據科學)課程/香港城市大學 | It aims to produce data-analytic and business-aware graduates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 for high-level data science skills and to prepare graduates to apply data science techniques to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issemination in organizational decision-making. | 3442 7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