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少會出現情緒、學習困難或社交等問題,遊戲治療和戲劇治療是兒童情緒輔導的其中一種方法。在遊戲治療師心目中,不同的玩具對兒童各有「使命」,如積木建立能力感、不倒翁發泄情緒、魔術棒展現內心願望等。而對戲劇治療師來說,讓兒童參與和感受戲劇的力量……以上兩類治療如何打開
SEN(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心窗呢?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
遊戲治療:社工、幼師 遊戲透視兒童內心世界
「我們藉遊戲為小朋友建立安全感,讓他們透過玩具和空間流露內心的感覺,從而疏導情緒、處理心事。」──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 (美國遊戲治療協會)、註冊社工翟錦嬋
無論任何兒童,都能從遊戲治療中得益。翟錦嬋表示,近年不乏社福、幼兒教育或輔導機構,要求求職者具備遊戲治療的相關技巧或經驗。「例如幼稚園社工可利用遊戲治療作媒介,幫助幼童發展心智:而幼師或社福工作者,也可將遊戲治療的概念和技巧,運用在日常教學及工作上。」她指,「由於兒童的語言發展未成熟,遊戲治療師要懂得從不同方面觀察兒童的實際情况和需要,治療時要具備適當的回應技巧。另外他們亦要跟家長作良好溝通和協商,有助家庭或學校配合兒童的需要。」
先了解和評估兒童需要 接受對應治療
翟錦嬋說,其中SEN兒童有多種發展障礙及症狀,他們的症狀未必會隨着時間或遊戲治療完全消除,「如自閉症兒童在進行治療後,仍會堅持某些行事方式和程序,不過可減輕他們社交焦慮、紓緩情緒等情况。」
遊戲治療師面對SEN 兒童,要先了解和評估他們的需要。她建議,兒童在進行遊戲治療前可先接受對應的治療,如言語治療或職業治療,「先從核心的問題着手,有助改善他們的能力,再配合遊戲治療,效果會更好。」
成為APT遊戲治療師的條件
香港暫時未有遊戲治療註冊制度,一般遊戲治療師是透過外國協會註冊,如美國遊戲治療協會 (Association for Play Therapy, APT)、英國的Play Therapy International(PTI)和澳洲的Australasia Pacific Play Therapy Association(APPTA)。以APT的遊戲治療師為例,他們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 提供精神健康服務的專業人士,如輔導員、婚姻及家庭治療師、精神科醫生 、心理學家、社工等。
• 修畢與精神健康有關的碩士課程。
• 完成150小時的認可遊戲治療的相關課程(於2至7年內完成)。
• 擁有350小時遊戲治療的直接服務經驗。
• 獲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至少 35小時督導及完成5節的錄影。
其中香港聖公會輔導服務處開辦的「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導論課程」(Introduction to 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 共12小時),屬APT認可的階段性課程,學員可逐步累積實務經驗和學習,完成後可繼續進修該機構的18小時進階課程,或坊間其他相關的遊戲治療課程。要成為APT的遊戲治療師,必須累積足夠的實習時數,兼為課程導師的翟錦嬋不諱言,「部分同工在實習上有困難,需因應工作性質和環境的配合,如是否設置遊戲治療室等。」
戲劇治療:支援SEN兒童 尋找個人強項
「打開SEN兒童的心窗不用高深的理論,最重要是用心去了解和接觸他們,我不會在門口叫他們出來,而是走入房內跟他們一起出來。」──戲劇治療師、輔導員及戲劇導師Mo Mak
戲劇治療是創意表達藝術治療的一種,Mo表示,它是運用戲劇歷程來進行心靈治療,以整合個案的情緒、轉化生命經驗,促進個人成長。它的應用很廣,由醫院(如精神科)到學校也有,介入的手法和媒介也有所不同,一般有言語、音樂、感官(如聲音或觸感)等。
相關文章:音樂治療師以音樂作媒介 改善服務對象的認知、溝通、社交、體能及情緒5大能力
在Mo眼中,每個個案都是獨特的,「其中SEN兒童在主流教育制度下深受多方壓力,如功課、課堂常規、社交生活等,戲劇治療給予他們一個被肯定和尊重的表達空間,助他們尋找個人強項及優勢,以提升自信心及抗逆力,更重要是讓他們理解到表達情緒和感受的重要性。」
SEN兒童各有溝通特質 做好陪伴一環
她指,不同SEN兒童各有溝通特質,如自閉症兒童需要簡短清晰的指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兒童需要「邊動邊參與活動」、讀寫障礙的兒童偏向以畫畫及動作作表達等。治療師明白他們特質的話,能更有效地達到治療效果,建立互信關係,讓個案自立、面對生活挑戰。
「SEN兒童的強項不一定是在讀書、體育、美術等方面,可以是在創意方面,例如創作一個獨特的故事結局。」Mo有時會利用創作故事去引導兒童,舉例:兒童不想面對轉變,她便講述一些改變的故事,有時會加入即興演繹,提升他們的興趣。
「過程中,陪伴是重要的一環,要讓個案在一個安全、自由的空間(如治療室)內面對自己的困難,同時發掘及預演不同的方法,以克服或尋找共存的辦法。」
個案改善和轉變 工作滿足感來源
她分享,曾有一名中度語障的高小女童,本身情緒問題不算嚴重,只是有點自信不足,在初期建構一個家的活動時,女童由朋友做主導,及至中後期,女童跟Mo說想親自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呢?原來過程中Mo跟女童分享了一個鯨魚擱淺的故事,令她明白弱勢的人只要願意開口求助也是有作為的。Mo後來得悉女童在課室的表現較以前主動,個案的改善和轉變便是她的工作滿足感。
相關文章:社工、輔導人員掌握敘事治療技巧 助服務對象重塑人生方向
她認為,戲劇治療師要為人開放、接納度高、靈活變通,例如面對一名多重障礙的兒童時,她會以肢體動作、音樂及五感去帶領活動,取代故事形式的介入手法,讓兒童以其狀况及能力去參與、感受戲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