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Low-altitude Economy)成為不少國家地區視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正當香港在規劃起步階段,僅一河之隔的深圳,已利用無人機配送外賣,甚至發展全球首條「空中的士」eVTOL跨城跨灣航線,並於數個月前完成首次公開演示飛行……香港要在低空競賽中爭一席位,人才培育特別是對產業鏈有全面認知的複合型人才,包括技術、商業相關及其他專業服務人才都是當務之急。有大學覷準這人力缺口開辦相關碩士課程,冀助業界培育更多生力軍,及早抓緊低空經濟龐大市場新機遇。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發展低空經濟是近期的熱門話題,綜觀全球低空經濟發展情况,立法會議員、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指,中國以外,英國、美國及澳洲等地也在爭相發展低空經濟。她引述摩根史丹利的預測,到2040年,城市空中出行全球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到2050年將增至9萬億美元,可見低空經濟發展潛力之大。
覷準低空經濟效益 帶動不同行業發展
低空經濟是指一般於1000米以下空域進行的低空經濟活動,大多使用無人機等航空載具進行。葛珮帆稱,發展低空經濟不僅有助改善經濟,亦能帶動創科發展、改善民生及惠及不同行業。
「低空經濟可應用於運輸物流、測繪、安全巡邏、環境監測、醫療救援、旅遊觀光、娛樂等不同場景。舉例:香港發展基層醫療,可把藥物送到偏遠地區;用於跨境器官捐贈,以拯救生命;又或是用來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如人流管制,垃圾、樹木及斜坡管理等。」
相關文章:無人機技術應用廣泛 燈光表演業6類工種 成就另類飛行夢
內地城市低空發展涉旅遊、醫療等領域
低空經濟已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且被視為「新增長引擎」,近年內地多個城市銳意發展低空經濟,曾到內地多個城市考察的她分享部分例子,作為全國「低空經濟第一城」的深圳,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非常迅速,已有30多個低空旅遊景點試飛了2、3年;2022年至今不斷有新措施出台,當中包括明年將建成1000個以上低空飛行器起降平台。又如杭州有30多間醫院等醫療機構聯合使用低空醫療物流服務,市民只需在自己身處的小區衛生院抽血,再利用無人機運送樣本到中級醫院做檢測,若有需要才到大醫院進行治療,有助減輕醫院服務的壓力及利便市民。
港挾國際標準、管理思維優勢 需急起直追
要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需靠政策法規、技術研發、基礎建設、航道規劃、空域管理、土地空間、人才等多方面的配合。葛珮帆認為,香港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屬起步階段,務必急起直追,然而在國際標準、管理思維等方面仍不乏優勢。「香港扮演『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應與大灣區城市聯手,一同推行整個大灣區成為全球發展低空經濟的先行者。事實上,香港擁有很高的國際標準,很多企業都想來香港落戶發展,助力它們『出海』。」
產業鏈人力缺口大 內地「飛手」料缺百萬人
低空經濟的產業鏈既長且涵蓋面很廣,無疑造就大量的人才需求,根據內地官方數據顯示,單是俗稱「飛手」的無人機操控員估計已欠缺高達100萬人。香港的情况又如何呢?葛珮帆指,香港同樣對低空經濟相關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
「就技術層面而言,由基礎建設到網絡,以至無人機的研發、低軌衛星的配合等,都需要相關技術型人才;還有不同行業陸續開始應用無人機來提升競爭力及效益等,然而掌握有關方面的人才並不多。此外,屬下游產業鏈的保險、金融、法律等,本港又是否有相關人才供應呢?目前產業需要複合型的人才,包括技術、商業相關及其他專業服務等人才,以迎合低空經濟的高速發展。」
新辦碩士培育複合型人才
低空經濟屬新興產業,目前相關課程在世界各地未算普及,有見及此,香港理工大學(下稱「理大」)及香港大學(下稱「港大」)擬於明年9月乘勢推出碩士課程,為業界培育生力軍。
理大副校長(研究與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不諱言,發展低空經濟需靠多方面的人才配合,難倚賴單一課程培訓所有人才,需聯繫其他大專院校一起開辦課程,以培訓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才。
理大碩士:跨學科訓練+實踐導向 打造行業引領者
理大的「低空經濟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兼顧技術研究及商業營運元素,並強調實踐導向、跨學科學習,針對培育對行業有全面認識的引領者。趙教授指,課程結合航空、工程、人工智能和交通運輸等知識,從航空硬件方面的飛機設計,至民航軟件方面,包括空域管理、航道規劃、貨物及人流運輸皆一一涉獵,相信有助學生日後投身空域系統與管理、U-space設計、航空安全、基礎設施設計、工程、下一代低空飛行器的操作及城際/市內營運環境管理等領域,發展所長。
課程主要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教授授課,同時會邀請業界專家擔任客座講師。課程更獲得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的支持,會為學生提供與業界交流、考察、實習等機會,讓學生增強對行業運作的了解,甚至有機會參與實際營運項目,如與低空經濟相關的無人機項目,將科技發展轉化成工程應用。
身兼上述課程課程主任的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黃海龍博士補充,課程首年學額暫定為45個,提供全日制及兼讀制的修讀模式,目前已收到逾100份申請,申請人大多具有工程或技術背景。「我們會優先考慮持有與工程、科學或技術相關的學士學位者,以及持有相關專業資格或相關工作經驗者,如從事航空交通管制、飛機維修、運輸工程、控制工程等的技術人員或工程師。」
他以「面向低空經濟的服務設計與機隊管理」核心科目為例,內容包括如何利用有效低空空域設計服務、如何根據實際需求管理低空飛行器等,涉及低空經濟在工程、科技及管理層面上與傳統的航空業的重大區別。
港大碩士:招100學生 培育具備環球視野低空技術人才
另外,港大的「低空科技工程理學碩士」課程,則預計招收100名學生。課程着重技術範疇,會教授無人機技術創新、商業營運等專業知識,並會透過建立工業聯合實驗室、聘用資深從業工程師為學生輔導、授課及為業界培養研究生等方式,和香港、內地工業界展開深度合作,以培育具備環球視野的低空技術人才。另該校將於明年開設航空專業本科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