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樂出路窄?醉心音樂的文芷齡,也曾有過擔心,然而她選擇以興趣為先,循副學士、學士課程,到碩士拾級而上,提升音樂水平之餘,亦發現畢業出路無非如想像般窄,可向音樂行政、表演、創作、教育等不同方面發展,從中鎖定了向音樂教育界發展。現職國際學校鋼琴及音樂老師的她,期望能帶領學生探索音樂世界,並學懂如何欣賞音樂。
文: 麥懷欣 圖: 受訪者提供
課程會為學員提供不同的公開表演機會,並設有專業訓練及工作坊, 如專業音樂家大師班等, 以汲取台上經驗及獲得多元的學習體驗。
自小學習鋼琴的芷齡,源於對音樂的熱愛,遂修讀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HKBU CIE)與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合辦的「音樂學副學士」課程,從中掌握了音樂理論知識及提升了演奏技巧。「課程提供了不同的表演平台,猶記得參加了『初聲:師生巡禮』音樂會,與其他被挑選的同學一起 8 手彈奏,印象難忘。」
課程會為學員提供不同的公開表演機會,並設有專業訓練及工作坊, 如專業音樂家大師班等, 以汲取台上經驗及獲得多元的學習體驗。
音樂路不易走 成功需苦幹
芷齡隨後升讀了浸大「音樂文學士(榮譽)」課程,期間取得了演奏級第二級文憑資格,及後更到了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進修,取得音樂碩士學歷。要走出音樂路,需經過多年的艱苦經營,然而讓她培養出態度認真、願意付出的個人特質,畢生受用。
她把握在學時間,累積不同音樂領域的工作經驗,包括:鋼琴教學及伴奏、音樂理論班導師、音樂字幕員、音樂治療助理義工等,藉此探索日後就業路向,最終鎖定了向音樂教育發展。
實踐教育使命 助學生發揮潛能
2018 年完成碩士課程後,芷齡獲學院轉介入職國際學校,擔任中小學部的鋼琴及音樂老師,現時主要負責教授鋼琴、音樂理論、中小學表演工作坊;統籌 ABRSM 考試聆聽班、帶領學院學生參加學校音樂比賽等。
「音樂學副學士」課程畢業生文芷齡。
當中以帶領學院學生參加學校音樂比賽的經歷令她最為難忘,工作極具挑戰性,考驗她的統籌、組織、管理、溝通等能力。「我需按比賽的主題,尋找合適的樂譜,重新編排歌曲、找場地綵排、場地設置,還要顧及舞台效果,加入舞蹈元素,以及管理 60 名學生的秩序等……能帶領學院團隊贏得女子學院兩屆冠軍,一切艱辛也值得。」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HKBU CIE)音樂學副學士學科統籌羅保莙博士。
享受教學工作,喜歡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的她,希望能帶領學生探索音樂世界,學懂欣賞真善美,以及擴闊他們的音樂知識領域及視野,發揮音樂潛能。
藉副學士課程 打好音樂根基
未能循傳統途徑升讀大學音樂系的人士,可透過「音樂學副學士」課程,打好音樂根基,繼而如芷齡般銜接本科課程。HKBU CIE 音樂學副學士學科統籌羅保莙博士指,申請人除了要取得 DSE 「22222」(包括中、英文) 或以上成績外,亦需具備英國皇家音樂學院(ABRSM)術科考試達八級或同等資格,並通過演奏面試,方可入讀。
課程涉獵音樂歷史、分析作品、演奏研究、理論和音樂、音樂教育法等內容。羅博士說:「學習音樂理論、音樂歷史十分重要,學員可從中掌握分析樂句、節奏,欣賞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既有助演奏,也能提升個人的音樂修養。」她以「演奏研究」相關科目為例,會以大師班形式,讓學員在短時間內學習不同作品的演奏方法。
課程理論與實踐並重,學員可透過參與浸大音樂系的演奏樂團,獲得演出機會,藉此學習如何克服面對觀眾及置身樂團的壓力,發揮本身的音樂造詣。
取得學士學位 就業出路更廣
出路方面,大部分畢業生都選擇升讀本地政府資助或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如音樂、創意藝術與文化等相關學科,又或是到海外升學,繼而投身相關行業。羅博士稱,歷屆畢業生中,不乏開設音樂演奏中心、樂器店舖,實踐創業夢;也有部分完成學位教師教育文憑,於學校任職音樂教師;甚至於海外修讀音樂治療,成為了註冊音樂治療師。此外,有畢業生成功攻讀博士學位呢!
相關課程
「音樂系畢業出路並非如想像般窄,若持有學士或以上學歷,可有更廣闊的事業選擇,包括演奏、指揮、教學、作曲、音樂製作、藝術行政等。以入職藝術行政人員為例,工作涉獵文件處理、周旋於不同的機構和人,故要為人細心及具備良好的組織、溝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