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外展工作中,社康護士是當中重要一員,特別是疫情期間,公營醫院雖然暫停了非緊急的醫療服務,但社康護士繼續為病人提供的外展服務卻沒有停下來。他們不只將醫院的護理服務帶到病者家中,也帶到院舍。兩名在社區外展服務工作的護士陳勵明和李龍生,分享在新常態下工作,社康護士的種種新挑戰。隨着病人的病症愈來愈多樣性,新一代的社康護士,更必備哪些特質和技能,才能繼續守護病人,提供適切的服務呢?
文:王安娜 圖:黃永昌、受訪者提供
(部分相片按拍攝需要,相中人暫除口罩。)
「今日有沒有美田邨個案?」「沒有!」「有沒有碩門邨個案?」「有!」「會做哪些護理工作?是否已檢查清楚新型冠狀病毒測試的結果……」因應早前沙田區出現過不少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當中涉及不少疫廈,故每天早上威爾斯親王醫院(下稱「威院」)的資深護師和經理在跟社康護士和其他醫護人員簡報時,還要有以上的指定動作:「唱廈」!
疫廈個案 放最後一站減風險
任職護士30多年,外科出身的威爾斯親王醫院社區外展服務資深護師陳勵明分享疫下社康護士要迎接新常態下的工作挑戰。「以威院為例,每天早上社康護士要出動進行家訪前,必先致電病者問及外遊紀錄、發燒、家人隔離等一系列問題,確保安全情况下才前往。」遇上疫廈個案,護士會立即調動行程,編排至最後一站,盡量減低風險。
「對於處理較高危的護理程序,例如洗傷口、轉身(較多身體接觸)等,基本裝備如外科口罩、手套外,護士亦會穿着保護衣。如果更換胃喉的話,更會以全套保護裝備上陣。」
做好感染控制 護士返醫院即洗澡更衣
完成上午的家訪工作,社康護士返抵醫院後,為做好感染控制,更會先洗澡及更換乾淨的制服,「護士一旦受污染或感染,有機會傳染其他人,因此我們必須好好保護自己,再進行下午的工作。」陳姑娘表示,下午主力在院內處理文書工作、交更、整理病人評估臨牀紀錄和編排翌日行程等。
疫情下,大部分病人和家屬都不想入院,既擔心住院有機會受感染,又怕家人不能探望,社康護士遂成了他們社區的醫護支援。另一名威院社區外展服務註冊護士李龍生表示,「部分病人可能長時間未有覆診,我們會透過家訪時了解和評估病人的整體情况,有需要的話可轉介門診。」
投身護士已逾5年的李龍生,護理學碩士課程畢業後,先在大埔那打素醫院的內科工作了2年,其後加入威院任職社康護士至今。他分享,「內科病房的個案,會較為緊急,有很多治療要跟進;而社康護士每次家訪,除了護理工作外,亦要關顧病人的身心靈,由於相處時間較多,病人較固定,會較易建立感情和關係。」看着病人逐漸康復,便是他工作最大的滿足感。
不同家訪場景 考社康護士應變能力
他說,家訪常見的病症護理包括心臟病、慢性阻塞肺病、糖尿病等;另有複雜的手術傷口護理、氣管造口、造口袋;也有更換尿喉、胃喉、引流護理等;其他還有藥物跟進和病人教育等工作。「曾到一名患糖尿病男士家訪,每次跟進他所服用的藥物時,總是因為家中較凌亂而找不到藥盒。我便要像偵探般『尋寶』,因此平時亦會帶備藥盒作後備。」
陳姑娘憶述,以往前往一些村屋家訪時,曾被8隻狗圍困,即使本身養狗的她也難以應付如此驚險場面……「當時要致電病人家屬出來『拯救』我!」自此之後,每次探訪村落的新症時,她會先約家屬在村口等,另外亦有進修防狗咬的課程等,以應付不時之需。
早前沙田區有院舍的員工確診,院友不想到檢疫中心隔離,兼任老人評估小組成員的陳姑娘,當時亦有份參與院舍的外展服務,便稱院舍要大清潔,哄院友入營度假外,還協助院舍職員準備行李清單和入營探訪等。「無論是院舍或家居的外展工作,工作總有窩心時,如病人會視我們為朋友,包括請飲湯、送贈畫作等。」李龍生亦表示,他和病人會彼此關心對方,如他結婚生仔後,病人不時詢問家人的近况。
社康護理工作豈止「兩喉一針」 新一代護士面對病人病症多樣性
過去有人說社康護理服務為「兩喉一針」,意指為病人插尿喉及胃喉和打針,屬較基本的護理工作,新界東醫院聯網社區外展服務部門運作經理詹俊琼認為,以上觀念早已不合時宜。「現時病人的疾病較以往複雜,不少更是多樣性,對新一代護士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均提升了,其中社康護士更要具備不同的專科訓練,如呼吸系統科、糖尿科、傷口及造口等,才可為病人提供適切的服務。」此外,他們要願意接受挑戰、擁有創新思維,保持持續進修之心,並跟不同團隊合作。
社區外展服務多元化
她表示,現時該聯網的社區外展服務設3個小組,護士有機會輪調不同組工作,分別是:
社康護理服務
透過家訪,為不同病症和年齡層的病人提供護理服務,向病人及家屬講解預防及治療的知識,在有需要時向醫生報告病情,加快病人的康復進度。
老人評估小組
成員包括醫生和社康護士,為院舍的長者提供全面評估及治理,除康復計劃外,小組並為院舍職員提供適當的培訓,以促進社區的延續護理。
支援長者離院綜合服務
由醫生、護士及專職醫療人員組成的團隊,以醫社合作形式,為出入醫院機會較高的長者,提供一個快速的醫護和社區照顧的支援。
其中社康護理服務,一般是由不同醫院和門診轉介。「現時除了轉介個案外,我們亦會主動跟不同專科合作,如外科、糖尿科等,希望可以及早給病人作出支援,例如最近跟急症室合作,推出新的服務計劃,讓急症科的長者在不用入院的情况下,也可接受由我們提供外展服務支援。」
多元培訓 拾級成為專科護士
作為社康護士,詹姑娘說,要具備專業知識外,也要能獨立工作、具應變和危機處理等能力。若想成為專科護士(如社康護理、老人科),註冊護士需要完成認可的專科訓練課程,具備不少於4年在該專科工作的經驗,以及完成不同的相關課程,便可申請成為醫院管理局的專科護士。
新入職社康護士需接受為期最少一個月的啟導計劃,由資深護師帶教。醫管局為社康護士提供定期培訓,例如一般護理、長期病患護理等,亦會舉辦「專科社區護理證書課程」,還有其他專科護理培訓如進階的傷口護理等。另有職安健培訓,包括自身安危、安全逃走及預防惡狗等技巧。
專科護士資格 有助日後晉升資深護師
她說,專科護士雖非晉升職位而只是職銜,但此有助日後晉升資深護師職位,如新界東醫院聯網社區外展服務的社康護士,有機會選讀社康護理或老人科專科,日後亦可進修其他課程如糖尿科、心臟科等。
以陳姑娘為例,已完成護理深造學院的社康護理和老人科專科培訓,計劃再深造感染控制課程。李龍生則已完成呼吸內科的專科培訓,現正輪候修讀社康護理專科課程,日後亦想進修進階的傷口及造口護理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