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的健康意識日漸提高,對食物、營養、促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等方面尤為重視,怎樣才能「吃得其所」?作為新一代的營養學家,除了在社區推廣正確的營養知識外,更要肩負為活齡人士、長者的健康把關!香港理工大學(下稱「理大」)開辦的「營養與健康活齡理學碩士」課程,引入註冊營養學家制度,既提升畢業生的專業水平,更重要的是開拓更多市場職位,有學者指出,近年不乏中小型企業進入食品市場,對營養學家有一定需求,由產品配方以至公共健康等範疇都可以提供專業的建議,共同為社會大眾健康make a big difference!
港人平均壽命繼續成為全球之冠,不過,各種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等卻有上升及年輕化趨勢。及早做好社區的營養推廣工作,有助減少整體的患病人口。
營養學家填補社區及機構人手缺口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研究助理教授羅家禧博士表示,現時愈來愈多長者社區中心、非政府組織(NGO)等設有基層醫療服務,協助長者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如為長者量度不同的身體指數:血壓、脂肪/肌肉水平分佈等,然後交由相關員工(如社工)跟進。一般來說,社工可解答一些簡單的健康問題,若遇上較複雜的健康狀况,則未必可提供協助。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黃文秀教授指出,雖然近年政府積極加強長者的基層醫療服務,但現况是社區未有足夠的專業人士配合,而社工亦非這方面的專家,故較難應付。另一方面,醫院或醫療中心等機構的護士,其職務已十分繁忙,未必能兼顧太多健康、營養教育等工作。「以上機構若設營養學家一職,正好填補了這個缺口。」
營養學家以預防疾病為本 多元實習開拓職位
黃教授表示,現時全世界也重視健康、營養等課題, 香港也不例外。營養學家以預防疾病為本,工作包括在社區傳遞正確的營養資訊和觀念,對象包括任何年齡和階層人士,另外也會進行營養學研究。
理大於2020年開辦「營養與健康活齡理學碩士課程」,是本港首個在社區環境提供實習的營養學碩士課程,培訓營養學家在不同領域發揮所長,促進本港社區的健康教育,尤其是針對長者、活齡人士的服務需要,冀能達到最佳營養狀况和預防疾病的目標。課程畢業生更可申請成為副註冊營養學家。
黃教授表示,「我們希望透過多元的社區實習,讓有需要的僱主認識更多營養學家和我們的學生,開拓更多相關職位。」課程亦有邀請健康、營養相關的業界人士分享,如介紹營養基因組學(Nutrigenomics)的新技術和工作等。「很多這類公司需聘請營養學家進行蒐集資料、提供意見、支援教育,以及為客人提供飲食建議及跟進等。」除此之外,也有健康食品公司有意聘請畢業生從事市場工作,務求推廣時能提供正確和專業的營養知識。
理大課程 符合英國營養協會學位認證5大要求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專任導師兼碩士課程主任李詩盈博士表示,「營養與健康活齡理學碩士課程」是根據英國營養協會學位認證的5個核心能力要求:科學、食物/食物鏈、社會/社交行為、健康及職業操守而設計。
課程設10個必修科,密集式的編排,讓學生掌握應用性的營養學知識。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許麗玲博士表示,在「公共衛生營養學」一科,主要是培養學生掌握各種影響健康的因素,包括飲食習慣、營養,以至貧窮和社會問題等。她指,課程着重提升學生分析批判學術研究的能力,以至傳遞正確和專業的營養和健康資訊,從而做好推動公眾健康的角色。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趙丹玥博士續說,在「食物準備和餐單設計」一科中,學生要裝備食品科學的基礎知識,他們會參與小組研究,為不同組別的人設計餐單,如為患慢性疾病及經濟狀况欠佳的長者設計餐單,有助他們日後在各社區層面服務時,能夠易地而處。另外,學生也有烹飪課,可親手烹調不同的中西菜式。
課程強調社區實習 接觸不同社群實踐所學
黃教授表示,「註冊營養學家在香港是一個新的專業資格,有了專業註冊制度的保障,有助提升畢業生的地位和行業的專業水平,同時亦有監管作用。」過往本港的營養學家不用接受社區訓練,此課程則強調社區實習,提升學生與人的連接能力和公共衛生層面等的工作。
羅博士表示,課程有兩個實習科目:實習I(40小時)及II(60小時),前者會安排學生到2至3間不同機構,如社福機構、學校、長者日間中心及理大活齡學院等實習,跟不同社群的長者接觸,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溝通技巧,並由實習單位的導師作指導。
跨代學習 學生與活齡人士加深了解
其中實習I合作機構之一的理大活齡學院,服務對象屬於較活躍的初老人士(young-old)。李博士指,在剛完成的實習,有活齡學院的成員表示十分欣賞學生精心策劃的活動,認為學生提供的建議非常有用,而且活動效果勝預期。此外,成員認為通過這種跨代學習的模式,有助年輕人和成員加深了解和建立友誼。
羅博士續說,實習II方面,學生可因應個人興趣,選擇相關的機構或範疇,參與設計跟營養推廣相關的活動,並在理大導師的指導下撰寫報告。學生從不同營養相關的社區服務,如聖雅各福群會,醫護行者等,實在地了解不同階層、背景人士的健康需要和狀况,並因應所學設計活動。
李博士補充,其他實習機構還有非本地的社區服務,如香港非洲中心,非本地學生可在不同情景和語境下實習,了解少數族裔的飲食文化和給予建議。「透過實習,學生了解個人興趣和能力,為將來事業鎖定目標,同時建立人脈關係和擴闊眼界。」學生亦可選擇以專題報告(capstone project)代替實習II。
新一代營養學家:具健康科學知識 關心社區 成健康把關者
教學團隊方面,除營養學家、註冊營養師外,還會邀請不同國家的營養學教授授課,亦會舉辦專家講座和分享會,讓學生了解營養學家在不同國家所發揮的職能、全球營養學最新研究進展等。
如何要成為新一代的營養學家?李博士表示:「以社區營養學家為例,工作需要面對人,而這學科亦非只管在實驗室工作的Hard Science,故投身者要多關心社區,例如關注不同的長者健康計劃,為他們設計更多不同的營養與健康推廣項目等。」黃教授亦強調,作為為健康把關的一門專業,加上在可見的將來,本港面對加劇的人口老化問題,營養學家除了具備營養學知識外,兼備健康科學的相關背景和專長,相信對長者工作會更到位。
兩名修讀「營養與健康活齡理學碩士課程」的學生何詠烯和湯逸翹,透過課堂和實習,獲取不同的得着和啟發。二人均希望畢業後多關注活齡及社區人士的營養問題,能運用所學的營養知識貢獻社會。
何詠烯 :
新營養學知識和觀點 有助啟發思維
學科實用性高,透過作業及小組研習等,例如營養評估、針對個人及家庭的餐單設計及營養健康活動設計等,讓我學以致用;不同的嘉賓演說,讓我對營養學家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實習時首次跟不同團體的長者接觸,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及營養需要,並作出飲食建議,令我印象深刻。
此外,實習中有機會跟真實的服務對象接觸,有助裝備成為社區營養學家。而不同老師和專家帶給學生新的營養學知識和觀點,亦有助啟發思維,日後貢獻社區。
湯逸翹 :
跨代學習經驗 應用所學助事業發展
課程設計十分實用,除涵蓋應用性的營養學知識外,亦包括與活齡人士的精神健康和飲食輔導技巧,貼近他們的需要。教學團隊熱心協助同學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和樂於分享經驗。透過多元的實習活動,我們能與社區及活齡人士連接,互相學習;不同的學科專題研習更讓同學們多了交流及分享工作經驗的機會,裨益不少。
其中跟長者進行不同的營養工作坊,更是一種難得的跨代學習經驗。而認識不同背景的同學,是另一種得着。進修所獲的知識和技巧對我日後的事業發展十分有幫助。
課程Q&A
「營養與健康活齡理學碩士課程」有何特色?畢業生可獲哪些專業資格?
李博士:課程根據英國營養協會(UK Association for Nutrition) 標準設計,畢業生可申請成為副註冊營養學家(Registered Associate Nutritionist),具3年或以上工作經驗,更可申請成為註冊營養學家(Registered Nutritionist)。會員需要持續進修,包括參加各類營養相關的學術會議、講座與培訓,才符合續牌資格。我們現正積極爭取畢業生自動成為註冊副營養學家的資格。
現時本港符合提供營養資訊的專業人士分別是營養學家(Nutritionists)和註冊營養師(Dietitians),政府暫沒有法例規管以上專業資格,主要是透過自願和各學會進行資格認證及自我規管。
課程是否設有獎學金?學額有多少?
李博士:課程納入教資會「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獎學金計劃」的合資格課程,今年設有5個獎學金計劃的學額,連同課程提供的30個學額,合共有35個學額。其中獲資助的學生,只須支付42,100元學費,餘額會由獎學金支付,資助上限為12萬元。除以上獎學金計劃外,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另設入學獎學金計劃,學業成績卓越的申請人(共2名),可獲頒發一次性獎學金10,000元。
學生背景包括哪些?畢業生出路如何?
李博士:學生一般具備健康、護理、食品和營養等相關背景,例如有護士、物理治療師等,亦有中醫、瑜伽導師等。畢業生出路多元化,他們可投身政府、食品行業、社區組織等機構,策劃膳食安排、傳達營養資訊、提供營養顧問服務、教學及進行相關學術研究等工作;也可以選擇創業或開發相關的應用程式。曾有表現良好的實習生,畢業後加入了實習機構從事營養工作,以及在大學參與社區營養項目研究等,另亦有部分修讀復康相關碩士課程。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
查詢電話:3400 8812
電郵:msc.healthyageing@polyu.edu.hk
網址:https://www.polyu.edu.hk/ab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