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Social Service

現職社工增值 理財社會工作證書課程 理財教育 助人自助

(資料由客戶提供)

截至 2020 年 3 月,註冊局公布最新的註冊社工人數為 24,440 人,而「住宿護理及社會工作服務」職位空缺數字亦上升了 19%,相信不少抱有理想的年青人仍然樂於投入社工界。面對每年有逾千名應屆畢業生投入社會工作服務行業,現職社工又如何增值自己,提升個人競爭力?「理財社會工作證書課程」正為希望學習理財社會工作的現職社工而設!

理財社會工作證書課程為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認可的課程,由香港家庭福利會及美國 Center for Financial Social Work 合辦,滙豐銀行150週年慈善計劃贊助,2016 年開始至今已發展至第四屆,歷年來已完成課程的社工逾80人,他們大都能夠學以致用,當介入不同的財務問題時以專業的知識、技巧及態度予以幫助,助人自助。理財社會工作證書課程 2020 將於今年 6 月 1 日起開課,現已公開接受報名!

理財社工課程的得着


理財社會工作導師葉玉瑩(Ruby)

作為理財社會工作導師的葉玉瑩(Ruby)曾是第二屆課程的學生,當時由來自美國 University of Maryland 的沃夫森(Reeta Wolfsohn)親自授課,第三屆開始更加入了實習安排,讓學員可以用個案、小組或活動形式將理論實踐出來。課程現獲得滙豐銀行贊助,同時獲社工註冊局「社會工作者自願持續專業發展計劃認可,可獲得 34 個學分。其實學習成為理財社工,並不是為了協助服務對象投資賺錢,而是希望能夠提升他們的積極理財意識,把財務上的阻力轉化為人生規劃的助力。

葉玉瑩笑言,她剛投身社會工作時,連強積金也不知道如何選擇,自覺從小缺乏理財教育,容易受情緒影響而過度消費,開心想購物,不開心也想購物,但每一次的購物是否真的有需要?後來她在課程中學習到反思購物的過程,如何減少物慾對個人心態及行為的影響,最後也改變了自己的消費心態及理財觀念,可以更有自信心地面對理財問題,及前瞻性覺察到受助者潛在的財務問題和需要。

課程中,除了教導了解個人的金錢態度及價值觀,也會學習如何幫助受助者避免陷入債務危機,然後透過財務計劃,訂立財務目標及優先次序以協助受助者建立穩健的財務。除了認識基本的投資術語及不同選擇外,還會學習識別消費形態,分析受助者的消費誘因及習慣從而作出合適的介入,最後是如何有效地在日常工作上實踐「理財社會工作」的理論和工具。

課程着重理論與實踐


社區戒毒社工陳定倫

作為社區戒毒社工逾 10 年的陳定倫,完成了第三屆的理財社工課程,他認為課程架構全面,既有考試又有實習要求,所以吸引了來自不同服務界別的社工來報讀。課程中除了學習不同的理財知識,亦對破產管理、債務重組、保險、股票、債券投資,以至強積金的管理方法等,都有更深的認識,而且非常貼地和實用,對自己和工作上都有所幫助。

很多青少年都沒有理財觀念,沒有錢就問父母拿,或是問朋友借。有一個 16 歲的個案,因貪玩而吸毒,中四輟學後也不願意工作,後來父母向社工求助。「當初我每星期跟他見面一次,檢討他的消費習慣,例如計算自己的收入和支出,還有他將來想過怎樣的生活?應該如何一步一步達成儲蓄目標等。後來他發現減少玩樂一個月後,已經儲到錢買新電話,然後也得到父母的認同及肯定,幾個月後他已不用再問父母額外拿錢,也開始自己兼職賺錢和儲蓄,還戒掉吸毒的壞習慣了,個人變得更有自信。」陳定倫表示,由於大部分服務個案都涉及財務問題,所以理財社工的課程讓他能更深入地跟進受助個案,真正幫助受助者逐漸改變其理財態度和習慣。


家庭服務社工陳玉鳳

任職家庭服務社工一年半的陳玉鳳,同樣是第三屆理財社工課程的畢業生。她笑言:「其實我自小對理財概念也不太清晰,因為父母沒有特別教導,連大學的社工課程也沒有學到這方面的知識,所以缺乏經驗的我讀完這個課程後,現在可以更有信心地將理財知識運用在工作上。」青少年亂花錢的行為非常普遍,但原來透過了解人們消費行為背後的因素,例如家庭成長或朋輩的影響,就可以協助他們對症下藥,慢慢學習理財,如何用得其所,避免欠債等。

陳玉鳳最近輔導一位中三的青少年,他永遠覺得父母給他的零用錢不夠多,釀成不少家庭爭執。理財社工課程中,她知道有一些APP其實可以幫助記錄個人消費模式,於是她和這位受助者,以及他的父母一同用APP記錄每天花費,並跟他們定時作出檢討,究竟什麼是「需要」和「想要」,幾個月後這個家庭的情况已大大改善了。

家福會大力推廣理財教育 冀社工同為理財社會工作者

香港家庭福利會(家福會)早於2007年起在本港推行理財教育,以預防及治療性角度提供一系列的個案諮詢及服務。在 2016 年獲得滙豐銀行 150 週年慈善計劃贊助,引入沃夫森(Reeta Wolfsohn)在美國獨創的理財社會工作證書課程(Financial Social Work Certificate course),進一步針對香港青年推展 SQUBE 理財教育。

課程踏入第四年,家福會展望社福界有更多人認識「理財社會工作者證書課程」,有望持續令更多社工同時擔任「理財社會工作者」的角色,以教育大眾健康理財及協助服務對象預防及處理財務問題。現時香港仍沒有強制性的基本理財教育課程,由小學的品德教育,以至中學的生涯規劃,都沒有系統性地教導理財的重要性,故此,家福會繼續伙拍不同的持份者,包括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及滙豐銀行等機構於中小學推行理財教育課程,甚至期盼長遠能將理財教育放到大學社工系課程中,培育下一代良好的理財文化,從而構建更健康穩定的社會。

課程介紹:

https://www.fechk.org/activities/socialworker/b-475f33eaa9/

課程單張:https://bit.ly/2V6g4Tn

網上報名:https://bit.ly/2UJWq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