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Social Service

正確認識死亡 人生必修課 支援喪親者5大注意事項

死亡,真的很遙遠嗎?單是一場新冠肺炎,已奪走了全球超過134萬人(截至2020年11月19日)的性命,更教人體會生命無常,要活好當下的每一刻。從事人本服務者如醫護人員、安老服務從業員社工輔導員教師等,若能正確理解死亡,掌握臨終關懷、哀傷輔導及生死教育等介入技巧,不僅有助個人做好預備,亦能協助改善體弱長者、病患者的晚期生活質素,支援喪親者渡過哀傷期,以及教育公眾正面看待死亡。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正確認識死亡 人生必修課 支援喪親者5大注意事項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人本服務工作者若能增進死亡學相關技能,不僅能做好個人預備,思考面臨死亡時應有的後事安排,亦能應用於工作上,為體弱長者、晚期病患者、喪親者提供適切的支援。
正確認識死亡 人生必修課 支援喪親者5大注意事項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人本服務工作者若能增進死亡學相關技能,不僅能做好個人預備,思考面臨死亡時應有的後事安排,亦能應用於工作上,為體弱長者、晚期病患者、喪親者提供適切的支援。

「死亡無處不在,也可突如其來,故人人也應認識死亡,以正面的態度看待,並及早做好預備,才能活好當下。」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美國死亡教育及輔導學會認可死亡學院士(Fellow in Thanatology)梁梓敦(Arnold)稱,特別是需要處理與死亡相關議題的人本服務者,包括: 醫護人員、安老服務從業員、社工、輔導員、教師等, 更應增進有關方面的技能, 以應用於工作上。

正確認識死亡 人生必修課 支援喪親者5大注意事項
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安寧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美國死亡教育及輔導學會認可死亡學院士(Fellow in Thanatology)梁梓敦(Arnold)

支援喪親者 5個不得不知要項

作為身邊人, 應如何支援及安慰喪親者, 助他「接」哀順變? 哪些說話不該說呢? Arnold提醒, 有以下5 個Dos & Don’ts︰

1. 別把哀傷做比較

「你為何這麼傷心?我親人去世的時候都不是這樣子。」「寵物死了,又不是人死了!」感情無分是人還是動物,而且每一種關係中愛的程度都不同,哀傷程度也不同,這些說話反令喪親者覺得安慰者不理解他、是在批評他。

2. 哀傷不能被取代

哀傷是拿不走, 也不能被取代的。例如: 面對流產胎兒媽媽的傷痛經歷, 身邊人卻說: 「你還那麼年輕, 下次生過個。」「不要緊, 你還有兩個小朋友。」這種「安慰」反令媽媽更感傷心: 「失去的這一個呢? 莫非不是生命嗎? 」即使將來再生孩子, 也是獨立的生命, 不能被取代。

3. 好心或會做壞事

一句「節哀順變」、「R.I.P.」、「不要太過傷心難過」安慰喪親者,是否適用?Arnold指,講者有心,聽者無意, 對經歷嚴重傷痛的喪親者來說, 上述說話皆沒有什麼作用。

!行動較說話更為重要

4. 擔當陪伴者及聆聽者角色

支援者應擔當陪伴者和聆聽者的角色,可透過簡單的身體接觸如擁抱、握手、拍肩膀、把自己的肩膀借給喪親者依靠, 以表達關心, 讓喪親者感受到並非獨自面對; 同時應鼓勵喪親者抒發悲傷情緒, 另不要對他下判斷, 假若他不願多講, 切勿勉強, 應給予他空間。

5. 協助喪親者提升生活適應能力

支援者可分擔喪親者日常的生活事務,如煮飯、洗衫、照顧小朋友等,並告訴喪親者只需好好休息。繼而協助喪親者適應和學習新的生活技巧,負責以前由逝者擔任的角色和任務, 為進入新生活做好準備。

正確認識死亡 人生必修課 支援喪親者5大注意事項

認識死亡學 掌握介入及輔導技巧助人自助

有意認識死亡學,助人自助?香港專業培訓學會開辦的「死亡學證書」課程系列,任何有興趣人士也可按自身興趣,自由報讀個別課題。過往學員包括來自社福機構、醫院及政府部門等機構, 另有行政人員、傳道人及退休人士。

上述課程分為基礎課程、專題課程、實務督導3個階段。學員會在導師帶領下,參與體驗活動,回顧自身經歷、反思對死亡的態度和想法,並了解不同文化宗教的死亡觀知識;繼而按不同主題(臨終關懷、哀傷輔導、生死教育、安寧服務義工發展),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和基礎實務技巧。最後透過小組討論,配合導師深入分析及建議哀傷輔導及臨終關懷個案的介入手法,以及生死教育活動策劃的流程和內容介入手法,讓學員掌握箇中輔導及活動帶領等技巧。

正確認識死亡 人生必修課 支援喪親者5大注意事項
課堂採用多樣化的模式包括:短講、課堂習作、小組討論、經驗分享、示範、實例分享、短片播放;個別課題更設有督導課,讓學員以多角度及不同層面思考與死亡學相關的各個課題。

不同目標對象 推行生死教育方式有別

擔任課程導師的Arnold以生死教育為例, 應從小教育; 在策劃相關推廣活動時, 需按不同的年齡層而使用不同的介入手法。「若對象是幼稚園小朋友, 可透過用繪本說故事的方式; 中小學生可參加反思性活動, 如體驗式工作坊, 給他們多一點時間跟空間去思考; 成人則可透過實地考察; 而長者相對明白自己的時日有限, 故可策劃一些設有實質主題( 如訂立遺囑、殯葬) 的資訊性活動, 如講座、電影欣賞等靜態活動, 助他們作好身後事的準備。」

修畢上述課程者,有何自我增值途徑?Arnold建議,可考慮以自修形式,完成美國死亡教育及輔導學會(ADEC)的網上課程, 再通過相關資格試, 以取得認可資格。

相關課程

課程名稱 死亡學證書課程系列 教師專業進修課程證書
(香港生命教育)
善終服務支援基礎課程
開辦機構 香港專業培訓學會 香港教育大學 香港青年協會持續進修中心
修讀模式 兼讀制,共7天(每天7小時) 兼讀制,共5天 兼讀制,共3課(每課2小時)
內容簡介 課程根據美國Association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的操守守則,提供生死教育服務的人士需具備3 個範疇的專業能力,包括個人能力(SelfCompetence)、知識能力(Knowledge Competence)及技巧能力(S k i l lCompetence)作出安排。課程系列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基礎課程(必修課:個人預備及宗教死亡觀)

‧第二階段:專題課程(臨終關懷、哀傷輔導、生死教育、安寧服務義工發展及實用知識)

‧第三階段:實務督導(哀傷輔導及臨終關懷實務督導、生死教育活動策劃實務督導)

國際及區內有關生命教育的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如何回應新一代的成長需要及挑戰

.國際及區內的生命教育理念如何在香港的本地化及其闡釋

.香港生命教育的範例的個案研究,主題包括但不限於:

生死教育、逆境及抗逆力、情緒管理、正向同儕關係的建立、培養自尊、生涯規劃等

.實踐生命教育的基本策略:知識、情感、意志、行動

.由學校、教育機構、大專院校、非政府組織所發展的生命教育資源

課程介紹各類型善終服務知識,讓學員認識香港的殯葬制度、設施、程序與服務,以及身後事的預備工作及選擇,教導學員積極面對生死議題,同時加強對善終服務的實務知識。內容包括:

‧基本殯葬流程介紹

‧身後事預算及預備工作(遺物處理、骨灰處理、生前意願及喪禮意願)

‧不同疾病或死因導致的遺體影響

‧現時政府關於遺體處理的衛生條例

‧遺體處理技巧(穿衣及化妝等)

‧如何選擇長生店

.倩影流芳相片拍攝

.臨終病人及喪親者心理輔導技巧

.生命反思

查詢資料 3111 0264

https://www.hkspt.org

2948 7589

https://www.eduhk.hk

2130 4000

https://clc.hkfyg.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