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Others

新興太空科學涉天文物理航天工程 跨學科訓練 提升人才儲備迎機遇

當太空旅遊已不是夢,「移民火星」也許不再是痴人說夢!太空經濟(Space Economy)被視為未來經濟的新增長點,近年各國積極發展航天科技及開拓太空商業化市場,如太空衛星發射、衛星通訊、太空影像和數據分析、太空旅遊、太空能源等。要迎接太空經濟時代的發展機遇,抓住龐大的太空商機,培育更多太空科學相關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太空科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各國無 論在軍事抑或商業層面都積極開拓 太空業務及發展航天科技,帶動對 相關人才質與量的需求不斷上升。
太空科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各國無論在商業抑或軍事層面都積極開拓太空業務及發展航天科技,帶動對相關人才質與量的需求不斷上升。(相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https://pixabay.com/

太空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香港大學(下稱「港大」)理學院物理學系首席講師潘振聲博士表示,近8至10年太空商業化議題尤其受到關注。「隨着衛星走向微型化發展,加上一次可發射更多數量的微型衛星,令衛星生產及發射成本下降,變相大幅降低衛星通訊的門檻,吸引更多企業願意投資。」

香港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首席講師潘振聲博士
香港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首席講師潘振聲博士

太空行業發展潛力大 太空科學人才不可缺

太空科技並非遙不可及,實質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應用於不同範疇如農業、醫療、物流、防災、工業等。

潘博士以農業應用為例,實時技術配合航天科技,有助提升糧食產量。「透過衛星影像識別、全球定位系統(GPS)資訊、天氣預報系統等技術,有助做出最合適的耕作決策與處理,能提升農作物的收成及農業生產力,甚至改善全球糧食危機問題。」

香港具國際聯繫及大灣區地理優勢 發展太空科學需急起直追

太空經濟市場已被視為新兵家必爭之地,全球正着力推動航天科技的發展及開拓太空商業化市場,如太空衛星發射、衛星通訊、太空影像和數據分析、太空旅遊、太空能源、太空採礦等。根據2017年發佈的《摩根士丹利報告》估計,全球太空產業收益將從2016年的3,500億美元急增至2040年的1.4萬億美元。

以中國為例,單在2018年便發射了39枚衛星,是2017年的兩倍,亦比世上任何國家都多。潘博士表示,內地航天科學行業發展愈趨蓬勃,對太空任務日益重視,可預見日後對大灣區人才的需求將十分殷切。

「香港作為全球大都會,具有穩固的國際聯繫及大灣區的地理優勢,確實應該抓緊太空科學於內地以至全球的發展機遇。」大灣區城市中,珠海、深圳、廣州將成為推動航空航天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的重點廣東城市,他不諱言,香港在發展太空科學方面仍在起步階段,務必急起直追,提升太空科學人才儲備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相關文章:【大灣區科研】自然科學研究年輕人才缺 學者盼集兩地各科精英融合

太空科學:新興學科 涉獵跨學科知識

為培育新一代的太空科學專才和工程師,港大物理學系於去年推出本地首個「太空科學碩士課程」,擔任課程總監的潘博士稱,課程適合對有志投身業界(特別是立志參與太空大型研究項目)的人士、太空科學愛好者修讀。

太空科學涉獵跨學科知識,課程會重點教授太空飛行推進、太空天氣概論、遙感探測、輻射探測與測量、小型衛星設計等實務知識。
太空科學涉獵跨學科知識,課程會重點教授太空飛行推進、太空天氣概論、遙感探測、輻射探測與測量、小型衛星設計等實務知識。

太空科學是一門新興學科,涵蓋天文物理學、航天工程、電子、遙感探測和太空探索等多個範疇,上述課程內容圍繞太空科學和相關科技及理論的知識,助學生日後從事相關工作和在研究方面打好技能根基。

學生畢業項目應用所學 業界專家分享行情

課程學生需在導師的指導下, 完成與學科相關的「畢業項目(Capstone Project)」,應用所學。潘博士說:「學生可就個人感興趣的主題進行研究,又或是參與學院老師的現有項目,舉例:有學生參與港大微型衛星設計及應用的前期工作,以及利用衛星數據研究光污染問題等。」

課程會邀請行業機構(如香港航天科技集團)的 代表分享就業前景,助學生規劃未來。
課程會邀請行業機構(如香港航天科技集團)的代表分享就業前景,助學生規劃未來。

課程還會邀請業界專家及代表,分享行業的最新技術及就業前景;另設有機構參觀及實習機會,讓學生增強對行業的了解及累積工作實戰的機會。就業出路方面,畢業生可投身小衛星設計、遙感探測、數據分析、研究等工作。

電子工程師興趣出發 藉進修碩士探索太空夢

對天文、太空主題感興趣的鄭歡樂(Stephen),一直關注相關新聞,甚至會研究一番。2020年修畢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本科課程後,他任職了約一年助理電子工程師,主要負責就產品的硬件設計和電子元件集成,開發相關技術解決方案。有感自己不太適合於工廠環境工作,加上工作發展空間有局限,他遂決定進修增值,為自己開拓更多元化的就業選擇。

鄭歡樂(Stephen)
鄭歡樂(Stephen)

從興趣出發的Stephen,入讀港大首屆「太空科學碩士課程」。「此課程結合太空科學學科知識及應用層面,最有趣是數據處理的相關科目,涉及AI、機器學習如何應用在太空層面。」

打開太空科學知識之門 研究不同太空問題

非商科出身的他認為,「太空科學創業」一科挑戰性較大,「課程邀請了嘉賓講者分享太空經濟市場及相關發展潛力,令我眼界大開。」太空垃圾問題日益嚴重,威脅航天器軌道運行的安全,他與組員透過小組習作,以太空垃圾回收計劃為題,討論把太空垃圾循環再造,既有助解決太空垃圾問題,亦可化為商機。「同學來自不同背景,有助互相啟發及刺激思維。」

他分享一次難忘的學習經歷,早前參加了以STEM為主導的「新時代太空經濟計劃」,為參加計劃的其中兩間中學講解如何設計小型衛星;以及就他們應用太空科技以應對全球危機,在探索主題、提出具體解決方案等方面給予意見。其中一個中學團隊提出透過紅外線感測器的立方衛星,精準檢測全球油污外泄範圍,以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方式處理油污問題,獲得其中一項大獎呢!

「太空科學概念及知識應從小培育,香港中學生擁有高度創意,且對待科學態度認真。透過與中學生、導師們的互相交流及分享心得,令我得到不少啟發,獲益匪淺。」

趁年輕開拓多元發展路向 冀入職太空科技公司

畢業在即的Stephen認為,修讀此課程的最大得着是開拓了另一門專業知識領域,相信對日後求職轉職不無幫助。「我希望趁年輕嘗試不同的領域,發掘事業的更多可能性,如入職太空科技公司,從事項目工程師或數據分析等工作。若有機會,我也希望到其他地區發展,以擴闊國際視野。」

部分相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