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Education

教大視藝教育碩士課程重實踐 培育新一代 各行各業融入藝術之美發揮創造力

【香港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與創意實踐文學碩士」專輯】

對美感的追求,在各行各業愈見備受重視,其中視覺藝術與生活深度融合,更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香港教育大學(下稱「教大」)自開辦集藝術、研究與教育大成的「視覺藝術教育與創意實踐文學碩士」【MA(VAECP)】課程後,吸引了不少對藝術感興趣,以至眾多教育工作者及藝術界別以外的人士修讀,通過與業界的交流和實踐,學生和畢業生已把藝術之美融入不同行業、崗位之中,發揮不一樣的創造力。有學者深信,在可見的將來,新一代定能憑着前瞻的視野和創新的藝術思維,為視覺藝術教育寫下新篇章。

洪強教授(後排左二)稱藝術與生活緊密相連, MA(VAECP)課程旨在培養學生透過觀察對生活和 設計反思,創作出用家角度出發的作品或展覽, 同時提升教學技巧。
洪強教授(後排左二)稱藝術與生活緊密相連,MA(VAECP)課程旨在培養學生透過觀察對生活和設計反思,創作出用家角度出發的作品或展覽,同時提升教學技巧。

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及「視覺藝術教育與創意實踐文學碩士」課程主任洪強教授表示,視覺藝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透過培養美學,能夠學會更細緻地觀察生活、提升敏感度。「例如在欣賞一道門時,我們可以從門框的比例和顏色的運用,洞察設計師的考量。」美學還可以培養新一代的創意和批判性思維,在新發明誕生的過程中尤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及「視覺藝術教育與創意實踐文學碩士」課程主任洪強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及「視覺藝術教育與創意實踐文學碩士」課程主任洪強教授

科技與藝術交融 教大視藝教育碩士課程前沿實踐

隨着近年科技與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藝術界也在探索將科技融入創作的新方向。洪教授認為,科技不僅能夠提升藝術作品的視覺效果,還能為藝術家提供更廣闊的創作空間。例如現代版畫運用水溶性物料等創新材料,在拍攝廣告和音樂影片時借助機械臂等先進設備,正好為藝術家提供了全新的表現手法和可能性。

投身教育工作18載的洪教授表示,教大開辦的一年全日制「視覺藝術教育與創意實踐文學碩士」課程,採用多元化的學習與實踐模式,涵蓋視覺藝術獨立研究、香港藝術管理、視覺藝術教育中的研究方法、當代數碼媒體與實踐等科目。學院很多教師不乏藝術家身分,與業界有着緊密的聯繫,對學生緊貼業界趨勢、掌握最新科技和知識所需,以及日後投身職場均大有裨益。

學生到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參觀 潘迪華展。
學生到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參觀潘迪華展。

藝術教育深入業界 多元活動促進中港師生交流

洪教授憑藉他在藝術界的經驗和人脈關係,特意為碩士課程學生邀請眾多內地及海外藝術家和業界專才來校,舉辦講座和工作坊,與學生分享他們在業界的經驗。這些專業人士包括策展人、版畫設計師、數碼設計專家、廣告和音樂導演、音樂家等。

同時,課程亦積極與業界合作,例如與 K11 Art Foundation 的合作項目中,學生在指導下構思了一套供公眾使用的網上資源,並針對小朋友的需要設計學習材料,更代入藝術工作者的角色扮演導賞員、學習相關技巧,實踐在課程所學的藝術教育知識。此外,教授與學生們還一同參與香港故宮博物館、高山劇場、大型國際藝術展等多媒體互動展覽和創作展覽,學生可以與各大展覽的策展人會面交流,並以第一身接觸藝術管理人員,了解他們的實際工作,將來更容易投身業界。

香港和大灣區近年來愈見重視藝術文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需求迅速增長。洪教授強調,面對這一趨勢,藝術教育的普及與推廣更形重要。他除了會邀請內地的藝術家和學者來港進行講座和交流,為學生搭建跨地域的學習平台外,更透露有學生在深圳設立工作室,進行實地創作和實踐,從而更了解兩地的文化藝術生態。

K11 Art Foundation為碩士生策劃藝術教育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藝術文化領域的工作。
K11 Art Foundation為碩士生策劃藝術教育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藝術文化領域的工作。

他認為,藝術不再局限在學校課堂,而是要深入社區,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機構,以及政府部門都應積極參與其中,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吸引公眾參與,提升他們的藝術素養和審美水平。

此外,推廣藝術教育的方式也需要與時並進,增強箇中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洪教授表示,傳統的講座和研討會已難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因此需採用創新的手段,如遊戲、互動體驗等,以吸引更多人參與。

「課程亦積極與內地藝術界建立聯繫,如舉辦『粵港澳高校聯盟』等活動,並與業界合作,帶領學生參加內地考察活動,既可促進兩地師生間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加深學生對當地文化創意產業鏈和發展需求的理解。」

學生到AIRSIDE參觀「想飛」 展覽,策展人陳婉衡(左一) 和區德誠(左二)分享他們的 策展理念和過程。
學生到AIRSIDE參觀「想飛」展覽,策展人陳婉衡(左一)和區德誠(左二)分享他們的策展理念和過程。

藝術管理人員需求殷切 教大培養跨界人才

在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的教學團隊中,Dr Poposki, Zoran擁有豐富的國際藝術經驗,曾在全球各地的博物館、畫廊及藝術節舉辦超過120場展覽。他深信,學生通過參與藝術活動、實地考察和與業界交流,能夠拓展美學表達和創作風格,並提升批判思維和分析能力,這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式學習。為創造輕鬆的學習氛圍,他鼓勵學生勇於實驗、接受失敗,從反思和修正中,呈現更多令人滿意的作品。

Dr Poposki, Zoran
Dr Poposki, Zoran

在視覺藝術獨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ies in Visual Arts)一科中,Dr Poposki指導學生從自主選題、進行初步構思開始,再進行深入研究和內容拓展,期間Dr Poposki會定期審視,並鼓勵學生之間多作交流和合作,以確保研究的質量和深度,而學生的研究成果將在畢業展覽中展現出來。

Dr Poposki, Zoran(右一)鼓勵 學生要有冒險精神,只有不斷反 覆實驗才會成功。
Dr Poposki, Zoran(右一)鼓勵學生要有冒險精神,只有不斷反覆實驗才會成功。

畢業生的出路如何呢?他指出,藝術管理人員在市場上需求殷切,擔當着多重角色,如藝術品管理、展覽策劃、藝術教育與推廣等。在視覺藝術和藝術管理領域,香港以至全球均充滿發展機遇,特別是現代中國藝術在香港的崛起,以及跨界合作和新科技融入藝術創作的趨勢,這些都為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挑戰。

藝術教育新視角 創作背後需反思和批判思維

另一位教師Dr McMaster, Scott R.,擁有豐富的藝術創作和研究經驗,他深信這些經驗能夠為學生提供新的靈感,在構思藝術項目或題材時,幫助他們更好地在創意與獨特性之間找到平衡。他曾在一個自拍項目中詢問學生關於他們手機中的照片數量和最常出現的拍攝主題,結果令人驚訝。「許多學生竟然對此毫無概念!這揭示了在圖像氾濫的當下,拍攝行為已經變得無意識且普遍,真正被選擇和分享的照片卻寥寥無幾!」Dr McMaster鼓勵學生需要在藝術創作和研究實踐中學會多觀察、找出問題,以及作出批判性的自我反思,對創作和研究有莫大幫助。

Dr McMaster, Scott R.
Dr McMaster, Scott R.

教大視藝教育碩士生:

業界師資+研究實戰 成藝術與職業融合根基

8名來自教大「視覺藝術教育與創意實踐文學碩士」課程的學生和畢業生,挾着截然不同的學歷、背景、事業目標……不約而同選擇在教大進修,既是覷準課程的實用性和師資的專業,更提升了藝術思維和專業素養,為各自的視藝教育和藝術發展的理想而繼續努力。

學生們均認為,參與不同的藝術活動能夠將專業知識和技巧付諸實踐,這是一種很寶 貴的體驗式學習。
學生們均認為,參與不同的藝術活動能夠將專業知識和技巧付諸實踐,這是一種很寶貴的體驗式學習。

學生

選讀教大:課程重實用性 老師滿載人文關懷

左起:黃穎祺、齊起
左起:黃穎祺、齊起

黃穎祺:選擇教大是因為課程的實用性和老師的人文關懷。我在理大畢業後,從事了4年的設計工作,其後我轉職至中學擔任視藝助教,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熱愛。我深明教學不是單純地灌輸理論知識,互動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真正體驗藝術的深度;教大的優秀教學團隊、豐富的資源和資料庫,以及實用性高的課程內容,正是我所追求的。

齊起:我很欣賞老師們對教育的熱情和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洪教授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講課時生動有趣,既有耐心又有親和力,在食堂吃飯時遇到他,他總是十分樂意和我們分享交流,這種言傳身教令我感受到作為教育者應有的態度和責任。目前我正在深圳擔任初中的美術實習教師,希望通過這個碩士課程,進一步提升教學技巧和知識,日後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小學視覺藝術老師。

實踐經驗:多元學習活動教學 帶來新思維、新啟發

左起:楊楚喬、吳京蓓
左起:楊楚喬、吳京蓓

吳京蓓:我在內地經營幼稚園和藝術工作室,接觸的小朋友通常很頑皮,我希望通過藝術治療來培養他們的性格,激發他們的創造力。我在教大學習到全新的教學方式和創意思維,其中洪教授和Dr Poposki更經常有跳出框架的想法,為我的工作帶來很多新啟發,例如在一個聲音污染的研究項目,讓我們延伸到人際關係的反思,突破了我們原有的思考模式,對我日後教授學生、實踐活動教學和家校合作,創造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楊楚喬:過去我選科都是偏向理科設計的思維訓練,因此在藝術思維和鑒賞方面相對薄弱。在教大的學習過程中,尤其在洪教授的耐心指導下,我成功完成了多個展覽專案,大大提升了藝術思維能力。最難忘的是為學院設計標誌,期間老師一直耐心與我溝通,經過3個多月的調整,最終呈現出完美的效果。還有Dr McMaster帶領學生到旺角街道考察的經歷,讓我更深入了解香港的文化歷史,啟發了我從視覺美學的角度觀察城市設計的新思維方式。

研究考察:提升審美能力 紮實藝術根基

左起:丁樂、鄧妍
左起:丁樂、鄧妍

鄧妍:在俄羅斯大學攻讀藝術學士及師範課程的我,覺得這個課程的內容非常有趣,涵蓋了視覺藝術教育方法論、當代藝術鑒賞、博物館經歷與藝術批評等多個領域。我們經常到不同地方進行藝術研究,實地考察不僅彌補了我本科階段單純學習繪畫的不足,還大大提升了我的審美能力。深信這些經驗和能力有助我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表達能力,幫助他們釋放壓力,為他們提供更全面、深入的藝術指導。

丁樂:我是在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攻讀插畫本科課程,由於以往的訓練主要集中在插畫技巧上,而這個課程卻讓我學到更多紮實的理論知識,如何將傳統藝術與現代科技結合,以及如何思考創作的目的,並創作出更具意義的作品,為我未來投身教育事業或畫廊管理打好基礎。

畢業生

多元藝術工作 活用所學成就精彩人生

翁靖博
翁靖博

翁靖博:在教大進修時,曾參與許多大小專案,雖然有時我的創作計劃書和設計圖並未被選中,但我從未放棄過。這些項目給予我很多發揮創意的機會,也讓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影響和學習。碩士畢業後,曾從事劇團的舞台設計及藝術教育工作,現於主題樂園擔任演員及油漆專員,工作涉及跟進中央工廠的維修工程和油漆製作進度,參與工廠管理、專案策劃和進度安排,確保機動遊樂設施、場景和道具的外觀能夠完美呈現,為旅客帶來美好的體驗。工作的最大挑戰在於根據不同的場景和需求,選擇使用水性或油性的油漆和塗料,同時還要考慮光澤度和耐用性,正好發揮以往所學的專業油漆技巧、材料應用知識和協作能力。

獲獎學金攻讀博士 實現藝術教育理想

蔡敏:在攻讀碩士課程時,我很榮幸獲得課程的獎學金,這殊榮僅有3位學生獲得。目前我繼續在教大攻讀教育博士課程,這筆獎學金對我的碩士畢業作品和博士課程學習提供了很大支援。獲得獎學金不僅是一種鼓勵,更是對我選擇藝術教育方向的肯定和增強投身這個領域的信心。我已計劃完成博士課程後,向着大專院校藝術教育工作者或在學校、博物館從事相關管理和教育工作的目標進發。

蔡敏
蔡敏

 

課程簡介

 

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
視覺藝術教育與創意實踐文學碩士
查詢電話:2948 7225 / 2948 7139
電郵:mavaecp@eduhk.hk
網址:https://mavaecp.edu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