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時,你是否有留意自己的雙腳是怎樣着地?是腳踭,還是腳尖先?有何不同?其中「運動科學」就把各個科學領域的知識,應用到運動上面,從而達到提升運動表現的目的。要成為運動教練,除了掌握相關運動的技術外,擁有運動科學知識更是不可或缺。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
疫情關係,香港馬拉松由本年1月延遲至10月。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運動教練培訓與運動表現高等文憑助理課程主任陳振傑表示,在不同月份舉行賽事,跑手需留意不同的溫差和濕度,此外,室內的恆溫和恆濕的環境都不太適合練習馬拉松,「可以的話,維持每星期至少一兩次於戶外訓練,有助適應比賽時的戶外環境。」
進修成運動教練 制訂不同訓練計劃
事實上,近年愈來愈多人愛上健身和跑步,更會聘請專業教練教授運動技巧。有沒有想過成為運動教練,將興趣發展成事業?其中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開辦的「運動教練培訓與運動表現高等文憑」課程,是為有志從事運動教練及體育康樂相關工作人士而設。
導師會教授不同運動的基本動作和訓練時要注意的地方。舉例:每個人跑步的習慣都有不同,每步落地時,有些人會用腳踭先着地,有些則會腳尖先落地,原來着地時愈偏腳尖,身體重心會愈往前,愈靠腳跟,身體重心會愈往後。
他說,教練要了解運動員的特色,因應各人習慣及運動方式,在訓練時作不同的配合。他解釋,腳踭先落地會引起膝震動,就需要穿着特別設計的運動鞋,來減低腳踭的震動效率;另外會教學生平衡運動時的表現,例如量度心肺功能、力度、速度等,將這些數據量化,然後制訂科學化的訓練計劃。
學習運動科學 改善運動員表現
導師會給學員講解基本的運動科學理論,舉例:在高溫環境下不同人的身體反應,由於身體要用較多的能量去調節體溫,所以不能集中將能量提升運動效能,導致在高溫下運動表現較正常遜色。
陳振傑表示,一般坊間如體育總會舉辦的教練課程,以針對某項運動為主,此課程相對較全面,而且着重學術性,如從運動生理學和運動營養不同方面去解構相關知識,並以英文教授。課程可以幫助教練掌握更多的運動科學知識,從而改善運動員表現,有助提升教練的認受性,擴闊事業發展出路。
課程適合現職運動教練、運動員、體育老師、紀律部隊,以及會所等相關職位人士進修。學員當中也有轉職者,進修為興趣及裝備自己。「學員當中有來自不同的運動類別,如健身、羽毛球、空手道、柔道、閃避球、棍網球、游泳和籃球等。」
教練與運動員不同 以教學為主 技術次之
課程內容方面,除了跟運動科學相關,其他包括學術寫作技巧、運動解剖學和生理學、教練學、運動創傷、營養學等,完成課程後,畢業生可以根據個別運動相關的科學基礎去設計不同的訓練計劃。「由於內容以應用為主,學員如果缺乏基礎的科學底子,要花較多的時間學習和理解。另以上課程較為學術性,同學要具備一定的學術報告寫作技巧,例如每個論點都要有證據的支持。」
他續說,從事運動教練,除了要熱愛及熟悉任教的運動項目外,還要擁有其他必備條件,包括領導才能、組織能力、時間管理,良好的溝通與教學技巧等。「教練與運動員的工作目標不同,後者主要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充分發揮個人技術,以求獲勝;而教練則是以教學為主,技術次之。」畢業學員可投身各體育總會、學校、私人會所、康文署等,按個人興趣成為不同運動項目的教練。
新常態下 加強拍片技能 設計網上教學視頻
入行途徑方面,投身者可跟體育會合作,另可在健身中心、球會等掛單。學員亦可善用時間考取不同運動專項的相關牌照,有助提高個人的就業競爭力,以及日後的長遠發展。
面對疫情,他坦言,對行業有一定影響,「目前來說,擁有豐富經驗的教練會較強的耐力,因為他們客路較廣,可以轉做私人教練,或單對單的運動訓練。」他指,除部分教練選擇轉職外,亦有部分進修以裝備自己,除提升運動技能,亦會加強教學技能,如拍片、設計網上教學短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