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港出生率下跌,加上受疫情及移民潮的影響,不少幼稚園面臨收生不足情况……業界如何應對萎縮困局呢?有幼稚園校長建議,學校要先強化本身的優勢,例如跟不同地區、組織合作,提升學生質素和知名度;增加幼兒的活動空間,以至考慮轉型等。至於新一代的幼師同樣要裝備5大技能,才能迎戰教與學種種新常態。
文:王安娜 圖︰受訪者提供
根據教育局資料,去年9月至今年7月,共有17間幼稚園停辦。香港西區婦女福利會幼稚園温志倫校長認為現時行業正「嚴重萎縮」。「今年的適齡學童有約42000人,以今年的出生率推算,估計3年後只有約35000名適齡學童。」他指,預計下跌的6、7千人,將令業界雪上加霜。另外,數據亦顯示兩年前本港的死亡率已高過出生率,疫情下,料兩者的差距更大……
幼稚園收生不足現萎縮 強化學校優勢迎挑戰
幼稚園面對逆境,有何對策呢?温校長認為,長遠地看,當然希望政府可以鼓勵市民生育,包括改善或優化生育政策,冀從收生源頭做起。另外,亦建議幼稚園考慮轉型,如轉為幼兒早期訓練中心、育嬰園,透過重整、轉型加強對學前兒童的照顧服務,以回應社會的需要。
「幼稚園亦應強化學校本身的優勢,例如善用社區資源。」他以其幼稚園為例,由於鄰近香港醫學博物館,故特地為幼稚園設計了幼兒醫學課程,將教學內容融入生活,有助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和質素。
為使社區和家長對學校有更全面的認識,他會跟不同的地區人士和組織合作、到小學探訪、育嬰園宣傳等,以至參與地區的展示工作,如港鐵畫廊等,以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做好以上工作外,當然也要看市場的發展,如果經濟好轉再加上日後通關,對整體市場會有幫助。」
在温校長帶領下,今年該校有約43名學生,收生率只是輕微下跌一成,相對其他幼稚園,影響不算太大。至於該校的老師人手方面,他說,由於有兩名老師移民而出現空缺,學校也及時聘請了兩名新老師,現時共有6名老師。
聘幼師重態度、愛心和品德
他透露,是次招聘收到70多個申請。面試時,他首重老師的態度、愛心和品德;技能方面如擁有良好的語文能力(如中英普)、多才多藝(如美術)等都會是優勢。
對於行業未來的發展,他指,幼稚園可積極配合政府的新課程指引,包括為幼兒增加20%標準空間。「我們學校已落實執行,對學生有禆益,可增加他們的活動和休息空間、所佔用的資源外,對學校來說,亦可進一步配合收生,期望改善收生不足的情况。」
教與學新常態 培育幼師須與時並進
近年幼稚園面對營運和收生挑戰外,幼兒教育工作者同樣要適應教與學的新常態。香港教育大學(下稱「教大」)幼兒教育學系高級講師II、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主任胡婉姍表示,現時的幼師除了要掌握不同的教學模式外,也要具備一定的IT知識,而拍片技能更是不可或缺。「此外,由於幼稚園學生年紀較小,他們在家看短片時一般會由家長陪同,因此老師也要做好家長輔助學習的部分,如親子延展活動等,加強學習效果。」
根據教育局資料顯示,在2021至22學年,本港有逾13000名幼稚園教師,當中約96%具幼兒教育證書或同等資歷。胡婉姍表示,現時本港有多間院校開辦幼教課程,以教大兩年制的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為例,主要讓有意投身幼教行業的年輕人透過進修,了解和體驗行業的工作內容和性質,並獲取所需的專業資格。
不同教學體驗 助學生裝備自己
她指,以上課程由兒童成長至不同學習需要均涉獵其中,同時亦設有特殊教育科目。實習更是重要的一環,會安排學生在兩間學校進行為期共10個星期的教學實習,他們會以準教師的身分參與教案、教學、帶領活動等工作,為正式投入成為專業幼兒教師作準備。實習機構包括幼稚園、幼兒學校、特殊幼兒中心;另亦有機會在育嬰園進行學習體驗;以及到國際幼稚園和小學等參觀。
另教大提供學生交流資助計劃,如疫情前,學生有機會到訪不同地方的學前教育機構、幼稚園、大學等,如澳洲、韓國、日本、內地等,而她亦曾帶領學生到台灣,透過不同的文化和教育體驗,擴闊學生的視野及思考角度。教大又會開辦不同的工作坊(如遊戲治療、美藝、戲劇教育等),提升學習成效。學生亦可參加研討會、各類比賽等活動,裝備自己。她提醒,兩年的學習時間十分緊湊,必須做好時間管理。
相關文章:遊戲治療師、戲劇治療師 發揮玩具和故事力量 打開SEN兒童心窗
畢業生獲取4個幼教行業專業資格
以上課程的畢業生會獲取4個專業資格,包括在教育局註冊成為合格幼稚園教師,在社會福利署註冊成為幼兒工作員、幼兒中心主管及特殊幼兒工作員(等同社署一年制在職特殊幼兒工作訓練課程的認可)。
胡婉姍說,近年畢業生出路愈來愈多元,除了幼師外,他們也可投身相關行業,如playgroup導師;出版社、玩具公司的相關工作。另近年有主題公園舉辦幼兒自然體驗活動,需要具備幼教知識者擔任教育導賞員工作。她鼓勵畢業生繼續修讀學位課程,對日後晉升或更多工作選擇不無幫助。
相關文章:Playgroup導師 非遊玩般簡單 認識幼兒需要 設計遊戲助成長
幼師Leonie:高級文憑起步投身幼教 關顧不同學生需要
現職幼稚園教師的Leonie,當年透過義工活動接觸小朋友後,發現自己對幼兒教育的興趣,後來報讀教大的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畢業後成為幼稚園教師,至今已踏入第4年了。
隨着社會對幼兒教育要求的提升,現時教師更需要關注不同能力學生的特別需要。Leonie在實習或工作時,曾教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她會以簡單的指令和提示的圖卡,幫助他們學習。至於非華語學生,她會透過繪本或故事形式,教導一些生活化和簡單表達個人感受的用語,如「冷」、「熱」和色彩等概念。
Leonie最難忘的是在畢業典禮見證小朋友的成長,「看見他們在台上致詞的一刻,那份勇氣和努力,令人感動!」每天工作看到小朋友的笑臉及他們簡單的問候,亦是她工作的動力。
相關文章:幼師兼備特殊幼兒工作員資格 支援 SEN 學童見優勢
實習助真正理解所學 持續進修增競爭力
Leonie分享,在教大進修時學習了很多不同的幼兒教育理論和實踐,例如學會照顧初生嬰兒,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奇妙的體驗!她續指,初接觸部分科目時感到挑戰,如「兒童發展」一科,要學習兒童在不同年齡時思想上的變化。「幸好在實習時,有機會親身觀察不同年齡學生的心智發展,有助真正理解所學。」另外在「家校合作」一科中,要懂得同時站在學校和家長角度,支援家校合作也不容易,「老師會引用很多個案作分析,令我們掌握要點。」
她在進修時曾到日本的幼稚園和大學參觀交流,見識當地的優質幼兒教育,大大拓展了她的視野,她更讚揚當地小朋友的自理能力和紀律,而一些自然和探索形式的教學法亦成為她日後教學的借鑒。Leonie感謝教大老師的循循善誘,為她實踐成為一個好老師做榜樣。
Leonie現兼讀幼兒教育學位課程,希望提升專業水平和學術範疇知識,將所學應用到專業發展上,增強個人競爭力。另亦希望日後繼續進修兒童心理學及輔導學課程,學習更多輔導小朋友的技巧,在行內長遠發展,培育未來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