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老夫子、龍虎門、多啦 A 夢、海賊王……很多香港人自幼已接觸到不同風格類型的動漫畫,每人心底都總有一兩套最愛追看的作品,更令不少人因此愛上繪畫,甚至立志成為動畫師。由讀者晉身成為動畫師,箇中要付出多少努力?由初級動畫師起步,又有機會拾級踏上大師之路嗎?
文:夏穎欣 圖:受訪者提供、JUMP 製圖
(圖:JUMP設計圖片)
![]() |
《明報》JUMP上位行業招聘日 2023 航空服務、運輸、押運、物流、技術工程 逾50間參展機構 ︱即場搵工面試︱抽獎活動 6月24日﹙六﹚旺角見! |
動畫師、插畫師、漫畫師有何分別呢?「插畫是以單格表達一個概念;而漫畫舉例如《老夫子》,以連續多格的圖畫包括了故事中的起承轉合;動畫則更複雜,是以動作來表達故事中的起承轉合。」
很多人愛看不同類型、風格的動漫畫,有沒有興趣掌握箇中技術和知識成為動畫師呢?
動畫、插畫 講故事靠畫功
香港動畫及視覺特效學院院長馬國樑 (馬 Sir) 坦言,新一代的動畫師應兼具以上講故事的技能,相信更能夠長遠在行內發展。他引述「香港數碼娛樂產業調查報告」的數據,現時有高達 7 成的業界受訪者表示招聘合適的動畫師不容易,很大程度是因為近年畢業生的整體技術未達業界的技術要求。故此他建議有意入行者,最重要是練好畫圖的基本功,對在行業發展不無幫助。」
馬國樑 (馬 Sir)
電影後期製作講求人力時間
在行內已有近十年經驗的馬Sir表示,動畫製作愈精細,需要的人手和時間便愈多,如電影製作行業所需的人力物力都不少。「香港是一個很好的電影加工工場,後期製作技術非常成熟。」他透露,業界會將動畫的鏡頭分為 A 至 C 級,由抹「威也」到特技人處理,更複雜的畫面會分類為 2A、3A 級。他分享最長試過用半年時間完成一個鏡頭。
動畫師的工作量視乎製作規模和要求,一般來說,較小型的電影,大約有 20 至 30 個視覺特效鏡頭,約需要 2 至 3 人以一個月時間完成;至於較多特技的電影如《少林足球》、《功夫》等,會有 300 至 500 個鏡頭要進行後製,需要 20 至 30 人以一年的時間完成。
廣告、遊戲市場有需求
馬 Sir 稱,動畫師除了可投身電影製作公司外,還可以選擇在廣告公司、遊戲公司等發展。「近年由於新媒體發展急速,多了不少廣告公司需要製作含動畫的短片。若要完成一則 30 秒的廣告,大概需要 4 人合力用一個月時間完成。」
同時,遊戲市場的發展亦逐漸趨向追求華麗的視覺效果,因此遊戲界對於動畫人才的需求亦愈來愈多,遊戲製作公司的人手需求可多達 40 至 50 人。
新人初級動畫師起步 工作「一腳踢」
初入職者大多由初級動畫師起步,以加入小型的廣告公司為例,新人往往都要「一腳踢」,每個工序都要參與,好處是邊學邊做,汲取不同的實戰經驗。若在大型的電影特技公司,則一般都會根據工序劃分,如模型、動畫等組別。
「一般新人在模型組會由製作場景模型開始,或在動畫組則會由 3D 動畫起步。」馬 Sir 表示,初級動畫師累積了一至兩年經驗後,便可晉升成為資深動畫師,他們對個人專屬範疇的運作流程會最為熟悉,但是未必了解其他部門的工作。

躋身主管講求多才多藝
他建議,如想進一步晉升成為主管級人馬,便要全方位累積經驗。「主管必須多才多藝,不同範疇的知識和能力都要涉獵,又可以獨立處理整個項目,具責任感、確保準時完成工作,另外亦要兼顧管理工作,人手分配等。」他補充,亦有不少主管級的動畫師自組公司,實行創業大計。
新人肯搏肯捱 堅持有望突破瓶頸
「動畫師這一行,需要懂得的技能很多,工作量亦不輕,至於薪酬回報要視乎個人名聲。」他坦言,新人的薪酬隨時有機會較一般文員為低,入職初期薪酬亦難有大躍進。「曾有學生因此放棄動漫畫的工作,十分可惜!若要突破事業瓶頸,必須要『肯搏肯捱』、用熱誠和決心堅持下去。」
新一代動畫師興趣、熱誠 成就事業
兩位年輕人 Franco 和 Birdy 正積極準備投身這個「唔易做」的行業。同為「商業漫畫、插畫及動畫文憑」課程 Final Year 的學生,去年他們已自組馬洛創意工作室,並製作了一齣動畫短片,結果在動畫支援計劃 (ASP) 中奪得初創動畫企業銅獎。
Birdy’s Profile:曾在報館美術部工作,輾轉投身廣告設計,工作了五、六年,希望學習與動畫、3D 製作有關的課程,拓闊平面以外的發展空間。
Franco’s Profile:本身修讀遊戲設計,亦愛畫畫,因此希望打好繪畫根底,接觸動畫後,覺得有發展空間。希望將來可繼續在遊戲製作方面發展。

Birdy (圖左)、Franco (圖右)
重執畫筆 打穩基本畫功
不約而同因為喜歡繪畫而修讀「商業漫畫、插畫及動畫文憑」課程,其中 Birdy 更笑言,「以前用滑鼠多於筆,現在要重新執起畫筆,需要更多時間練習。」Franco 亦不諱言,雖然喜歡畫畫,但是處理色彩方面卻是弱項,例如水彩畫,因此決心要打好根底。
進修讓他們提升了畫功技巧,亦拓闊了行內人脈。「原來不少導師都是行內資深動畫師,在課堂上分享了他們的工作經驗,令我們對動畫業界有更多認識。」
Birdy 更即席示範了如何將平面的圖畫畫成動畫!「我們會先構畫開始和完成的畫面,然後畫中間的關鍵畫面 (Key Flame),再補上中間的動作轉換和變形,試播之後便再在細節上微調修改。」
多留意身邊事、短片 觸發創作靈感
熟習技術以外,源源的創作靈感從何而來呢?擅於角色設計的 Birdy 分享,「平時多留意身邊事,會萌生各種奇怪的念頭,靈感就是由此而起。」而較為擅長繪畫移動幅度較大、變形動畫的 Franco,則習慣先做資料蒐集,再瀏覽不同短片,摸索當中的 Key movement,最後才動手製作短片。
作為新一代的動畫師,他倆強調,對動漫畫有熱誠最為重要。「香港其實有不少喜歡動漫的年輕人,只要有意在這方面發展,又有熱誠者,相信可以堅持自己的夢想和志趣,過程中不要猶豫、輕言放棄!」


Birdy (圖左)、Franco (圖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