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 News護理 ‧ 社褔 · 教育特輯

加入護士行列 把握專業訓練機會 學習全人護理


兩名註冊護士梁文俊 (左) 和陳凱彤 (右) 透過修讀醫管局的註冊護士課程入行,實現助人的理想。

在泌尿科專科門診工作的陳凱彤 (左) 表示,跟病人多溝通,盡力幫助病人解決問題和適應生活,是護理工作的重要一環。

泌尿科護士的工作包括協助泌尿科專科醫生作檢查,如超聲波掃描。

唐華根

黃淑瑛

臨近 DSE 放榜,你是否已為個人志向做好規劃?兩名外科及內科註冊護士陳凱彤及梁文俊,透過修讀醫院管理局 (醫管局) 的「護理學高級文憑 (普通科) 課程」入行,工作雖然辛苦,但能夠以專業幫助病人,給他們提供全人護理服務,是難得的工作滿足感。醫管局今年續辦註冊護士及登記護士課程,有志和有心投身護士工作的年輕人,把握機會了!

文:王安娜 圖:Ken、受訪者提供

忙碌工作背後 不忘助人初心

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 (腸胃科)

註冊護士梁文俊

進修及工作經歷:中七畢業→健康學副學士→屯門醫院護士學校「護理學高級文憑 (普通科) 課程」→畢業後加入屯門醫院,任職註冊護士至今 6 年→護理學學士學位課程→護理學碩士學位課程

日常工作:打針派藥、跟進病人情况、協助照胃鏡、靜脈注射、預約病房設施、核對資料、安排病人提早入院或出院、提醒飲食控制等。

對很多醫護人員來說,能夠看着病人出院,開心地說聲再見,便是他們工作滿足感所在。投身護士工作 6 年的梁文俊,到今天仍不忘入職初心,就是幫助有需要的人。

他在 6 歲時,曾因肺炎入院,在醫院住了一星期。「初入院時,感到害怕和孤單,幸得一名男護士常跟我玩、逗我開心,人漸長也對這工作產生了興趣。」高考放榜後,雖然考入大學護理系的夢落空,但他沒有放棄,由健康學副學士起步,進修期間,知悉醫管局護士課程招生,便把握機會報讀並獲取錄。

難忘病房實習經歷

實習經歷令梁文俊最為難忘。「病房裏,醫護人員都很忙碌,初時不知從何入手,後來學會主動提問,病房同事都十分友善,由簡單的工作讓我實戰,例如洗傷口、量體溫、血壓等。」他強調,不要看輕這些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已為醫護人員減輕了一些工作負擔。

現為腸胃科護士的他說,腸胃科屬於內科之一,而內科也會接收其他病症的病人,因此他也需要照顧不同病症的患者,有時更會遇上危急情况,如曾有頭暈和高血壓的伯伯,在家人探望離開後突然因為急性心臟病離世;也有中年男士在中風後未能救回,遺下一對年幼子女……「工作使我體會到生命的無常,一句身體健康是我最想聽到的!」

將心比己 病人稱讚感滿足

他不諱言,在忙碌的工作中,有時也想完成工作便算,但每當想到病人若是自己的親人會如何呢?又再重拾將心比己,給病人提供最好的護理服務的初心。他透露,替病人洗傷口和打針時,不時獲得「好手勢、好溫柔」等稱讚,這就是最好的回報。他期望有更多新血加入護士行列,始終「多一雙手就是多一雙手!」

同一病症病人 護理狀况不盡同

仁濟醫院外科專科護士陳凱彤

進修及工作經歷:中七畢業→明愛醫院護士學校「護理學高級文憑 (普通科) 課程」→畢業後加入仁濟醫院,任職註冊護士至今 7 年。工作期間並完成護理學學士課程及 Post-registration Certificate Course in Advanced Surgical Nursing,現正修讀護理學碩士課程。

日常工作:協助泌尿科專科醫生作檢查,如超聲波掃描;安排其他有需要的檢查,如尿流速測試、膀胱鏡檢查、碎石、電腦掃描和手術等;教導病人留化驗,如抽血或中間小便;教導病人護理、更換導尿管及嘗試移除導尿管等。

護士每天接觸不同病人,即使是同一個病症,每人的情况也不盡相同。現於泌尿科門診工作的陳凱彤,曾在外科、耳鼻喉頭頸外科、深切治療部、兒科等工作。

她說,泌尿科是外科其中一個項目,很多人以為泌尿問題不算嚴重的疾病,「其實泌尿問題不少與飲食習慣有關,處理不當會嚴重影響生活。」

耐心溝通 助病人解難

「曾有病人為太極導師,雖然因為插入導尿管使他教班和生活不便,但他每次都跟我說會抱持積極態度去面對問題。另一名從事餐飲業的病人,同樣要插入導尿管,但他卻為此深感困擾,甚至不想上班,我便建議病人轉換掛尿袋的位置,耐心跟病人溝通,終於慢慢接受了病情。」她坦然,盡力幫助病人解決問題和適應生活,是護理工作的重要一環。

醫護工作過程經常觸及生老病死,令陳凱彤也有一番體會。「醫院裏,除了醫護人員要放假外,其實很多病人也想『放假』(回家)。」以往在外科病房工作時,曾有癌症病人表示很想回家吃團年飯,幾經醫生批准,護士跟病人和家人解釋注意事項後始可回家,可惜病人在回家途中感到頭暈,需要折返醫院。病人最後「假放不成,飯吃不成,而人亦不在了……」,對此陳凱彤感到遺憾和傷感,亦令她更要珍惜眼前人。

進修增強護理知識 專業護理服務他人

她直言,近年人口老化、病菌多了,如每次冬季流感也令醫護人員身心疲累,但能跟同事並肩作戰,在忙碌工作中也找到樂趣。「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我希望透過不同的在職培訓和課程,增強各種護理知識,提升個人競爭力,給病人提供更加專業的護理服務。」

醫管局護士課程公開招生

據 2017 年《醫療人力規劃和專業發展策略檢討報告》的推算,至 2030 年本港將欠缺超過 1600 名護士。醫院管理局高級行政經理 (護理) 兼首席護士長唐華根表示,現時醫管局的護士人手有約 27223 (按相當於全職人員的人手計算,當中包括醫管局的常額、合約和臨時員工) ,今年計劃招聘 2270 名護士。

醫院管理局總護士長黃淑瑛表示,為培訓更多新一代的護士,醫管局今年續辦護理學高級文憑 (普通科) (報名日期:即日至 7 月 12 日) 及登記護士 (普通科) 訓練課程 (報名日期:7 月 2 日至 15 日) 。為配合社會發展和病人的需要,學校採用個案教學,以不同個案培訓,在高度仿真臨牀環境的實習室,進行培訓。

課程設計如何配合現時社會的需要?

黃淑瑛: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主導,培訓範圍涵蓋臨牀護理,團隊溝通及協調的訓練。並透過案例討論及反思,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促使學生能針對病人的情况,應用護理專業知識,制訂及執行適合病人各方面需要的護理計劃。

在臨牀實習期間,學生會在臨牀導師的教學和指導下鞏固護理專業實踐,克服挑戰,亦透過案例討論及反思,有助學生提升獨立思考能力,對於罕見情况或危急病例更可反覆練習,加強處理危機的應變能力,為病人提供全人護理。護理學高級文憑 (普通科) 的臨牀實習時數約 1400 小時,而登記護士課程 (普通科) 約 1600 小時。

如何強化對新入職護士的啟導和支援?

唐華根:為強化對新入職護士的啟導和支援,醫管局聘任資深護士參與「護士啟導計劃」,在實際臨牀環境督導新入職護士,同時紓緩其他資深護理人員指導新護士的工作壓力。另外,醫管局提供模擬訓練,加強新入職護士的急救及處理緊急情况的技巧,以及於2018 / 19年增聘 70 名 (全職等值) 資深護師作兼職臨牀啟導員,為約 3570 名入職兩年或以下的護士提供指導。並計劃於 2020 / 21 增加啟導員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