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主辦、《明報》JUMP 協辦的「第二十八屆優秀社工選舉」獎項得主 (左起):「優秀社工」得主鍾承志、崔志文,以及「新秀社工」得主陳嘉玲、林梓蔚。
崔志文(左)與他的啟蒙老師及博士導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系主任林靜雯教授(右),分享榮獲「優秀社工」獎項的喜悅。
性格樂觀開朗的崔志文 (右一),期望把歡笑和希望帶給腦退化症人士及其家屬。圖為他與耆智園園友及家屬合照。
崔志文曾赴英國進修腦退化學碩士課程,期望為服務腦退化症長者多走一步。圖為June Andrews 教授(右)頒授Master of Science (Dementia Studies) 予崔志文(左)。
崔志文為菲籍傭工提供腦退化症訓練。
「第二十八屆優秀社工選舉」「優秀社工」獎項得主鍾承志
鍾承志 (右一) 集合小店師傅的技藝如繡花拖鞋、小巴車牌、手雕麻雀等力量,帶到書展,讓更多市民能接觸傳統工藝。
熱愛喜愛廣東歌、電影、文化的鍾承志,多年前已運用多媒體推行青少年工作。他藉着編導音樂劇場《想飛等飛》,分享年少時取綜援的故事,期望觀眾能正視貧窮。
鍾承志和志同道合者創辦NGO,在當時政府還未設立扶貧委員會、未有學前教育學券計劃下,開展了清貧幼兒及其家長服務,當年的小朋友,現已各有不同的發展路向。
新一代社工要具備的5大條件
榮獲由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主辦、《明報》JUMP 協辦的「第二十八屆優秀社工選舉」「優秀社工」獎項的崔志文 (Kenny) 和鍾承志 (Tony),入行源於親身經歷的感悟。前者的嫲嫲患有腦退化症,啟發他任職長者服務,更赴英深造腦退化學,決心把所學用諸於長者、社會。後者出身於綜援家庭,成為社工,再創辦 NGO,以「過來人」身分支援清貧家庭,並開展撑小店等計劃,為生活創造更多的多樣性。緊守社工崗位多年的他們,如何保持心中那團火,持續發揮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
文:麥懷欣 圖:受訪者提供
集力量助腦退化長者「發聲」
Kenny’s Profile:
學歷:浸大社會工作系本科畢業→中大「社會服務管理文學碩士」課程→中大「臨牀老年學理學碩士」課程→英國 University of Stirling「MSc Dementia Studies」課程
年資:13 年。首份工作任職長者地區中心,服務腦退化獨居長者;其後轉職非牟利腦退化症綜合服務中心賽馬會耆智園 (下稱「耆智園」),專責服務腦退化人士、護老者等。及後任職城大專上學院、中大,從事教學工作。2016 年重返耆智園。
現職:賽馬會耆智園項目經理 / 高級訓練顧問,負責個案管理、策劃項目、培訓、研究等工作。
目標:期望今年完成中大社會福利哲學博士課程;建立腦退化症友善社區、友善字眼,腦退化症人士能走出來發聲。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力便好了!助人的經歷往往啟發自己的成長,而每一次的接觸讓我更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我會經常提醒自己:『你可能有很多位服務對象,但對服務對象來說,你可能是他的唯一一個!』”
從事 10 多年長者服務的 Kenny,服務對象主要是腦退化症長者。首位接觸的正是身邊的嫲嫲。「她會把糞便倒在臉盆上,我起初並不明白這種怪異行為,只覺得麻煩,後來才對腦退化症有更多的理解。」
積極進修、培訓 籌組照顧腦退化症人士證書課程
面對嫲嫲、工作都需要為腦退化症長者多行一步,他遂赴英國進修腦退化症的課程,學成回港後便為耆智園及中大籌組本港首個相關證書課程,協助醫護、社福界人士改善照顧腦退化症人士的技巧和服務水平。及後他更策劃不同的項目,如「腦動耆跡」計劃,藉着公眾教育提升社會上不同崗位的人士 (如公共及私營機構員工、外傭) 認識腦退化症,並在職場和社區中為有需要的腦退化症人士提供支援。
先後修讀社會服務管理、臨牀老年學、腦退化學 3 個碩士學位,目前在攻讀博士學位,以腦退化症為研究主題的 Kenny,同時被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委任為安老服務業專家,積極進修的背後,希望能在社會政策層面發揮影響力,帶出腦退化長者的聲音。
推動腦退化症服務 讓患者有選擇
他不諱言,很多人覺得腦退化症人士病情只會每况愈下,忽略了他們有良好生活質素的需要。「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愛追求生活的模式,無論吃東西、穿衣服都可以選擇題方式,讓腦退化人士選擇喜歡的東西。」
要跟腦退化人士相處,必須改變思維,與他們的獨特邏輯同步,才能了解他們的主觀世界。他鼓勵家屬不應把焦點放在腦退化人士的能力上,即使失去記憶,愛一直都在,可多以身體接觸來表示關愛,他們會感受得到的。
「一個人可以行得很快,一班人可以行得很遠。」他以培訓工作為長遠事業發展目標,希望能集結更多專業、非專業界別人士,共同為推動腦退化症服務發展、建立腦退化症友善社區而努力。
燃點他人夢想 創造更多可能性
Tony’s Profile:
學歷:理大「社會工作文憑」課程→嶺大「文化研究碩士」課程
年資:約 22 年。一直在青少年中心工作,2004 年與數名朋友 (社工及非社工) 創立 NGO「生命工場」。
現職:生命工場創辦人 / 總監
目標:希望利用個人的彈性,在貼近社會僅有的空間,開拓更多元化、適切的人本服務,讓服務對象看到生命、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就算失望,不能絕望。要令服務對象的狀况獲得改變或改善是長遠的工作,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無能感雖大,但社工不能沉下去,要提醒自己適時抽身。”
Tony 出身於綜援家庭,曾嘗過「吃白飯沒有餸」的日子,小時候經常流連青少年中心,受中心社工的啟蒙,他修畢社工課程後,隨即投身青年工作。及後整筆撥款津助制度 (LSG) 的推行,令他感受到社工的價值受到衝擊,亦難有足夠時間關心及照顧服務對象的需要,有違他着重和服務對象及同事建立關係的本志。
他遂放棄穩定的工作,和志同道合者創辦「生命工場」,在當時政府還未設立扶貧委員會、未有學前教育學券計劃下,開展了清貧幼兒及其家長服務,從免費補習、家長教育、成長及親子活動等,到及後的升學選科、推行夢想實踐計劃、規劃職志,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給予支援,以紓緩跨代貧窮狀况為目標。
無懼艱苦經營 追求自主服務空間
沒有 LSG 資助,Tony 坦言,需靠不斷申請政府或商界的津助計劃或慈善基金;另靠自負盈虧服務及籌款等來維持服務。雖艱苦經營,但機構也由最初 4 名全職及 1 名兼職員工,發展至現時26名員工,集中提供扶貧 (油尖旺區、北區的低收入家庭)、青少年成長及社區發展服務。
面對新區不斷發展及舊區重建,個體小店急速消失,他遂集合了油尖旺區百多間已結業或難以生存的小店,以實體店形式運作、參與市集等,專賣它們的產品,既可擴大小店的生存空間,讓傳統技藝得以承傳,亦能為清貧家長開拓工作機會。
夢想與現實 不硬銷「正能量」
機構至今運作了約 14 年,Tony 樂見不少昔日的小朋友及中學生,已各有不同的發展路向。「有獲不錯學校的取錄,也有完成了 HKDSE,考慮向教育、醫護等界別發展的;還有一位在親人幫助下,出國留學;有些更按個人志趣加入了美容或電視台工作。」
談夢想,也要面對現實。「脫貧路途仍很遙遠,但至少機會多了!」他認為社工不能硬銷「正能量」,縱然環境不可變,也應讓服務對象了解現實,學會改變個人的心態,嘗試適應,是成長的寶貴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