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正面對高齡海嘯,統計處推算2034年長者將佔逾人口三成,成為施政一大挑戰,國家主席習近平明言希望香港「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港大榮休學者周永新認為應把握疫情契機,改善基層醫療,並加強社區照顧服務,以長遠減低長者入院舍需求,推動居家安老。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李國棟建議成立基層醫療管理局,並加強基層醫療人員培訓,包括長遠培訓更多護士到社區服務。安老服務業人手短缺嚴峻,院舍人手缺兩成,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促設專業職系及晉升階梯吸引年輕人入行。
明報記者 陳柔雅 廖俊升
2034年長者佔逾三分一人口
政府統計處推算,撇除外傭,年滿65歲長者佔比將由2019年18%急增至2034年31%,屆時超過30年逾三分之一人口是長者。社署數字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逾2.1萬人正輪候資助安老院宿位,津助或合約院舍平均輪候41個月。
李國棟:加強基層醫療發展 設基層醫療管理局及培訓社區護士
本身是家庭醫生的李國棟表示,第五波疫情不少染疫長者紛紛到醫院求醫,反映基層醫療服務不足,未來應加強基層醫療發展,着重預防疾病,長遠減少長者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長遠減低對公營醫療服務及院舍的負擔。
相關文章:地區為本、公私合營、醫社合作3原則 改善基層醫療健康系統 着重培訓基層醫療人手
他建議政府設立基層醫療管理局,統籌及監管基層醫療服務,同時應就基層醫療人力發展長遠規劃,包括增加護士的基層醫療培訓,例如容許登記護士到院舍臨牀實習等,長遠推動更多醫護及專職醫療人員在社區服務。他希望加強地區康健中心與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服務融合,同時加強家庭醫生與地區康健中心合作。
蔡海偉:加強地區康健中心與非政府機構協作 建長者屋助長者居家安老
身兼基層醫療健康發展督導委員會委員的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呼籲政府制訂長遠政策應對人口老化,涵蓋社福、醫療、住屋等範疇,除改善體弱長者照顧,也要提升長者生活質素。他認同要透過增加社區照顧服務及改善基層醫療,以減對院舍需求及依賴。他說,不少非政府機構營辦社區藥房或診所,建議加強地區康健中心與非政府機構協作,擴大基層醫療網絡。
蔡海偉指出,政府在未來公屋發展項目預留約5%樓面面積興建社福設施,料院舍宿位問題未來5至10年會改善。他關注部分住院舍的長者未必有護理需要,反而有住屋需要,在人口老化及移民潮下,獨老與雙老家庭將增加,政府應探討興建長者住屋或宿舍,由非政府機構營運並安排社工管理,協助能自理的長者居家安老。
周永新倡長者中心轉型 提供更多上門照顧服務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認為,院舍宿位增速難以追上人口老化速度,未來不止興建院舍,應把握疫情帶來的契機,改善基層醫療,「不要令長者一有事就去急症室」或因體弱而住院舍,透過提供基礎及預防性的醫療照顧,「從根本着手解決問題,最有降低對院舍的需求」。他說香港長者入住院舍比率7%,屬全球之冠,惟很多長者並不想入院舍,促加強社區照顧服務,「令居家安老政策不是空談」。
周永新建議加強長者健康中心及地區康健中心合作,亦可讓每名長者到長者健康中心登記,每年享有至少一次健康檢查。他建議整合現有資源,包括長者中心應轉型,不止提供康樂活動,應教授長者醫療知識或提供更多上門照顧服務。
院舍人手缺兩成 安老業界促設專業職系吸新血
第五波新冠疫情觸發政府放寬安老院及殘疾院舍申請輸入外勞規定3個月,包括首次准許資助院舍輸入護理員,為人手短缺「撲火」,勞工處最新數字顯示,3535名護理員獲批輸入,超出過去兩年獲批總數。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認為,上述數字及疫情突顯安老人手短缺嚴峻,面對高齡海嘯,「政府無法再迴避,要痛定思痛」,長遠不能只靠輸入外勞,必須下決心制訂安老業人力資源長遠發展政策,設獨立專業職系及晉升階梯,吸引本地年輕人入行。
據勞工處數字,津助院舍、合約院舍、私營或自負盈虧院舍當時分別獲批輸入214、203及3118名護理員,私院佔最多。陳志育估計現時私院人手短缺至少25%,不論照顧員及護理員,或護士及物理治療師等專職醫療人員皆不足。他說,隨着多間大型院舍將在古洞等地落成,涉逾千宿位,必須繼續放寬輸入外勞,短期才能填補人手空缺。
相關文章:【院舍人手短缺嚴峻】3個月放寬期 聘3427名護理外援 超兩年總數 業界促疫後續放寬及推動行業專業化
社署護理畢業生三成留社福 促檢討
社署2015年推出青年護理服務啓航計劃,資助青年入讀兩年制兼讀課程,在安老或康復服務單位邊學邊做,首5個年度招收1158名學員,社署數字顯示至今603名學員已畢業,343人畢業後繼續受聘於社福服務單位,僅佔招收學員約三成。計劃2020/21年度改善後,至今招收818名學員。
陳志育促請政府檢討為何未能挽留年輕人留在安老業,亦須制訂安老業長遠人力資源發展政策,設獨立專業職系,涵蓋長者健康護理、個案管理等工作,協助建立晉升階梯,「讓年輕人看到有前景」,才能吸引本地人入行。
相關文章:護理生力軍疫下候命 東華啟航計劃工作進修雙軌行 實戰專業
社聯:須提升薪酬設晉升階梯
蔡海偉表示,社聯與社署去年調查顯示資助院舍有約兩成空缺,欠1.1萬人手,隨着人口老化及成年勞動人口下降,相信找到人入行機會亦將減少。
蔡認同應優先本地招聘勞工,但相信面對目前人手短缺情况,輸入外勞「是無辦法之中的辦法」,若日後政府准許資助院舍輸入外勞,院舍亦需要有外勞住宿等配套。他說個人照顧工作員平均月薪僅1.9萬元,工作辛勞,若要吸引年輕人入行,必須提升薪酬及設晉升階梯。
(施政報告˙長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