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樂齡科技的發展及應用日趨廣泛,為安老服務業打開了一扇科技之窗,不只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同時促進業界邁向專業化,打破人們對行業低技術的印象,給業界帶來轉變。Generation香港與陳廷驊基金會合辦的「銀齡守護者」計劃長者護理課程,為有志投身銀齡事業人士裝備專業的護理和復康知識,認識樂齡科技並學以致用,至今已有過百名畢業學員,而逾八成受訪畢業學員更已成功就業,日後為安老服務業再出力。Joyce和Frankie是其中兩名經過8星期訓練後成功轉戰長者護理工作的畢業學員,開展了人生第二事業的同時,更重要是在實戰工作中獲得難以言喻的成就感。

Joyce:樂齡科技減輕前線工作 增轉戰護理服務信心
轉職歷程:本身從事跟單文員多年,修畢「銀齡守護者」計劃長者護理課程後,於聖雅各福群會真光護老之家任職護理員約8個月,現已離開院舍崗位並繼續進修安老相關課程,裝備自己。

「護理員工作不容易做,樂齡科技很大程度幫助我增強對工作的信心!」──Joyce.「銀齡守護者」計劃第五屆畢業生學員
Joyce決定轉職安老護理行業前,曾擔心未能勝任新工作。她解釋道:「以往工作較為靜態,入行前以為護理員需要負責許多『搬運』的工作,因此怕自己應付不來。直至真正接觸行業後,才知道業界近年使用樂齡科技產品已趨普遍,例如利用支架或吊網作扶抱輔助工具,讓長者平穩地從睡牀移動至輪椅。」
另外很多院舍亦設有扶抱機、洗頭機、水牀等,以上種種都可以減輕員工的工作負擔,以及體力勞動帶來的肌肉勞損或拉傷等問題,也讓護理人員有更多時間跟長者溝通,關注他們的心靈健康,同時亦能利用蒐集的數據提升護理服務質素。
課程重實戰 多角度認識安老業
年屆40歲的Joyce仍孜孜不倦透過參加「銀齡守護者」計劃的課程入行,她指,課程導師會帶領學員參觀新型安老院舍,如迎進生活(Forward Living)及沙田的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中心等,協助同學從多角度認識安老業。課程非常着重實戰,部分課堂會在真實職場環境中進行,讓學員即時吸收實戰經驗,同時與現職從業員交流學習,尋找自己有興趣的事業路向。
以Joyce的實戰經驗所得,她認為樂齡科技除了令長者對生活有更多的期待,亦大大加強了新入行護理員的信心和減低對厭惡性工作的抗拒,例如有院舍提供空氣淨化機及消毒除臭泡沫清潔劑來減少異味,使員工在處理個人護理及清潔工作變得較易接受,她相信這些安排都能夠打破人們對傳統安老護理業的印象,吸引更多新人入行。
照顧長者不容易 一句「感謝」最佳回報
Joyce於今年1月加入聖雅各福群會真光護老之家,回想多月來工作上遇上的挑戰,都教她難以忘記。「入職時剛遇上疫情高峰期,靠着院舍的支援、同事間互相補位,以及團隊的防疫意識,讓我順利適應新工作,更愈做愈開心。」她坦言,從事照顧長者的工作並不容易,但他們的每一聲道謝已是最佳的回報。為了好好裝備自己,Joyce會暫別院舍一段時間,並修讀安老相關課程,她期望日後為安老服務業再出力。

Frankie:樂與長者同行 同學習同進步
轉職歷程:曾為會計從業員,於2021年7月修畢「銀齡守護者」計劃長者護理課程後,入職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現為觀塘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的健康助理,負責上門照顧服務。

「對我來說,每次上門探訪就好像『探朋友』,我亦樂於逐步與長者建立關係。」──Frankie.「銀齡守護者」計劃第三屆畢業學員
「入行前,我以為長者護理只局限於院舍服務,後來成為家居服務隊的一員,才了解到上門服務涵蓋範疇如此廣泛。」對Frankie而言, 能成為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一分子, 擔任家居照顧服務(Home Care Service)部門的上門健康助理,讓他真切感受到工作上獲得的使命感和滿足感。
他認為,長者能夠在接受服務後逐步建立自信心和尊嚴,令他感到自己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他強調:「我們跟長者是同行關係,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近年政府將居家安老納入常規化恆常撥款,為協助長者留在社區中安享晚年,同時有着適當照顧。其中家居照顧服務正是回應居家安老的需求,提供全面照顧服務,包括基本護理、傷口護理、家居清潔、陪診及復康運動等。
為人細心、有耐性的Frankie,與長者接觸時非常用心,例如他對認知障礙症有較深入的了解,他會因應自己對長者的認識,調節與他們溝通的方法。「銀齡守護者」計劃除了令學員學懂日常基本照顧,長者技巧外,更使他們懂得透過第一身關心,留意並滿足居家長者的實際需要,給予全面的看護,最終讓長者能夠以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
課程最大特色:職業轉介及輔導 了解自己強弱項
30多歲的Frankie由會計工作轉至安老護理前線工作實不容易,他說,進修「銀齡守護者」計劃期間,學員有機會親身與合作僱主交流,深入了解行業架構、公司文化、工作內容等,從而更全面考慮適合自己的公司及職位空缺。
他說,計劃吸引之處是設有職涯輔導,如Generation香港會為畢業學員提供最新就業資訊、一對一專業諮詢及工作轉介,藉此更了解行情及出路,「其中課程接近尾聲時設模擬面試,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模擬面試過後,Generation香港團隊會為學員提供實時反饋和指導,以確保所有畢業學員都有跟僱主面試的信心。
人生導師成轉型明燈
計劃會為每位同學配對一位「人生導師」,跟進他們的上課進度及畢業後的求職情况。Frankie坦言,其人生導師陳雅慈姑娘(Yen)給予他很大幫助,一針見血地指出他的問題所在,並提出許多實用建議。Yen則形容Frankie開始時有點「迷失」,但修畢課程並成為「家居服務隊」成員多月後,個性逐漸變得開朗健談,現已純熟掌握工作流程,對工作充滿信心與期望,為他的轉變感到欣慰。

新人入行。成為「銀齡守護者」計劃一員
長者護理課程 + 實戰 與長者並肩同行
無論是年輕人求職抑或中年轉行,只要對長者有熱誠及愛心,願意服務銀齡一族,「銀齡守護者」計劃是有心人踏出第一步的最佳平台!計劃其中一個重要目標,是重新定義長者照顧,讓學員明白他們將會走進每一位長者的生命之中,必須抱着以「仁」為本的心態對待工作。
計劃通過8星期全日制的免費長者護理課程,為有志投身銀齡事業的生力軍提供專業護理、復康訓練實戰機會,更體會到着重同理心的長者服務心態。藉着創新長者照顧概念,助學員達到更專業、更長遠的事業發展。第九屆「銀齡守護者」計劃現正接受申請!
現職員工。專業增值
自立支援技能提升課程 體驗「被照顧」更了解長者需要
除了專為新人入行而設的8星期全日制免費長者護理課程外,「銀齡守護者」計劃的「自立支援技能提升課程」特別針對現職長者服務單位的主管及前線員工,提供8小時的學習課程。

課程由Generation香港、陳廷驊基金會、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聯同台灣自立支援專業發展協會一同研發,結合Generation香港的行為技巧及心態(BSM)培訓方法、台灣「自立支援」概念的理論及實踐,以及香港本地機構「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長者服務單位的實踐經驗,是一套完整而適合本地長者服務單位使用的自立支援教學及軟技能提升課程。

面對行業照顧人手不足,如何助長者有尊嚴地自主生活非常重要。課程內容因應長者服務單位中不同崗位的學習及工作需要,理論及體驗並行,讓學員透過親身體驗「被照顧」,真正了解長者的需要和面對的處境,並學習相關的應對技巧及心態、「自立支援」的理論及實務技巧。學員在學習創新照顧概念、提升軟技能同時,能反思安老工作的意義,建立使命感,落實工作中實踐以「仁」為本、守護同行的長者服務,為長者建立理想、受尊重的生活。

Generation香港
查詢電話:2332 3890
網址: https://hongkong.generation.org
計劃詳情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