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 Career Supplement 2023

專業救地球!掌握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知識 不同領域實踐綠色使命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專輯】

近年世界各地疫症爆發頻繁,單是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已為個人健康及生活、經濟、社會、環境等不同層面帶來深遠及沉重的影響,更突顯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人才的重要性。香港浸會大學開辦的「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多年來一直着重跨學科訓練,並因應行業發展及社會變化和需要,適時更新內容,務求培育出集創新思維、解難能力、國際視野於一身的人才,在環境管理、公共衛生、食物安全及職安健等不同領域,靈活應對未來難測的挑戰,為社會以至全球環境盡展專長。

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至 今培訓了約1100名畢業生,於各行各業發展所長,又 或是攻讀博士課程。課堂講授專業技能以外,更會舉辦 戶外實地考察及參觀活動,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至今培訓了約1100名畢業生,於各行各業發展所長,又或是攻讀博士課程。課堂講授專業技能以外,更會舉辦戶外實地考察及參觀活動,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香港浸會大學(下稱「浸大」)生物系高級講師、「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主任鍾姍姍博士表示,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 多個國家地區已宣示「碳中和」或「淨零排放」的目標,冀共同改善氣候變化狀况。

香港浸會大學(下稱「浸大」)生物 系高級講師、「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 理學碩士學位」課程主任鍾姍姍博士 (左圖)表示,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息 息相關, 多個國家地區已宣示「碳中 和」或「淨零排放」的目標,冀共同改善 氣候變化狀况。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高級講師、「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主任鍾姍姍博士

不同界別群策群力 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危機

香港政府於2021年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香港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碳中和的策略和目標,包括4大減碳策略涵蓋以下目標和措施: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及全民減廢。

不同界別人士也可發揮群策群力的作用,為改善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出力。鍾博士以塑膠管理為例,政府應從生產者源頭入手,加大力度推動「生產者責任制」(producer responsibility scheme),務求使生產者在生產任何商品時的初期,已有對其產品在生命周期完結時的處理有妥善的回收或處理方案。例如:現時有些技術是將塑膠廢料再造成為建築水泥磚,或加進瀝青造成塑膠瀝青,原意是可大量使用混雜的塑膠垃圾,但這些含塑膠的建築材料在使用及生命周期完結時會否產生微塑膠?如果產生了微塑膠,又可以怎樣令微塑膠不會流入大自然和食物鏈?這些問題應該在這類產品還未有大規模使用時已有相對確切的答案,否則又是另一不負責任的商業行為。

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至 今培訓了約1100名畢業生,於各行各業發展所長,又 或是攻讀博士課程。課堂講授專業技能以外,更會舉辦 戶外實地考察及參觀活動,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至今培訓了約1100名畢業生,於各行各業發展所長,又或是攻讀博士課程。課堂講授專業技能以外,更會舉辦戶外實地考察及參觀活動,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

進修碩士課程 增進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專業技能

個人層面方面,如何為環保行多一步呢?具備環保意識的你,可透過進修,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救地球行動!已開辦「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逾廿載的浸大,將於2023/24學年繼續開辦上述課程,每年約提供95個學額。

上述課程已連續3屆納入「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獎學金計劃( TPgFS)」的合資格課程,為獲選本地生提供獎學金,獲選的2023/24學年入學的本地生(名額8個)只需支付42,100元學費,餘額由獎學金支付。

課程納入TPgFS 鼓勵本地生報讀

近年報讀課程人數明顯增加,多了一倍,如何揀選學生?申請人如何提高入讀勝算?她指,除了會以申請人的本科平均學分積點(GPA)、溝通能力作為考慮之外,由於課程以英語授課,故會要求申請人同時要達到指定的英語水平要求。

「若在雅思(IELTS)考試取得7分,獲取錄的機會會更高。」她補充,學系會透過面試,了解申請人的報讀原因、是否對環保與公共衛生相關行業充滿熱誠,而現職相關工作的人士除可獲優先考慮之外,還可申請5,000元的助學金。

課程設有多項獎學 金包括: 入學獎學 金、職業承諾助學金、 傑出學生獎學金、優秀 表現獎等。
課程設有多項獎學金包括: 入學獎學金、職業承諾助學金、傑出學生獎學金、優秀表現獎等。

歡迎任何學科背景者報讀 跨學科培訓

鍾博士說,無論任何學科背景者皆適合修讀。課程採用跨學科的教學模式,內容主要涵蓋4大核心範疇:環境管理、公共衛生、食物安全及職安健;並結合管理技巧、環境資源管理和維護公共健康理念,讓學生融會貫通,靈活應用所學於不同層面。

課程會因應行業發展及需要,不時更新內容,包括加入行業相關的新規例與措施、熱門話題等。如「可持續發展管理系統」一科,去年新增了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元素。

「又如疫情令一次性個人防護裝備(PPE)塑膠廢物暴增,恐引發生態危機,外國已有團體研究如何將PPE循環再造,化廢為寶,這些都會於課堂提及。我們希望學生藉着課堂的實例講解及討論環節,培養出分析能力、創新思維及國際觀。」

多元課外體驗機會 打造學習多樣性

學生更可跳出課室,參加戶外實地考察及參觀活動,以豐富個人學習經歷及擴闊視野。如過往曾安排學生參觀廢物處理及回收廠、職安健設施、堆填區、廚餘再造魚糧廠等,今年計劃安排學生參觀新能源公司、政府相關設施等。此外,學生更有機會參與機構實習,累積寶貴的職前工作經驗。

圖為課程學生參觀廢物處理及回收廠。
圖為課程學生參觀廢物處理及回收廠。

專業有價 畢業生疫下就業機會增

近年市場對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人才的需求倍增,特別是疫情下大大提升相關人才的價值,為畢業生創造更佳的就業前景。鍾博士說,過往不乏在職或計劃轉職的畢業生,獲得工作晉升或成功轉行的機會。

課程簡介

 

持續進修提升就業競爭力 畢業生不同崗位應用所學

「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開辦至今合共約有1100名畢業生,任職於各行各業,又或是攻讀博士課程。且看3名畢業生分享其進修的難忘學習經歷和得着。

蘇穎宜(Tina):藉進修裝備技能為入行鋪路 重新出發

課程畢業生蘇穎宜(Tina)
課程畢業生蘇穎宜(Tina)

進修之路:文學士(主修翻譯學)課程 ► 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2019年畢業)

現職:本地銀行環境、社會及管治經理

不想從事與本科相關的工作,關心全球暖化議題的蘇穎宜(Tina)決定重新出發,於2018/19學年入讀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為投身相關行業鋪路。

文科出身的她,成為該學年的「傑出學生獎學金」得主,足證只要付出努力,即使持有非相關本科學歷,一樣可完成課程,甚至取得好成績。以全日制形式修讀的她分享,課程相關緊湊,當中以「碳及能源管理」一科最具挑戰性。

「此科目教授常用於管理碳及能源的方式和方法,如計算一間公司的碳排放量、減碳行為,由於當時欠缺工作經驗,故較難理解。回想起來,此科目所學對現時的工作大有幫助,因每年ESG報告都會提及碳中和、淨零排放的相關政策措施,這些都涉及碳排放量、減碳行為的計算。」

投身新興ESG工作領域 持續提升技能應對未來挑戰

畢業後,Tina入職本地銀行,由管理見習生起步,約1年前轉職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相關工作,現職ESG經理,主要負責推動公司達成減碳目標,以及與價值鏈合作,從不同環節進行綠色創新,引入綠色價值概念,如推出綠色貸款,正面影響供應商及企業客戶等制定可持續目標。

ESG作為新興行業,發展潛力大;加上全球爭取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相距仍有20多年時間,當中存在很多變數,需要每年檢視及修訂;她認為,務必持續提升個人技能層面,以迎接未來種種的挑戰。為此她積極投考相關國際專業資格/認證及進修,包括已取得ESG分析師認證(CESGA)、碳審計專家認證(CAP),以及完成ESG報告證書等課程,強化個人實力。她希望能整合所擁有的專業技能,發揮自身的影響力,為建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貢獻己力。

葉志宇(Evelyn):護士公餘進修冀增進公共衛生知識 為事業加分

課程畢業生葉志宇(Evelyn)
課程畢業生葉志宇(Evelyn)

進修之路:普通科護理高級文憑(登記護士)課程 ► 護理專業文憑(登記—註冊護士轉制課程) ► 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2022年畢業)

現職:公立醫院助產士

投身護理界約8年的葉志宇(Evelyn),為何會入讀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原來是希望增進公共衛生知識,既為充實自己,亦為日後晉升至管理崗位,又或轉職衛生署,所學技能也能派上用場。

文科背景及欠缺環境知識根基的她不諱言,在修讀課程初期感吃力,特別是應付「食物質量、法例及安全管理」、「綜合廢棄物管理」兩科,前者談及國際標準食品質量和安全管理,以及本港相關法例;後者教授處理垃圾的技術及管理方法等,考驗學生能否融會所學。

邊工作邊進修,有何學習心得?獲「優秀表現獎」的她分享,為人自律、做好時間管理、主動學習均十分重要。「上課前先預習,從中了解學習的重點,記下疑問或困難之處,待上課時細心聆聽老師的講解,或於課後請教教授及與同學多加討論。」她以籌備及撰寫論文為例,挑戰甚大,「我以研究大麻合法化為題,採用分階段式進行,先寫大綱,有助預測整體結構和流程及確保論文的邏輯連貫性。」

課程內容實用性強 不同背景同學助學術交流

相對於護士學校着重臨牀訓練,浸大則「坐定定」聽老師授課,加上面對疫情期間上網課,令Evelyn大感新奇。她認為,上述課程涵蓋面廣,內容實用性強,令她擴闊個人的知識領域。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一科為例,能提升個人的工作安全和健康意識,保障自己及身邊同事的安全。

她指,同學來自不同背景,護士同行以外,也有任職入境處、康文署、房屋署等人士,透過小組習作及討論環節,有助分享彼此的觀點,讓她學習從不同角度看事物。

蕭佩盈:趁年輕攻讀碩士增值技能 拓闊就業發展空間

課程畢業生蕭佩盈
課程畢業生蕭佩盈

進修之路:理學士(化學)課程 ► 浸大「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2022年畢業)

現職:中學化學科教師

本科決定未來職業?蕭佩盈有感純理科出路較窄,畢業更正值疫情時期,職位空缺大減,故希望趁年輕修讀碩士增值技能,拓闊個人的就業發展空間。有見公共衛生人才成為疫下吃香工種,加上大學時曾修讀環境科學相關科目及參與微塑膠的專題研究,感覺相當有趣,她遂報讀浸大的「環境及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學位」課程,成功獲取錄及獲得TPgFS獎學金。

具備理科背景的她認為,課程內容多樣化,且不算難上手,反而最大的挑戰在於應付習作及論文。「以往都是編寫實驗報告,較少寫文章(essay),然而碩士的習作很多都需要寫essay;論文更要提交10000字呢!猶幸不斷訓練,日子有功,愈寫愈得心應手,英語書寫能力亦因此大大提升。」

成為2021/22學年「傑出學生獎學金」得主、求知欲強的她,課堂以外,亦積極參與戶外參觀考察,如到職業安全健康局職安健學院及碧瑤廢物處理及回收有限公司,這些都是她未曾踏足過,前者有助她加強對職安健的認識;後者則讓她加深對回收業運作的了解,反思應如何感染他人,一起實踐從源頭減廢,以及做好回收膠樽前的準備,以減輕工人的工作壓力

投身教育界 冀提升新一代環保及公共衛生意識

畢業後,佩盈投身中學化學科教師,教授學生化學科知識之餘,同時計劃把掌握到的環保及公共衛生知識融入STEM活動中,以生命影響生命,提升新一代的環保及公共衛生意識。

「修畢碩士能擴闊個人的眼界及就業出路,我考慮繼續進修,攻讀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又或與環境相關的博士學位課程,提升個人的就業競爭力。」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
查詢電話:3411 7746
網址:ephm.hkb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