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DSE放榜。狀元丨8狀元暫不離港6人擬讀醫科 願為港人福祉出力 堅守價值做好自己不怕競爭

【明報專訊】文憑試(DSE)昨誕生8名狀元,其中4人更為超級狀元,在數學延伸部分摘下5**。移民潮下,8名狀元稱暫無意離港,7人留港升學,6人計劃讀醫。政府修例放寬引入海外醫生,醫管局亦有意招攬大灣區醫生。6名有興趣攻讀醫科的文憑試狀元,當中有人認為本港醫療人手不足,引入非本地醫生能紓緩公營醫療壓力,亦有人擔心與非本地醫生在語言及合作上會遇到問題,但相信透過溝通最終能解決。

伊利沙伯中學「超級狀元」謝承臻。(賴俊傑攝)
伊利沙伯中學「超級狀元」謝承臻。(賴俊傑攝)

相關文章:DSE放榜丨逾1.7萬考生考獲「3322+2」 平均1.3人爭1八大學位

憂語言溝通問題 盼與內地醫生有更好銜接

伊利沙伯中學謝承臻說,香港有很多不同渠道表達意見,小心「不觸碰紅線就可」。他提到,這幾年香港發生很多事,令人覺得陌生,「或者不是大家熱愛的香港」。他認為香港始終是他成長的地方,身為當中一分子有責任改變現况。他擬入讀中大醫科,「為香港人的福祉付出一分力」。

早前獲認可的頭50間院校包括上海復旦大學,而醫管局亦將推行「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謝承臻認為香港是國家一部分,融入國家發展是無可避免。他說香港醫療系統大多以英文為主,而內地則以中文為主,擔心溝通上會有問題,盼能與內地醫生有更好銜接。

冀在熟悉地方以熟悉語言為市民服務

協恩中學周愷彤表示,身邊多人移民,亦有親戚離開,但她短期內不會移民,認為「留在香港的人要堅守香港重要價值」,計劃入讀中大醫科,想在熟悉的地方、以熟悉的語言服務香港市民。周愷彤建議當局長遠應處理公立醫院長期人才流失的問題。

相關文章:【醫護人手短缺】醫管局醫生護士流失率升 議員憂低估 料缺多達3000名醫生

稱疫情醫護短缺 冀投身醫療系統

來自香港培正中學的超級狀元焦采溢擬入港大醫科,她相信不論到哪裏發展,都要記住初衷,望透過職業幫人。她說家人都在港,對港有感情,不擬負笈海外或移民,惟有意透過大學的「增潤學年」赴外國交流。談到如何與醫科結緣,焦采溢說,高中一次生物課解剖青蛙,「揭開那層皮後,牠裏面的心和肺很美」,使她讚歎生命奧妙,自此發現對做手術有興趣。今年第五波疫情,目睹公立醫院人手短缺,為大量病人輪候入院而傷感,希望日後能投身公營醫療系統,亦期望當局加強公私營協作,以解決人手及資源分配不均問題。

香港培正中學女焦采溢成為「超級狀元」,她昨收到成績後與父母相擁,又稱暫沒計劃離港發展,因家人都在港及對香港有感情。(楊柏賢攝)
香港培正中學女焦采溢成為「超級狀元」,她昨收到成績後與父母相擁,又稱暫沒計劃離港發展,因家人都在港及對香港有感情。(楊柏賢攝)

期望新一屆政府為社會帶來新氣象

皇仁書院狀元麥顥邦有意到中大讀醫,未提及日後會否移民。他被問會否視該校校友、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為榜樣,他答,「任何人身上皆可找到學習之處,沒有說學習特定一個人,(只要)他有優勝的地方,我便學習,不限於他是否我師兄」。他期望新一屆政府能為社會帶來新氣象,「整體有改變」,令經濟或其他方面更上一層樓。

相信做好自己 仍可在競爭中勝出

喇沙書院狀元張殷碩稱未有移民打算,「如覺得香港改變了,那便用你的力量改變她,而不是移民或去逃避問題」。他不認同引入海外醫生會對本地醫生造成特別大的競爭,因只有認可院校畢業生才合資格,並非大量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相信「只要做好自己,水平達至百尺竿頭,仍可在競爭下勝出」。

相關文章:【海外醫生】第二批認可資格名單公布 內地復旦首上榜 課程限海外公民報讀

留港發展歸屬感更強

英皇書院狀元甘仲軒同樣留港讀醫,現階段未打算移民,但不排除日後會。拔萃女書院狀元冼家朗表示沒打算移民,但會赴英國劍橋大學攻讀人類社會及政治學,有感該校選科較本港的大學更自由,出路較多元化。

何文田迦密中學歷來首名超級狀元曾志鵬,擬入讀中大計量金融。他說對香港有強烈歸屬感,加上親友均留港,故此目前「沒有想過去海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