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ChatGPT衝擊傳統教育制度|生成式AI對教育界有利有弊? 業界憂被濫用於作弊或剽竊 專家倡乘勢改革增學習效益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 發展日益蓬勃,應用範疇漸廣,2023年更被形容為「AI教育年」,能撰寫流暢文章的聊天機械人(chatbot)ChatGPT在教育界的應用尤受注目。業界對同類AI被用於作弊,甚至動搖學術水平等憂慮未消,有學校更宣布禁用ChatGPT免影響學習。不過有專家相信AI勢衝擊以背誦知識為主的傳統教育制度,甚至有助弱勢學生超越學習差距,可乘勢推動教育制度改革讓學生獲益。

ChatGPT成為近期熱話,本月1日於瑞士日內瓦舉行了一場關於ChatGPT機械人的工作坊,出席的教師在認真聽取簡報。(法新社)
ChatGPT成為近期熱話,本月1日於瑞士日內瓦舉行了一場關於ChatGPT機械人的工作坊,出席的教師在認真聽取簡報。(法新社)

相關文章:AI機械人ChatGPT|問答解惑、寫程式、寫論文 樣樣皆能?Google百度加入戰團 推同類型機械人

ChatGPT「匿名」應考合格

ChatGPT由AI研發機構OpenAI於去年11月推出,屬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能運用透過機器學習整合的數據庫回應即時用戶提問,甚至能以不同時期作家的風格撰寫各類文章,編寫程式等,成品與人類手筆幾可亂真。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法律學院早前安排ChatGPT「匿名」作答真實考試試題,結果雖僅獲C+水平,但全科合格。此外,ChatCPT亦曾「應考」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沃頓商學院一個商業管理課程的考試,整體成績亦達B至B-水平。此後其他科技公司推出的同類聊天機械人,如Google的Bard、 Quora的POE等亦展示出相類能力。

相關文章:【科技X教學。AI偵察教練】教大準教師伙小學生研「AI偵察教練」 藉圖像分析偵側姿勢是否正確

紐約禁公校使用 指AI無助批判思考及解難能力

生成式AI可能傳播不實資訊,或輕易避過篩查軟件,被濫用於作弊或剽竊,因而引起教育界憂慮。美國紐約市教育部上月率先宣布禁止轄下所有公立學校的電子裝置和網路使用ChatGPT,洛杉磯、西雅圖等地亦效法。紐約市教育部發言人指AI無助學生的批判思考及解難能力。

澳洲上月亦爆出學生以ChatGPT撰寫論文作弊首例,目前大部分省份均已禁止學生使用ChatGPT。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指出,不少大學教師如今再次要求學生呈交堂上作業,或是親身說明構思過程,以杜絕作弊。OpenAI早前推出辨識AI生成文章的軟件回應疑慮,但效用仍有待證實。

AI助研究生處理海量數據 適當使用是強力助手

AI的衝擊帶來對教育制度的反思。資深英語教師兼作家赫爾曼(Daniel Herman)投書《大西洋雜誌》形容ChatGPT的面世「宣告高中英語課的死亡」,直言其產生的文章雖然流於表面或缺乏充足參考資料,但是已經比一般學生的功課優秀,質疑讓學生基本語言能力的教育方針是否仍有意義。

印度新德里科技研究所人工智能資訊系統中心負責人森古普塔(Debarka Sengupta)向《德國之聲》指出,雖然學生確實可能因過分依賴AI而失去自行寫作的能力,但是能適當使用AI亦可是學習的強力助手,如協助研究生處理海量研究數據,甚至作為學生「請教」對象,AI在挑戰教學的同時亦讓教育機會提升。

澳洲悉尼科技大學教授洛貝爾(Leslie Loble)亦向路透社稱,AI可用於改善學習效果,對有殘疾或其他學習障礙弱勢學生尤其重要。當地一項輔導計劃Flamingo Project便運用ChatGPT協助高中生學習,大大提升課堂參與程度。不少患有焦慮症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能藉由AI將難以表達的想法轉化成文字,重拾學習自信。有ADHD患者透過與AI對話互動便能掌握課程內容,找到理想學習方式,儼如獲得私人補習老師。

相關文章:港初創研發電子學習平台 以AI分析學生弱項派相應練習 助學生循序操數

助殘疾問題生參與課堂 重拾自信

在資訊海量增加的時代,不少專家期望由AI 打破以往以提供資訊為中心的教育模式。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家赫什—帕塞克(Kathy Hirsh-Pasek)指出,能否讓AI成為教育助力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能有效運用AI讓學生掌握轉化知識的能力,例如學習利用AI生成的文本為基礎,加以批判、改進或提出新觀點,「讓舊有制度安詳逝去」,毋懼擁抱AI才是出路。

AI應用廣市場大 高質數據成發展瓶頸

AI在日常生活各範疇的應用備受期待,微軟、Google等科技巨擘紛紛投資AI開發,市場預期至2030年AI市場規模將逾萬億美元,但有專家稱實際應用仍有障礙,如何獲得高質數據輸入勢成發展瓶頸。

曾於Google AI任產品經理的數據專家查特吉(Vikram Chatterji)於《財富雜誌》撰文稱,AI於2018年起飛躍發展,至今AI已展示出足以顛覆各行各業面貌的巨大潛力,但即使部分AI擁有高達90%準繩度,一旦在醫療、罪案偵測等容錯率低的應用範疇上有所失誤,將會後果嚴重,AI如何取得及運用高質數據,以提升準繩度至堪用水平勢成開發瓶頸。

查特吉強調,訓練及修正AI的數據處理程序往往需大量人力及時間成本,但有意推動AI發展者必須更重視數據,才可克服發展障礙。

相關文章:【2023職埸預測】10大潛力行業!金融科技、AI、基因檢測前景看俏 新興太空科學、海洋資源管理職位吃香

專家料ChatGPT冒起加速規管

另外,AI此前常被質疑輸入數據存偏見,質素欠佳,恐助長不實資訊傳播,加劇歧視,助長仇恨,或是成為詐騙工具,惟各國未有完善法規監管,成AI未來發展隱憂。

雖然業界擔心政府出手監管或窒礙AI發展,但要求規管的呼聲日增。中國已推出法規,要求科企公開向用戶推薦內容及蒐集數據時採用的演算法,以保障用戶私隱,歐盟亦正研擬訂立《AI法案》,規管風險。美國國家國家標準及技術研究所(NIST)近月公布AI風險管理框架等。雲端科技巨企Workday副總裁莫爾斯(Chandler Morse)認為ChatGPT冒起可加速對AI規管的討論。

(路透社/大西洋雜誌/CNN/財富雜誌/Ax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