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金融學院研究指75%金融機構應用生成式AI 市場缺系統開發、數據及風險分析人才

【明報專訊】金融學院轄下負責研究工作的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發表報告,發現有75%金融服務機構已推出至少一個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用例,或正進行試行計劃和構思用例,並預計該比例將於3至5年內增至87%。金融學院行政總裁兼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執行董事馮殷諾表示,現階段屬初期發展,GenA.I應用仍有不少挑戰,如風險管理及人才不足等。不少金融機構亦反映,市場上「缺人才」,需要更多涉及系統開發、數據及風險分析的人才,未來需着力培訓。

金融學院行政總裁兼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執行董事馮殷諾(左)表示,本港金融服務行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上尚算初期,目前市場上缺乏相關人才,未來需加強招聘及培訓。旁為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主管衛頌飴。(鍾林枝攝)
金融學院行政總裁兼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執行董事馮殷諾(左)表示,本港金融服務行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上尚算初期,目前市場上缺乏相關人才,未來需加強招聘及培訓。旁為香港貨幣及金融研究中心主管衛頌飴。(鍾林枝攝)

業界反映市場缺人才 需着力培訓

研究報告發現,有83%受訪大型金融企業已經推出至少一個GenA.I.的用例或正準備應用,高於小型企業63%的應用比例。金融服務業的GenA.I.應用集中在機構內部而非直接面對客戶。75%受訪機構視GenA.I.為提升生產力和營運效率的工具,53%的機構則認為其有助推動創新和增強決策能力。馮殷諾稱,大型機構應用GenA.I.走得較前,願意投放更多資源開發。中小型機構的應用將於未來數年都有提升,目前正發掘合適的應用場景和用例,並不代表他們不願意使用。

相關文章: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香港排名重返第三 2022年以來首次高於新加坡

市場擔心GenA.I.將取代或減少人力需求,馮殷諾認為,金融機構在應用GenA.I.時,其中需要重視的是模型的準確性及數據私隱與安全。而報告中的受訪金融機構亦指出「人在環中」(Human in the loop)是一個必要的方式以確保妥善的風險管理與控制。他表示,在應用GenA.I.的同時,人才亦是當中發展的關鍵。GenA.I.只是一項工具以協助員工提高價值,以及更適切地幫助客戶,將來會否取代人力資源則言之尚早。

相關文章:OpenAI行政總裁奧爾特曼:通用人工智能發展三大觀察 未來工作依賴決策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