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自閉症譜系障礙(ASD)兒童有明顯溝通障礙,如語言發展遲緩、較難理解及回應他人等,有專家和家長不主張他們學非母語,免對其語言發展造成額外負擔。香港都會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中英雙語學習並不窒礙ASD兒童的語言發展,反而彌補資訊整合能力,有助對話中判斷和表達重點信息。
ASD小學生人數5年增26%
都大引述教育局數據稱,2017/18至2022/23學年ASD小學生人數增26%。都大教育及語文學院助理教授葛浩燕與研究團隊透過協康會招募逾40名5至9歲的本港ASD兒童接受語言測試,過程採用標準化的評估工具和互動語言遊戲,並控制了智力、年齡、加工記憶和社會經濟地位等變量。結果發現ASD兒童即使同時學習粵語和英語,在粵語詞彙、韻律和句法等方面均無負面表現。回答以賓語為重點信息的問題時,雙語ASD兒童的表現甚至更佳。

相關文章: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 推動校內融合教育 支援SEN學童需要
籲家長為ASD童創造豐富雙語環境
葛浩燕稱,該項研究有助於在中英雙語環境下制定更有效的干預措施和康復方案,並為家長及專業人士提供重要的指引。她稱家長可考慮讓有需要的ASD兒童盡早學習雙語,為其創造豐富的雙語環境;臨牀醫護、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專業人士,也可考慮在ASD兒童的療程或課程中增添雙語元素,以輔助其學習和發展。
相關文章:教育心理學家擔當評估、培訓、危機處理角色 服務對象涵蓋學前兒童及SEN學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