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警務處長蕭澤頤昨日表示,今年首兩個月錄得10宗「兒童網上性誘識」案件,包括兒童接到色情信息、被索取裸照、被誘約見後性侵,其中兩宗為強姦案,受害人年僅12歲。他認為兒童經網上活動被性侵的個案趨嚴重,亦呈上升趨勢,令人憂慮,呼籲家長及教育持份者為兒童締造更安全的成長環境。

警方昨日舉辦「保護兒童漫畫書系列」發布儀式暨「應對網上性誘識:識別與預防」跨專業研討會。蕭澤頤說,去年錄得1359宗侵害兒童的性罪行案件,其中7%涉及網上活動;今年首兩個月則錄得10宗,包括兩宗強姦案,受害人年僅12歲,情况令人憂慮。翻查報道,近日法庭處理多宗兒童性罪行案件,日前一宗中學宗教科男教師承認與15歲女生非法性交,被判囚22個月。
相關文章:【中學生性教育】調查指中學生性知識未如理想 接納性小眾學生升至七成 專家指教育應準備與學生「同行」
調查:六成學生遇網上誘姦
警方昨亦公布一項調查,去年2月至11月在10間中學訪問2000名中一至中四生,發現62%受訪學生曾遇「網上性誘姦」。調查顯示8.7%受訪者曾收到成年人發送的性內容照片或影片,3.3%曾發送自己的性內容照片或影片,3.7%與網上認識的成年人見面時有「性接觸」。警察臨牀心理學家馮浩堅表示,網上性罪行案件大多隱蔽,現今青少年性觀念及防範意識較低,誤以為與陌生人外出、傳送私密照及發生性行為是小事。
相關文章:【中學性教育不足】平機會調查:八成中學無時間教性教育知識 倡制定建議授課時數、加強師資培訓 設立「性教育統籌主任」職位
社媒打機接觸 閒聊送禮約見下手
網罪科總督察梁以德表示,犯案者大多透過社交媒體、線上遊戲及交友軟件接觸兒童,以噓寒問暖及閒話家常方式,令對方降低戒心,又透過「性意味」對話及送禮等圈套,博取見面並性侵對方。梁表示,前年一名15歲少年在同性交友軟件被誘騙傳送私密相片,後來雙方同意發生性行為,少年之後被威脅倘拒絕再次發生性行為便散播其照片,最終少年告知家人並報警。
社工籲家長主動與子女溝通 關心交友情况
青協資深社工朱香雄呼籲家長放下工作,主動與子女溝通以建立其安全感,並了解其網絡行為和交友情况,教導他們辨識誘騙手法。他認為青少年在現實生活中不願談論「性」,家長亦不主動討論,「是很可悲,青少年那種對性的抑壓及好奇,而網上有人跟他傾和講, 對青年來說是個開放、去抒發他們性價值觀的網絡平台」。朱又說,長期上網的青少年往往因生活或學習上遇到壓力而有很多負面情緒,「試想想帶着這種孤獨、寂寞的心態去網上接觸不同人,很容易會被騙徒有機可乘」。
警方昨亦宣布向全港幼稚園及小學免費派發一套8冊的「保護兒童漫畫書」,內容涵蓋網上性陷阱、裸聊勒索及法庭審訊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