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昨舉行第四批「重點企業夥伴舉行簽署儀式」,共18間重點企業簽約,涵蓋人工智能(AI)、金融科技及生命健康科技等產業,計劃在港設全球或地區總部,或建立研發中心。連同早前引進3批共66間重點企業,港府料四批企業未來數年在港投資約500億元及創造逾2萬個就業機會。財政司長陳茂波稱,創科正成為另一關鍵引擎,推動經濟增長及創造工作崗位,亦增強本港經濟韌性,在複雜地緣政治下該戰略更顯緊迫,重申本港保持自由港地位。

陳茂波:創科成經濟引擎 複雜地緣政治下顯緊迫
副財政司長黃偉綸昨與其中16間企業代表簽約。出席儀式的陳茂波致辭時,提到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崛起,香港將繼續保持自由港地位及維持自由貿易政策,確保資本、商品、人才和資訊自由流動,維持簡單低稅制等,加上連接和進入內地及亞洲市場,認為本港是企業實現願景和更好發展的平台;他透露,未來會引入更多結合創科的文創企業,讓相關企業以本港作為擴展業務至不同新市場平台。
相關文章:約60家重點伙伴企業已來港 新落戶機械人公司:港AI教育不足 冀增人才培訓
第四批重點企業中,14間來自內地;主要研究交通管理等應用人工智能的「智慧互通」,其產品技術已應用於北京及上海等50個城市,首席技術官李瀟翔稱,計劃本月底前在港申請並在年底完成上市。他稱公司已與港大及城大簽署共建聯合實驗室協議,另決定在港設海外業務總部及國際研發中心。上月訪京的陳茂波到訪智慧互通時,鼓勵公司將其研發團隊及更多技術方案帶來港,並拓展業務至全球其他市場。
另一企業「百度智能駕駛」去年底完成在本港機場區域進行自動車首階段測試,該公司國際化業務總經理牛昊天稱本港自動駕駛法規不同,但非不能解決,透露正與港府商討,期望今年擴大自動車在港測試範圍。同樣在北京成立的新能源智慧汽車製造商「理想汽車」,其高級副總裁李冠華稱集團將在港投入20億元,包括設晶片研發中心等。
14企來自內地 涵多家AI公司
餘下4間重點企業有兩間來自美國、一間新加坡,另一間不公開名稱。總部設於紐約的「Certified Kernel Tech」,其首席技術安全官李康稱,目標為虛擬資產合規審計制定產業標準等,配合港府推動第三代互聯網技術「Web3.0」;他預計會招聘雙位數員工,規模會在未來3至5年至少增長5倍。至於研發創新醫療器材的「應脈醫療」,總裁邊英男稱已於本港科學園設立小型研發實驗室,擬加強在港研發與製造能力;他稱在中美貿易戰及對等關稅環境下,本港穩定的政策環境有助穩定公司的全球供應鏈。
今屆政府在2022年成立引進辦負責招商引資,目標2027年或之前吸引至少100間有潛質及具代表性創新科技企業來港營運或擴展業務,包括20家龍頭企業,現已引進80多間重點企業。
相關文章:45生健科技企業落戶或擴業務 料創3200職位 有公司指「香港製造」吸引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