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理大兩獲嘉許模範生 盼躋身公營醫療物理治療師及放射治療師行列 紓人手壓力

【明報專訊】香港理工大學每年向品學兼優學生頒獎嘉許,兩名同是四年級、就讀物理治療學的許子桂及就讀放射學的文嘉希,分別獲頒表現最突出的「最卓越學生獎」及「傑出學生領袖獎」。兩人分別是未來的物理治療師及放射治療師,曾在本地公立醫院實仄習,均說畢業後會選擇加入公營醫療服務。許期望在公院累積經驗,文形容公營醫療最大問題是人手不足,「如何處理?一方面是自己投身公營醫療體系,盼為香港這個成長地出一分力」。

理大物理治療學學生許子桂(左二)、放射學學生文嘉希(右二)分別獲頒2024/25年度「最卓越學生獎」及「傑出學生領袖獎」,設計學院龔妍霓(右一)獲「學院卓越學生獎」、時裝及紡織學院Anastasiya Rudakova(左一)獲「學院學生領袖獎」。許及文兩人稱畢業後會加入公營醫療系統服務。(李紹昌攝)
理大物理治療學學生許子桂(左二)、放射學學生文嘉希(右二)分別獲頒2024/25年度「最卓越學生獎」及「傑出學生領袖獎」,設計學院龔妍霓(右一)獲「學院卓越學生獎」、時裝及紡織學院Anastasiya Rudakova(左一)獲「學院學生領袖獎」。許及文兩人稱畢業後會加入公營醫療系統服務。(李紹昌攝)

相關文章:理大生為排球校隊做運動物理治療 學以致用 獲頒領袖獎 冀留公院服務

物理治療學生盼借鑑澳洲「實戰」經驗助港

許子桂從他選擇就讀物理治療談起,稱中學起已對醫療科目感興趣,而從事物流搬運的父親因勞損長期受腰痛困擾,令他決意用物理治療專業知識,幫助更多受痛症困擾的人。他形容,4年大學助他累積本地及海內外經驗,除在屯門醫院、瑪嘉烈醫院實習,他亦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實習認識針灸、艾灸等療法;另外亦在澳洲黃金海岸一間診所獲「實戰」機會,這些經驗助他比較各地醫療模式。

相關文章:物理治療師做好復康及預防疾病角色 提升專業技能 推動基層醫療健康

許子桂說,澳洲病人主動程度較高,傾向用更多運動及手法治療,香港病人較多依賴機械治療;澳洲醫療人員與病人有更多對話,助建立信任,香港人手較緊張,與病人溝通空間較小,他仍希望日後可將經驗帶到公院,提高治療質素。

被問到為何畢業後選擇投身公院而非私院,許稱實習令他有感在公院可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病人,工作場景更多元,例如病房、門診、日間醫療中心等,盼有助累積經驗,以發掘日後進修方向。

相關文章:運動物理治療師講求專業+經驗 助運動員處理傷患和保養 爭取佳績

放射學學生憶「寶可夢」講治癌 助女童克恐懼

修讀放射學的文嘉希說,4年大學經歷令他明白治療癌症除了要認識病理學、解剖學、治療的劑量計算,亦要照顧病人的心理需求,提供關懷。他分享,曾參與理大「理伴同行」計劃接觸一名患癌女童,稱她首次電療時很驚恐,需用鎮靜劑,他與團隊後來知道女童喜歡「精靈寶可夢」(Pokémon),就運用卡通角色介紹治癌過程、將使用的機器等,助女童渡過心理關口。他形容該經歷令他明白,「癌症治療可以是很沉重的事,可以是一粒藥、一系列的電療,但亦可是一隻比卡超」。

相關文章:醫護吃香工種:放射師、放射治療師 人才現斷層 讀碩士自選3大專修強裝備

兩人均期望投身公營醫療系統,被問到認為目前系統面對哪些挑戰,兩人均同意人手不足,導致服務輪候時間長是主要問題,除本地培訓,引入外來人才亦是紓緩方法。至於政府近日提出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包括急症室第三至五類病人收費400元等,文嘉希認同新安排目的,令醫院為更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同時較不緊急的病人是否完全不需醫療服務?他們亦需要醫療服務」,文建議,在社區提供更多配套,包括社區藥房、診所填補需求。

相關文章:醫學物理學家 癌症治療團隊重要成員 跨學科碩士訓練臨牀、科研人才

許子桂表示,收費改革包括專科門診藥物在明年改為每項20元最多4周,他同意有助更好運用醫療資源,但認為有需要照顧患慢性病基層市民,確保可負擔藥物開支。

相關文章:放射師、醫務化驗師渴市 掌握行情、晉升前景 必備5個入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