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聯招2022】336名學生讀醫 中大攬六成 港大取錄人數佔四成 比率錄新低

【明報專訊】大學聯招(JUPAS)昨日放榜,今屆共336名學生經JUPAS入讀醫科,中文大學醫學院發稿表示,該校經JUPAS取錄205名文憑試考生,佔其醫科學額69%。換言之,港大醫科經JUPAS取錄131人,佔學額44%,比率錄新低,連續7年未達「75%醫科學額經JUPAS取錄」的承諾,港大錄取IB課程等學生比率則升至56%。中大主動比對兩間院校醫科收生成績,稱中大醫科JUPAS的最低收生分數、中位數均高於港大。中大醫學院長陳家亮相信,收生理想因該院教學品牌獲社會及學生信任。

中大醫科最低收生分數及中位數高於港大

中大醫學院昨日公布兩間大學今年JUPAS收生分數,顯示港大收生最低分數及中位數均低於該校;今年DSE誕生8名狀元,有5人選讀中大醫學(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一人選讀港大醫科,故最高分數一致。

兩大醫科收生方式不同,港大以DSE最佳6科計算,DSE取5**可加權視作8.5分、5*計7分、5計5.5分,滿分51分。中大昨日提供資料並稱「以港大醫學院的計分方式」,港大醫科JUPAS最低分數是33.5分,中大則是40.5分;又稱若以7科滿分為49分計算,獲46分或以上讀醫的學生中,「超過90%選擇入讀中大醫學院」。

相關文章:【聯招2022】JUPAS今放榜 92%達大學門檻者獲取錄 聽障生不言棄 盼以自身經歷助人

盼海外交流實習 有狀元放榜後「轉會」

中大及港大醫科課程各有特色,今屆DSE狀元、英皇書院甘仲軒向本報說,文憑試放榜前將港大醫學擺入大學聯招(JUPAS)首志願(A1),放榜後改變心意,將中大醫學(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改選為「A1」,昨天獲中大取錄。他說中大課程較靈活,提供很多機會赴海外交流和實習,有助了解不同國家醫療系統和文化。

甘仲軒認為兩大的醫科都想訓練「以病人為本」的醫生,「在醫療道德上,覺得中大有好充足的教育,好多機會(學習)明白尊重病人,例如向『無言老師』學習」。

本港醫科課程一般為6年。中大醫科網頁指,第一至三年是臨牀前期教學,第四至六年是臨牀教學期;中大醫科有「直接入讀二年級(DY2)」計劃,可5年讀完醫科,文憑試7科44分,且英文、生物及化學有5*或以上者,或其他公開試的符合資格考生,毋須申請,學院將主動聯絡。

據港大醫科課程網頁,首兩年圍繞生物醫學,涵蓋人文醫學、倫理與法律;第三年是必修的增潤學年(Enrichment Year),學生可海外交流或做研究等;第四至六年是臨牀課程,學生須到醫院實習,涵蓋外科、婦產科、兒科等。

中大指面對三方面壓力 收生質素仍比以往好

本報向港大醫學院查詢,截稿前未有回覆。中大醫學院長陳家亮昨向本報稱,中大醫學院過往數年建立教學品牌,令學生、社會有信任。他又說今年醫科收生面對三方面壓力,包括移民潮、學額增加,以及政府修例放寬引入海外醫生,學生可海外升學,選擇更多,「面對三方面的壓力,反而我們收生質素、人數比以往更好,所以是很開心的事」。

被問到會否如港大醫學院般承諾75%學額經JUPAS收生,陳家亮說從來都不會承諾某個收生比例,只可承諾每年收最好的學生,「(不論)背景是JUPAS、Non-JUPAS,有錢沒有錢、什麼膚色都不重要」。

相關文章:【醫護人手短缺】醫管局醫生護士流失率升 議員憂低估 料缺多達3000名醫生

學額增 港大收生人數低於過去3年

兩大醫學院下學年各有295個學額,按年各增30學額。中大稱,全港有336名學生新學年經JUPAS入讀兩校的醫科,205人入中大(61%);換言之,餘下131人(39%)入讀港大,人數低於過去3年。

港大醫學院前院長梁卓偉上月卸任,他任內曾承諾,為增加基層學生向上流,每年「75%學額經JUPAS取錄」,新任院長劉澤星上月受訪提及,繼續有此承諾,「但要視乎同學選擇,最終未必能做到」。

相關文章:【醫護人手短缺】公院擬聘曾援港內地醫生 薪酬「一視同仁」 不影響優先聘用本地醫科生及現職公院醫生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