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疫情持續逾兩年仍未見終點,滙豐調查顯示,疫情削弱港人累積財富能力,是次調查有6成受訪者能維持儲蓄習慣,但比率較2020年下半年下降7個百分點,僅約三分一受訪者在過去半年內有用理財產品,而上次調查則有近半數。受訪者為了置業,有4成人會避免過度消費,預期平均需要儲蓄17年,才有足夠資金繳付首期。
從4大範疇評估港人財政狀况
FinFit指數是透過量度調查對象在理財習慣、理財知識、理財計劃及網絡保安和安全4大範疇的主要表現指標,評估港人財政狀况。在疫情持續下,香港人FinFit指數得65分,滿分100,而2020年下半年為66分。有6成受訪者被評為「財政中等健康」,較上次高出7個百分點,但被評為「財政非常健康」則減少7個百分點至20%。
平均預期儲17年才夠付首期
此外,受訪者為了置業,有4成人會避免揮霍或過度消費及更主動投資以實現目標。受訪者預期平均需要儲蓄17年,才有足夠資金繳付首期,有逾5成人則表示須有家人財政支持才能實現目標。被評為「財政非常健康」人士一般13年可以到儲蓄足夠置業首期;「財政不健康」則需時22年。
調查亦發現近9成人「財政非常健康」,及近8成「財政不健康」人士都會循多種途徑,包括分行網絡及數碼渠道處理財務,約4成受訪者表示使用流動及網上理財的次數增加,3成表示到訪分行的次數減少。
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投資及理財部主管安博哲表示,調查顯示,疫情影響了港人的儲蓄和投資習慣,反映及早進行穩健理財規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