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教師故事。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得主】體育教師帶領學生爬百級樓梯 借用鄰近球場上課 突破教學環境限制 設計多元活動 要令學生愛上體育

【明報專訊】執教鞭約20載,本身是長跑好手的體育教師黎可基,4年前轉到油麻地的天主教新民書院任教,面對校舍環境小,校內沒操場只能在禮堂上體育課。幾年來他堅持帶學生走出校園,爬200多級樓梯借用鄰近球場,現時最高峰一天來回走4趟,帶不同班別上課。黎可基相信,環境限制可突破,希望繼續令更多學生愛上體育。教育局向他頒發2021/2022年度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嘉許他於體育學習領域付出。

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的天主教新民書院體育科主任黎可基(右一),因校舍小又沒有操場,每次體育課均要帶學生爬約200級樓梯至學校旁的京士柏遊樂場,幾年來如是,最高峰一天來回走4次,他堅持在學校推廣多元體育活動,深信可助學生增加歸屬感。(馮凱鍵攝)
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的天主教新民書院體育科主任黎可基(右一),因校舍小又沒有操場,每次體育課均要帶學生爬約200級樓梯至學校旁的京士柏遊樂場,幾年來如是,最高峰一天來回走4次,他堅持在學校推廣多元體育活動,深信可助學生增加歸屬感。(馮凱鍵攝)

無校內操場 走出校園上課 只剩半小時吃飯 「有犧牲但樂意」

天主教新民書院課外活動組及體育科主任黎可基,本身是長跑好手,2014年曾取得渣打馬拉松全馬香港華人第一。黎可基2002年入行,2017年曾借調教育局體育組,翌年到天主教新民書院任教,加入這間只有約1400平方米、沒有操場的學校,平日只可在禮堂上體育課。

幾年來,他每周都帶領學生走出校園,爬200多級樓梯,到京士柏遊樂場打球,今學年起又借用九龍仔公園上課,「我們都有犧牲,(來回上課後)只剩半小時吃飯,但都樂意」,深信學生透過體育運動,可增加對學校歸屬感,盼更多學生愛上體育。

黎可基稱相較學校配套有限,認為挑戰更大的是學生態度。他在學校安排多元化運動,如添置划艇機、單車機等,亦在學習動機較弱班別,安排玩「閃避球」,增加趣味。(馮凱鍵攝)
黎可基稱相較學校配套有限,認為挑戰更大的是學生態度。他在學校安排多元化運動,如添置划艇機、單車機等,亦在學習動機較弱班別,安排玩「閃避球」,增加趣味。(馮凱鍵攝)

添划艇機單車機等 發展多元校隊

為突破空間限制,黎可基設計豐富體育活動,例如每周兩次與學生晨跑。他透過資助,為學校添置划艇機、單車機、心跳帶、脂肪機等裝置,讓學生在體育課有更多不同體驗。

他主張發展多元化校隊,例如聘請教練開辦划艇隊、曲棍球隊等,樂見學生在賽事上取得成就。他亦引入初中體育科筆試,銜接新設的高中體育選修科。

相關文章:【教師故事】英文科主任退休在即 25年教學生涯 玩遊戲學英文 冀助學生「改變命運」

有科學教師化身「考生」同行 航海學校4師獲獎

此外,在科學教育學習領域獲獎的佛教黃允畋中學教師王家駒,走過15年教學生涯,一直本着與學生「同行」理念。除自製教材,每年文憑試前,他都鼓勵學生報考坊間模擬試,他亦化身「考生」,冀體驗學生所承受的壓力,並了解自己的教學盲點,試後陪學生討論試卷。

香港航海學校4名教師亦在「課程領導」範疇獲獎,該教師團隊的組長、副校長趙文浩說,校內大部分為基層學生,學習動機與自信皆不足,團隊規劃的海事課程有助發揮學生潛能,訂立個人志向。

教局:以不同途徑凝聚獲獎教師

移民潮下學校有教師流失,被問獎項能否鼓勵教師留在教學團隊,教育局總專業發展主任(教師獎項及語文教師資歷)陳思艾表示,得獎者肩負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工作,「面對不同學校人事變動、(教師)承傳等各方面,我們着重透過很多途徑,凝聚獲獎教師,他們會分享卓越教學的實踐、寶貴經驗,深信他們的分享,幫到不同學校的教師,可參考和啟發」。

相關文章:【校長退休潮】多校聘校長 女拔現任校長劉靳麗娟母校上任逾廿年 憶求學自由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