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老師是學生追夢過程中的「同行者」!黃大仙中華基督教會基協中學創辦活動「協夢社」,希望基層學生不因資源不足放棄追夢。學校按同學意願,今年度至少籌辦4個短期活動,包括考取山藝證書、攀登證書、舉辦化妝班和流行舞班。校方稱,每項活動除有導師帶領,教師亦會陪學生參與,希望讓同學感受到老師與他們同行,進一步激勵學生投入其中。

採用同行者模式 了解學生性格及需要 助發掘夢想
協夢社負責教師鄧偉杰表示,在山藝及化妝課程,師生會共同完成任務;基於學生背景,他們很多時未能了解清楚自己的人生,更何况是思考夢想,但採用同行者模式,師生透過活動時間與學生建立關係、傾談,了解他們的生命故事、個人性格及需要,可發掘他們的夢想。
相關文章:【準教師故事。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獎學金得主】師訓生感貧富懸殊令學生知識差距擴大 籌組「模擬大學」義教基層學生 冀幫人尋求生命意義
非華語學生透過山藝衝破溝通障礙 鎖定社工志向
非華語中四生唐嘉怡是參加者之一,她曾因中文不佳及不敢講廣東話,怯於與人溝通,幸好獲教師鼓勵,她在活動中找到個人目標,希望成為非華語的社工。
她又稱,在參加山藝活動時曾帶領較低年級的同學,過程中聆聽及照顧他人感受,有助她學會當社工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