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

【各行各業請人難?】調查指六成人稱行業缺人 逾半受訪者反對擴大輸入外勞 工聯會倡改善工作待遇 釋放本地潛在勞動力

【明報專訊】工聯會調查發現,本港各行業缺人情况普遍,60.7%受訪者表示其所屬行業缺人,51.2%稱主因是「人工低、福利差」,其次為工作條件差(41.5%)及無晉升前景(31.1%);逾半受訪者不認同擴大輸入外勞,擔心就業機會減少。工聯會促請政府確保「本地優先就業」,充分發掘和釋放本地潛在勞動力。

工聯會調查顯示約60%受訪者反映行業缺人,主因是人工低福利差,其次為工作條件差。工聯會理事長黃國(中)認為本港勞動參與率偏低,促請政府深入研究和分析原因。(工聯會圖片)
工聯會調查顯示約60%受訪者反映行業缺人,主因是人工低福利差,其次為工作條件差。工聯會理事長黃國(中)認為本港勞動參與率偏低,促請政府深入研究和分析原因。(工聯會圖片)

相關文章:【各行各業請人難?】港GDP連跌4季 人手資金成重啟業務最大樽頸 學者倡設優惠政策吸員工重返受重創行業

53.7%受訪者不認同擴大輸入外勞

工聯會本月8至15日訪問逾9000名會員,53.7%受訪者不認同透過擴大輸入外勞補充勞動力,當中53.4%認為輸入外勞會令人工待遇未能提升,36.4%認為會抑制僱主改善工作條件的意欲,例如職安或工時等。若以行業統計,建造業及運輸業各有67.4%及62.3%受訪者不認同擴大輸入外勞。

相關文章:【大型基建上馬。建造業人手不足】業界籲盡早磋商外勞問題 長遠發展「智慧工地」引入機械人 專業形象吸引年輕新人入行

65.5%受訪者指「加人工、增福利」有效改善缺人

調查又顯示,65.5%受訪者認為「加人工、增福利」能有效改善缺人問題,另各有逾四成人認為,改善行業工作環境、提供更好的晉升階梯,以及擴展「先聘請、後培訓」吸引本地人入行,亦是有效的改善方法。

本港最新勞動參與率為57.9%,工聯會理事長黃國稱數字偏低,認為本港勞動力市場仍有很大發掘空間,建議政府深入研究和分析勞動參與率偏低原因,採取更主動、積極和具針對性的措施。工聯會又建議推動人手相對緊張的行業優先提高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環境等。

相關文章:【最新失業率3.3%】錄3年多以來最低 零售運輸跌幅顯著 學者指若不設法留人難「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