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NewsResources

馮治本創建平台 推動在宅醫療 拖篋醫生 登門治理身心

大多數醫生接受訪問,都會娓娓道來一些感人萬分、夢想當醫生的故事。但長者醫療社企DoctorNow NEEDS(老友所醫)上門及視像診症平台創辦人及負責人之一馮治本,卻說他當上醫生沒有親人或自己大病的動人故事,有的只是好奇和熱愛理科,感到醫生工作有滿足感。因着服務長者院舍的平台,他開始反思生命,自己老來是否也如此插着喉管在院舍度過?於是他希望推廣「在宅醫療」,病人可在家終老,自己可做回大夫上門看症的本分。


睇症裝備——馮治本這一身上門睇症的裝備,一般人都猜不到他是醫生,走過街上,或會以為他是空中少爺。(林靄怡攝)

這天下午近黃昏,前來接受訪問的醫生馮治本(Wilson),說剛在3時有在宅醫療個案,他帶着醫生篋一起來,跟電影中出診的大夫很不同。在電影裏,1950、60年代出診的大夫,總是一身西裝拿着一個皮包,皮包中間一律有兩隻手挽,從那裏打開可找到聽筒和探熱針。但Wilson的出診大夫look很不一樣,他說今天早上也在長者院舍看診,這位大夫拖着拉杆行李箱,箱上又放一個大袋,給人的感覺似出差公幹。不過,打開這個箱子和大包,發現內有乾坤。他說:「若我到長者院舍看診,就只帶大袋,若在宅醫療就要拉同這個行李箱。」

他打開箱和袋,就是一個流動小診所,除了基本的量血壓、篤手指量血糖工具、基本的止痛止嘔藥等,還有採樣本、吊鹽水工具等。「現時大約跟20多個長者院舍服務,每周兩天上門診症,這都是和NGO合作。因為這部分已逐漸穩定,我去年開始又發展在宅醫療!」

港在宅醫療落後 赴日台考察

「去了幾年長者院舍,我有一些反思,見到不少長者情况都很差,插了喉管,沒法和人溝通,一有事院舍會call我們上門。我在想,自己將來老了也會病,有些情况也無可避免,DoctorNow Needs應怎樣走下去?於是我去了日本和台灣,考察人家的在宅醫療,香港無理由這些方面落後於人。」不要說在宅醫療,就算是視像看診等遠程醫療,香港似乎也是比其他地方落伍。


睇症工具——馮治本說,若要上門睇症,他會帶拉杆箱。打開箱子,內有乾坤,有常用30種藥的藥箱、血壓計、血含氧量計、心電圖儀器、眼耳鼻喉鏡、抽血用品、注射用藥物及吊鹽水等工具。(林靄怡攝)

他從口袋裏取出一本書,問記者有否看過,書名是《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原來台灣在2016年已推出「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劃」,將居家醫療列入全民健康保險的給付項目。他續說:「這是台灣醫師余尚儒寫的書,他是我的啟蒙老師,這本書影響了我,日本的在宅醫療已做了20年,台灣數年前開始做,而香港呢?則幾乎是零。」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的遠程醫療才見起色,例如可在連鎖藥房免覆診取藥,醫委會也發出遠程醫療指引, 但這仍與「在宅醫療」是兩回事——病人可以在家裏接受大夫和一個醫護團隊的醫療。

當上醫生,又從醫院跳出來開創新醫療平台,這是Wilson過去沒想過的。那他喜歡當醫生嗎?「喜歡!我當上醫生之後很愛當醫生,我愛睇症。」但他未念醫科之前卻沒想過懸壺濟世的夢,只是因為一個有趣的故事,才讓他當上了醫生。「那時,我在加拿大讀大學,快念完生物化學學士。有天父親在香港和朋友打麻將,麻將友說自己兒子入了港大讀醫科,便和我爸爸說:『叫你個仔返香港啦?』」之後,這個熱心麻將友比「移民局」更關心年輕人回流,竟跑去港大醫學院取了報名表,叫Wilson爸爸寄給兒子:「爸爸寄來加拿大給我,我後來返香港面試,以為醫科學額應是留給本地學生,一定不會收我,於是我就回加拿大。」可令他意外的是,未幾他就接到港大收他入學的通知。


熱愛羽毛球——Wilson(前排中)說自己由中學時開始,就很迷打羽毛球,只要有空就去打。他也曾參加香港醫學會的羽毛球比賽並獲獎。(受訪者提供)

Wilson在公立醫院工作7年,當過急症室醫生,又做過內科部門,人家說公院難捱,他卻說做得很開心。「在公院工作,學到醫療技術固然重要,但學習醫生的做人處世也很重要。我在內科工作時,可以接觸很多科,很有趣,例如如何插好喉管,又派我去負責做超聲波,或者是做老人外展服務時,坐上架車和護士一起出發去油麻地的日間護理中心,都是很好玩的!2003年SARS時,我也是當前線。」

從病人角度出發 不做硬邦邦醫生

現今不少醫生都說病人不投訴已偷笑,還說學習做人處世?他卻反過來幫病人說話:「人家病了很不開心,你當醫生還要刺激人,說話硬邦邦……有醫生會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否沒有了,我覺得醫生要有技巧取得平衡,若是冷冰冰的醫療,會令病人感到很難受。我覺得香港人仍然很重人情味。」

他說開展了在宅醫療後,最開心就是上門時,對方一打開門就很歡迎醫生到來,這給他做古代大夫的感覺:「今年我做了3個在家離世的個案,這些病人和家人選擇『在家走』,那種親情令我很感動。」其中一個令他又難過又欣慰的個案,是一名30多歲的女病人,她去年才剖腹生子,當時已患癌症,「她知道自己會離開人世,但也想生下小孩。病人這麼年輕就走,大家會感到很可惜,但當看到她選擇了在家離世,我看到他們一家人都在,BB尚在籃中睡覺,我很感動」。


台灣啟蒙老師——為了解「在宅醫療」,馮治本去過日本及台灣考察,圖為他參加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舉辦的國際研討會。他說:「這是《在宅醫療》一書作者余尚儒醫生(中)——我的啟蒙老師。」(受訪者提供)

病人在家走 體驗親情可貴

在宅醫療是一個比較人性化的醫療服務,除了安寧病人,亦有其他病人採用,「例如最近我們(醫療團隊)上門看了一個發燒的肺炎病人,因為私家醫院擔心是新冠肺炎,都不敢收,其實他是患了其他肺炎。其他在宅醫療也包括不想去醫院的抑鬱症病人等」。

那什麼時候用遠程醫療或在宅醫療呢?「主要是一些行動不方便、出門求診困難的患者。很多時,病人往往沒有其他選擇,便送入急症室。當然,近期疫情關係,長者更不想外出看病。」香港的遠程醫療發展正急起直追,除了DoctorNow NEEDS, 還有其他團隊提供服務,為長者安排覆診時間、急症室輪候及配對醫生等。現代在宅醫療,已不是只由一個大夫拿着包上門診症,背後是一整個醫護團隊——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各個照顧者的合作。醫生只佔一個部分,平台正是聯繫。


在宅醫療著作——台灣醫生余尚儒著有《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他相信即使有障礙,病人仍然有在家生活到最後的權利,期盼台灣早日建構完善的在宅醫療照顧體制。(網上圖片)

然而,Wilson也坦白說,雖然自己很想在香港推廣在宅醫療,但在宅醫療對病人來說,還是要講緣分,他有個案,最後是送回醫院。「我們一半以上病人是長者和癌症末期病人,要知道,在宅醫療的概念,不是醫好他。都近百歲了,如何醫好?癌病末期了,如何醫好?整個概念是關心和照顧(care),成件事包住的是care。」正如他給記者看的書一樣,在宅醫療正是從cure到care。

這醫療模式講究的care,在效率高、凡事快手快腳較少理會人性感受和美感的大都會香港來說,可能就是最缺乏的。

■給香港的話

「年少的我,相信佛教大乘『普渡眾生為己任』,但人大了,就明白人世間很難出現普渡眾生的人!現在的我反而喜歡小乘,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好似一顆機器裏的螺絲,每個人若能做好職責,社會就會好,若你比本分做得更好,社會就更好。」

■Profile
馮治本(Wilson)

香港大學醫科畢業後,在公立醫院工作7年,曾任職急症室、內科部門及老人外展服務(長者院舍)。2016年和醫護朋友一起創立社企「DoctorNow NEEDS(老友所醫)」遠程醫療平台,主要與NGO合作,到院舍為長者應診、透過流動應用程式作視像診症及速遞送藥等。去年該平台開始「在宅醫療」,透過與社福機構合作將服務擴展至院舍以外的長者或有需要的病人。他熱愛打羽毛球,也熱愛街跑,邊跑邊看小街建築及店舖變化。

文:朱一心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