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就業掛鈎的「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旨在吸引具認可資歷的海外及內地人才來港工作,以滿足本港需要。入境處數字顯示,今年1至10月,兩項人才入境計劃申請及獲批人數均較去年上升,其中以海外人才為對象的「一般就業政策」,首10個月錄約2.3萬宗申請,較去年全年多逾五成;「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申請,首10個月錄1.8萬多宗,較去年多逾四成。
孫玉菡指首10月內地、海外人才申請均較過去3年上升
金融界立法會議員陳振英提出書面質詢,指不少專業界別,特別是中層管理及專業人員短缺情况嚴重,但以公司內部調職為由申請來港工作所需的證明文件繁多、審批時間長,未能滿足企業調派員工的即時需要。
勞福局長孫玉菡書面回覆,引述入境處數字指不論來自海外或內地申請,首10個月均較過去3年明顯上升,當中內地人才的申請和獲批數字更超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
他稱,入境處已提供一系列便利措施,包括簡化所需證明文件要求,例如申請人職位屬「人才清單」表列的本地人才短缺專業,或招聘的職位年薪達200萬港元或以上,僱主毋須證明本地招聘困難,亦可直接申請。
相關文章:【最新人才清單】擴至51項專業 首涵醫護發展及建築專才 適用於3個入境計劃(附人才清單及新增專業表)
引逾萬低技術工 侍應最多
另外,勞工處今年9月4日推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放寬26項低技術或非技術工種,都可申請輸入勞工。
孫玉菡書面回覆工業界議員吳永嘉提問,稱截至10月31日共收到1113宗申請,涉輸入12,745名勞工,當中7255人屬過往一般不准輸入勞工的26個工種,以侍應佔最多,有3044人,其次是廚師及售貨員,分別2813及1033人。